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文化銀行》從藥廠投入鞋廠 粗獷漢子為愛妻學做繡花鞋

人們常說「戀愛可以改變一個人」,對徐宗源來說,戀愛和婚姻更是改變了他的一生。看這位粗獷漢子如何從藥廠業務,搖身成為繡花鞋的製鞋師傅。

應元宜

走進西門町,穿過人來人往的徒步區,沿著峨嵋街一路前行。越過昆明街後,就彷彿來到另一個世界。雖然同樣傍在大馬路旁,卻像是老社區的小巷一般;少了新潮的流行音樂,多了一種樸實懷舊的氣氛,似乎連時光流逝的速度都不同了。

小花園鞋莊。/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傳統手藝 從上海流浪到台北

1936年,上海有位做鞋師傅──陳初學,時常走訪於上流社會的家中,為太太和小姐們量腳訂做手工繡花鞋。因為多半在大宅子的後花園製作,因此就將上海四馬路的店鋪命名為「小花園繡花鞋莊」,而陳初學就是這個四代鞋莊的創始人。

1949年,小花園鞋莊隨著戰後移民潮來到了台灣,在西門町開始了第一家店面。1970年代是臺灣的製鞋產業的巔峰,每年外銷超過一億雙的鞋子,是名符其實的「製鞋王國」,當時小花園鞋莊的前景也一片看好。

然而高速成長期之後,隨著工資上漲、環境負荷等原因,鞋廠群起外移,曾經風光一時的製鞋產業,一下跌到谷底,尤其像繡花鞋這樣的「傳統」鞋莊,更是被視為夕陽產業。

雖然2010年曾興起一股復古風潮。當時的小花園彷彿迎來一線新曙光,沒想到風潮來得快去得也快,老店沒多久又陷入原來的困境,直到現任老闆──徐宗源接手,以新世代的思維,才為老店開闢一條新的道路。

半路出家 從藥廠到鞋廠

人們常說「戀愛可以改變一個人」,對徐宗源來說,戀愛和婚姻更是改變了他的一生。

由於老丈人生性勤儉,每週七天都開門營業,女兒心疼他總是守著鞋莊,於是周末都會主動幫忙顧店,當時還是男朋友的徐宗源也因此常來店裡幫忙,最初只是在店內打雜順便約會,沒想到最後卻真的走上了製鞋的道路。

兩人婚後,徐宗源因為不捨岳父將老店收掉,於是開始接觸製鞋相關的知識,認真跟製鞋師傅學習製鞋功夫。為了融會貫通、徹底了解製作不同鞋類的各種工序,他又報名了製鞋中心的課程,每周往返於台北台中,只為了將底子打好,才能在老技術上做新發想。回想這段意外的學徒生涯,徐宗源笑著:「一開始店裡的師傅都說我做的鞋子簡直不能看。」

正在車縫繡花鞋的徐宗源。/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努力總是會有回報的,雖然徐宗源的技術不如老師傅那般嫻熟巧妙,但也受到師傅們的肯定。「以半路出家而言,我這樣算是很不錯了!」徐宗源開心地說道,話語中滿是這一路走來得成就感。

在累積了一定經驗和資本後,他更辭去了原本在藥廠的業務工作,專心於繡花鞋的改良和創新,希望嫻雅秀氣的繡花鞋,能以新姿態綻放在顧客的腳上。

老店革新 傳統繡花鞋遇上新思維

繡花鞋在現在台灣人的印象中,多半和「老婆婆」、「俗氣」、「廉價」等關鍵字連結在一起。徐宗源也坦言,現在店內傳統的繡花鞋,依然是以中高齡婦女為主要客群,傳統鞋款也維持一貫數百元的售價。

但曾經在藥廠及數家公司做業務經理的他說,在接觸繡花鞋之後,就一直很疑惑:「為什麼不能做高單價產品呢?」市面上手工皮鞋多半要價數千元,相較之下,手工繡花鞋工序繁複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卻經常被首次光臨的顧客評價:「你們的繡花鞋怎麼賣得這麼貴。」

於是他以過去積存的薪水為資本,積極開發新鞋款,將傳統繡花鞋的圖案和美感,結合現代女性喜歡的高跟鞋、牛津鞋等不同款型,創作出新版的繡花鞋。同時,徐宗源也逐步將現在流行的產品履歷觀念引進,謹慎的選用所有手工鞋使用的布料、皮料、鞋底等,並計畫在產品說明牌上標明所有的供應地,希望能翻轉消費者以往對繡花鞋的觀念,營造高質感、值得信任的「MIT」的新形象。

創新的鞋款有著可愛的圖案和高質感的皮料,深獲年輕族群的喜愛。/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製程揭密——手功製鞋真功夫

小小一雙鞋,其實藏著繁複的工序,尤其許多細節更是鞋子美觀、好穿與否的關鍵。「不要看繡花鞋便宜就覺得簡單,他的工序其實比皮鞋還多。」徐宗源一邊拿出製鞋需要的工具,一邊說道。製鞋過程中最基本的道具就是楦頭,它決定了鞋子的形狀,因此每一款鞋子的楦頭都不同。

小花園各式鞋款的楦頭,左二為夾腳鞋,左三為高跟鞋。/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繡花鞋之所以比皮鞋還多一道工序,便是因為傳統繡花鞋使用的是布料,厚度和韌性不及皮料,因此在開始製作之前,需要「貼布」——顧名思義,就是將要使用的布料貼至另一層厚布上,以免在製作過程中扯破,同時也增加耐用性。

完成貼布之後,徐宗源便拿出繡花鞋的版型,放在花布上取花樣。「一般而言都會將花放在鞋頭的位置,」他將版型放成斜的,「我們可以自己微調一下花紋讓花紋能放在最美觀的位置,不像機器一般都是設定好的不能動。」徐宗源也特別解釋,這只是織有花紋的緞布,和手工繡花的花紋是不同。
貼布完成的布料與透明版型,現在機器製鞋則不再用這種手工繪製的版型。/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沿著畫好的版型將布料剪下後,要先車縫布邊,以及固定鞋背的部分。同樣為了增加耐用性,在鞋背的接連處,要特別包一層布料再車縫。

車縫中的繡花。/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完成車縫後,便要進入鞋子成型的重頭戲,而在那之前,要先為釘在楦頭上的鞋底上膠。製鞋用的膠和強力膠一樣,都是要等乾了之後才能黏合。在等待的時間,徐宗源也跟我們分享早期師傅們「為了拚速度,往往都是一整排同一個楦頭,一個一個做下去,然後就放著等乾」,也是因為這樣,做一款鞋每個鞋號都要至少四個楦頭。

徐宗源仔細地利用泡棉,將膠均勻的塗在鞋底上。/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接著便是全部工序中最需要長時間練習的「成型」,也就是將布料套在楦頭上,然後將用力讓布料能平整的包覆住楦頭,完成鞋子的外型。過程中需要反覆的用鉗子將布料拉平,再捶打讓其黏合在鞋底。徐宗源形容老師傅們的功力,「連黏貼在鞋底的皺褶都像小籠包一樣整齊,真的是經驗老道的真功夫!」
成型是製鞋最重要的步驟,需要花費一定的力氣和許多練習才能順利完成。/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然而,成型還不是製鞋的最後一個步驟。徐宗源拿出小刀開始刨去多餘的布料,之後貼底時這一面才能完整的和鞋底貼合。這些小細節的重視,都是為了讓鞋子更美觀、更耐穿。

用刀刨去成型後黏貼在底面多於的布料。/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上膠、等膠乾之後,將鞋體貼合。/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完成的手工布鞋,等定型後即可拿下楦頭。/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不得不變 逐漸逝去的手繡

手中製鞋固然是繡花鞋莊重要的技術,然而若沒有繡工,那麼也稱不上「繡花鞋」,但如今最傳統、珍貴的手繡,幾乎都要消失不見。不僅僅是傳統繡工在流失,連繡花所需的繡線,都越來越難以買到。「我現在還在幫車繡師傅找適合的線,上次才又被打槍,」徐宗源無奈地說:「未來可能會慢慢變成電繡,這也沒辦法。」

小花園鞋莊目前的繡花有三種:手繡、車繡和電繡。三種繡法不僅僅是人工與機械的差異,用的線、成品的層次感和反光程度也都有差異。傳統車繡用的無稔線,比電繡線較軟、也較毛躁,且更有光澤,因此繡出來的成品也比較有光澤和立體感。最最傳統的手繡則是用絲線,除了光澤感更美之外,也因為手工能完成非常小的細節,因此成品最為細緻。

左為電繡線,右為車繡用的無稔線。/圖片來源:應元宜攝
徐宗源說,曾有博物館希望他能協助,將展品以繡工製成文創商品,但電繡無法複製出原畫的精緻感,「自己看了都不滿意的,我怎麼敢拿去給他們。」他兩手一攤,「想了想也只有手繡能完成要求,但如此一來成本就會太高,無法適應市場。」一語道盡傳統工藝面臨的困境。

工藝傳承 等待一個有心人

隨著師傅們年事漸高,後繼無人的問題也浮上檯面。徐宗源講起自己和太太學習的歷程,往往都是花了三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大致學會,以目前社會現況而言,願意窩在工廠裡學習的人幾乎沒有。徐宗源爽朗地說,「不管是製鞋或繡花功夫,只要有人願意學,我們都願意教。」半路轉行的他,想必對於習藝的人,更多了一份疼惜的心。

走過了近七十個年頭的小花園鞋莊,已經從傳統慢慢走向創新,卻仍在等有心人,願意一起將這份好手藝,繼續傳承下去。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文化銀行 從藥廠投入鞋廠 粗獷漢子為愛妻學做繡花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