晴時多雲

瞭望之窗》柯米反擊、川普中箭:川普的總統保衛戰

川普個人對民主體系、三權分立與司法獨立的民主素養不足,習慣用交易的手法與便宜行事的心態,遊走在法律界線與道德紅線之間,用粗糙的手法來處理如此高敏感的政治與司法事件,更一廂情願以為可以用職位換取聯邦調查局的忠誠,化解可能延燒到自己的潛在違反國家利益危機,鞏固他總統職位的保衛戰。如此的思維才是對美國兩百多年民主發展最大的斲傷。

托克維爾

川普競選時發明不少聳動的口號,其中包括誓言要將華府這個骯髒政治沼澤的污泥清除乾淨(Drain the swamp),這也是他高舉改革華府「建制派」(The Establishment)的主要訴求。對體制早已失望的「反體制」派選民相信川普的宣示,支持他進入體制進行改革。諷刺的是,如今的川普面臨可能被他口中的政治沼澤淹滅的危機。主要的導火線就是正在擴大延燒的「通俄門」事件,最新的催化劑正是一個月前遭川普解職的聯邦調查局前局長柯米的國會證詞。

必須先強調,柯米的證詞只是他單方面的說法,而且他提前公佈書面證詞,讓白宮措手不及,也有刻意操作媒體輿論之嫌。但到目前為止,川普陣營除了否認駁斥柯米的爆料,尚未明確完整回應,川普也只在推特上表示柯米是洩密的「抓耙子」,表示若有需要他將出庭作證。因為柯米證詞中坦言,聯邦調查局並未將川普列為調查對象,可以預期雙方陣營將沙盤推演,進行第二回合的法律戰和輿論戰。

但這場政治角力與法律戰勢必曠日費時。

上個月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已經任命前聯邦調查局長穆勒擔任「通俄門」特別檢察官,因為司法部長塞森斯自己也被證實曾經私會俄羅斯官員並公然說謊,被迫退出所有相關調查,日前更傳出塞森斯已向川普請辭但未獲准。微妙之處在於,柯米的證詞之一,就是當川普要求與他在白宮橢圓辦公室進行一對一對談,並且表達「希望」(hope)柯米放過涉及「通俄門」事件的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弗林之前,塞森斯和川普女婿庫許納也在柯米背後徘徊。

川普面臨可能被他口中的政治沼澤淹滅的危機。主要的導火線就是正在擴大延燒的「通俄門」事件,最新的催化劑正是一個月前遭川普解職的聯邦調查局前局長柯米的國會證詞。(Bloomberg)

柯米的暗示再清楚不過,那就是再加上他其他關鍵性證詞,呈現出以下的圖像:

首先,川普拿聯邦調查局局長的位置暗示要和柯米「交易」,以換取他的忠誠(loyalty)。柯米自己認定川普有意在兩人之間建立某種「恩侍關係」(patronage relationship)。

其次,柯米自認他與聯邦調查局的職責應該是嚴守中立,因此他只願向總統承諾會「誠實」(honesty),但川普認定柯米「誠實的忠誠」(honest loyalty)就是他所定義的「忠誠」。柯米為了自保,開始紀錄總共五次與川普的會談內容。最大的爭議,當然就是川普「希望」柯米「放過弗林」(let Flynn go),還說「通俄門」調查讓他「烏雲罩頂」(cloud),無法專心治國。川普強調自己絕未勾結俄羅斯,還反問柯米,FBI有什麼辦法可以幫他「驅散烏雲」(lift the cloud)?

川普對柯米的此番要求是否構成總統下達的「命令」(order),在未來的調查過程中將成為是否形成「妨害司法」(Obstruction of justice)的足夠證據。對此,柯米的回答是,川普並未用「命令」這個字眼,也沒有要求他停止所有有關川普陣營是否私通俄國的調查。但柯米認為川普要他「放過弗林」一事,讓他深感困擾,聯邦調查局官員獲知此事也同感驚訝。

柯米視川普的「希望」為一種「指令」(command)和「方向」(direction),畢竟這是美國總統單獨向他表達的「希望」。尤其對照之後的發展,顯然是因為柯米未達成川普的「希望」,所以被總統炒了魷魚。精明的柯米構築堅固的自我防火牆,在口頭證詞時直言,他一開始就對川普持懷疑態度,擔心川普會對所有兩人之間的私下對話說謊,因此他採取紀錄所有對話的方式來自保。

柯米為了自保,開始紀錄總共五次與川普的會談內容。最大的爭議,當然就是川普「希望」柯米「放過弗林」,還說「通俄門」調查讓他「烏雲罩頂」,無法專心治國。(AP)

儘管本述多屬柯米片面之詞,但柯米的證詞和影射無疑替這場「通俄門」帶來爆炸性的衝擊,也讓原本就對川普不友善的媒體以及在野的民主黨找到攻擊的炮火,「彈劾川普」之聲不絕於耳。之後獨立檢察官穆勒將如何採證?會否傳訊川普陣營相關人士,乃至於川普?都將是未來一波波鬥智和角力的高潮,習慣大炮發言的川普,肯定也不會噤聲。

但以過去調查與彈劾總統案件的經驗來看,小布希和歐巴馬的案例最後都不了了之。美國總統歷史上「唯二」被起訴彈劾的總統強生和柯林頓,也都無法跨過最後參議院三分之二的高門檻。美國憲法規定總統必須犯有「判國、賄賂或其他嚴重罪行與過失」,才構成被彈劾的條件,而且必須經由眾議院二分之一同意成案,再經參議院三分之二通過才能彈劾。陷於「水門案」的尼克森則是在彈劾案成立前就先行辭職下台。因此除非川普罪證確鑿,而且調查獨立而公開未收干預,否則短期言內要川普被彈劾下台恐非易事,更遑論共和黨目前掌控參、眾兩院多數席次。

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任命前聯邦調查局長穆勒(圖)擔任「通俄門」特別檢察官。(AP)

但傷害仍是久遠的,對川普本人以及美國民主體系皆是如此。共和黨眾議院議長萊恩替川普緩頰,說川普是新手總統,還不習慣政府長期建立的規則,萊恩也強調聯邦調查局必須具有獨立調查權。萊恩的說法當然代表共和黨在現階段無法與川普切割的困境。

川普個人對民主體系、三權分立與司法獨立的民主素養不足,習慣用交易的手法與便宜行事的心態,遊走在法律界線與道德紅線之間,用粗糙的手法來處理如此高敏感的政治與司法事件,更一廂情願以為可以用職位換取聯邦調查局的忠誠,化解可能延燒到自己的潛在違反國家利益危機,鞏固他總統職位的保衛戰。如此的思維才是對美國兩百多年民主發展最大的斲傷。如果最終證明罪行屬實,已經不能只用他欠缺執政經驗的藉口來搪塞。縱可逃過彈劾,也無法換取他對基本憲政體制與精神的漠視與傷害。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