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東亞漫遊》如何吃完一頓飯?

怎麼樣才算是好好吃完一頓飯?牽涉到的是每個社會或文化中,對於一個人該過著甚麼樣的生活的最基本想像。

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東亞漫遊》如何吃完一頓飯?

怎麼樣才算是好好地吃完一頓飯?我最近很常思考這個問題。

寒假時受邀到法國巴黎參加一個以東西方飲食文化的交流與互動為主題的研討會,趁機多停留了一段時間,到處吃吃喝喝進行一下飲食文化的相關移地觀察,也特地連絡了一些當地好友,或是約好見面吃飯,或是到他們家中做客拜訪。

其中有一對退休夫婦,與我們算是忘年之交。先生Daniele是巴黎第八大學的退休社會學教授,妻子Helene曾是諮商專家,住在法國中部的米其林輪胎總部所在地克萊蒙費朗附近郊區。我們前去拜訪他們家,然後他們特地開車帶著我們跑了幾個中部的葡萄酒產區,為接下來的研究計畫做點準備,當然也順便造訪了沿途中的美味餐廳。上次拜訪他們已經是半年多前了,老朋友見面好開心。談談笑笑,吃吃喝喝,一邊欣賞沿途的美食美景,也交換好多近來生活的心得。

Helene問我,上次造訪離開法國之後,最想念的是甚麼?我想了一下,對她說:

「是在法國吃飯的時刻。」

上次去她們家做客時,第一頓晚餐就讓我上了一場震撼教育。我們晚上八點左右坐上精心布置好的餐桌,開始喝餐前酒,配上小點心,輕鬆地閒聊到九點左右。然後撤下餐前酒杯與小點心盤,換上紅酒白酒,搭配精心準備的法式家常菜餚與麵包,繼續閒聊。吃完主菜,我以為晚餐已經告一段落,結果又端上她們自家菜園裡生產的新鮮蔬菜沙拉,繼續一邊吃一邊聊。接著起司盤端上桌,四五種不同的地方特產起司,搭配著酒,繼續閒聊。然後撤下沙拉與起司盤,上了甜點,有時候還會換上搭配甜點的甜酒,繼續邊吃邊聊。等到甜點都吃完了,也差不多將近午夜了,大家依依不捨收拾一下餐桌,道了晚安,滿足地進入了甜美的夢鄉。然後隔天早上起床,從早餐開始,又繼續這樣邊吃邊聊。有時候,他們六七歲的小孫女與我們一起用餐,也會加入大人們的談話,不會因為年紀小就被忽視在一旁。

東亞漫遊》如何吃完一頓飯?

雖說這算是特殊場合,因為我們都特地空出時間,所以有充分的餘裕可以這麼慢慢地度過,然而在法國的幾次經驗,讓我知道,飲食是一件被人尊重的事情。在咖啡館,常可以看到有人點了一杯價錢並不貴的濃縮咖啡,就這樣坐上半天,或是閒聊、或是看書看報、或是就這樣放空。在普通的小酒館,可以看到有人遵循著法式飲食的方式,先來上一杯餐前酒慢慢喝,然後上前菜、主菜搭配著酒慢慢吃,接著再來一份份量不小的甜點,最後再慢慢喝完一杯咖啡做結尾。享受美食的同時通常搭配著愉快的談話,一頓飯吃上幾個小時是很常見的情形。而且,這樣一頓飯也不見得一定很昂貴,套餐搭配酒錢常常還不到廿歐元,可是吃的很放鬆、很享受。

回到台灣,我於是開始思考起怎麼樣才算是好好吃完一頓飯的文化問題。

我跟在台灣工作的韓國朋友約見面吃飯,順便問了他這個問題。他說,在台灣感覺有點寂寞,因為跟朋友要約見面吃飯很困難,大家都好像很忙。然後好不容易約好時間見面一起吃飯,大家一頓飯吃完拍拍屁股走人做鳥獸散,他常覺得有點錯愕,好像一頓飯還沒吃完的感覺。因為在韓國,吃完飯只是剛開始暖場的第一階段,接著還要「二次」、「三次」,不斷轉換地方繼續喝、繼續聊,一攤喝完再換一攤,一直喝到盡興為止。可是在台灣,大家通常吃完就散攤,對韓國人來說,其實這樣還不算真正「吃完一頓飯」。

東亞漫遊》如何吃完一頓飯?

在台灣,很多時候讓我感覺吃飯好像只是為了填飽肚子。很多餐廳很擁擠,也不太花心思做點裝潢,用餐環境通常很簡陋,常常餐點直接用免洗或塑膠餐具送上來,就好像告訴我們「趕快吃吃、吃飽就快點走人」這樣。人潮多的時候,常有人就這樣直接站在正坐著吃東西的人旁邊,虎視眈眈,用著眼神傳達出「吃快點,好快把位子讓出來」這樣的訊息,讓慢慢吃東西變成一種罪惡感。

在我任教的學校,用餐場地不夠,每天看到學生們端著便當就這樣直接坐在空地上吃,看了讓我覺得有點心酸;就算幸運找到地方可以坐下來吃飯,學生餐廳裡的供餐常常直接用一個塑膠大碗公裝著,美其名是「丼飯」,其實只是為了節省清潔成本把所有的飯菜一起混裝。我想起以前在韓國大學裡去過的學生餐廳,每頓飯起碼都是好好用餐盤每道菜分裝。

所以,到底怎麼樣才算是好好吃完一頓飯?

這其實牽涉到的是每個社會或文化中,對於一個人該過著甚麼樣的生活的最基本想像。在法國飲食文化中,飲食有一定的步驟與結構,例如開胃的餐前酒與前菜、主菜與搭配的酒、轉換胃口的沙拉或起司盤、然後是用來結尾的甜點與咖啡。雖然不一定每次用餐一定會來上全套的餐點,但至少會來個前菜加上主菜、或是主菜加上甜點,最後以咖啡做為結束。所以在法國最常見的小酒館裡通常甚麼都賣,因為法國人喜歡固定在一個地方坐下來慢慢吃、慢慢聊,不會為了吃太慢、坐太久而有罪惡感,也不一定要付出昂貴的花費,才能享受到這樣慢食的待遇。最重要的,是飲食之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法國人喜歡共食,愉快盡情的談話、好的親友陪伴,才是讓食物美味的重點。

在韓國,如果不能在家吃飯,過去也很少有人會吃便當。大部分的時候人們會去食堂,就算只是點上一份簡單便宜的大醬湯,餐廳裡的阿珠媽們也會端上幾盤小菜,小菜不用錢,而且吃完還可以繼續加點;上菜的時候,服務的人會說聲:「用餐愉快」,吃完以後,客人回聲「多謝招待」,讓人覺得很溫暖。韓國人們也喜歡共食,不喜歡單獨用餐。每次相約吃飯都好像是個盛會,從一個地方跳舞著旋轉到下一個地方,流轉地越多,情緒就越高漲,好像越能盡歡。最重要的,仍然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情感,親友的陪伴,讓吃飯這件事情不再只是把肚子填飽這麼簡單。

東亞漫遊》如何吃完一頓飯?

在美國生活的時候,常有機會說到“decent”這個英文字,這個字有幾個不同的意思,像是:正派的、莊重的,或是指(服裝等)相稱的、合宜的,在口語上,指的是像樣的、過得去的。怎麼樣吃完一頓飯,其實指涉的常是怎麼樣的生活,才是最起碼的、讓人有基本尊嚴的生活(a decent life)。不只這樣,吃一頓飯,通常也代表著與他人的連結與再連結,即使現在有越來越多獨食的趨勢,但我們心裡都知道,很多時候,一起吃的飯真的比較香。

對於台灣人來說,怎麼樣才算是好好地吃完一頓飯?

對我來說,不見得要山珍海味、也可以是簡單的粗茶淡飯,但我所期盼的,不只是為了把自己肚子填飽而吃一頓飯,而是能吃到真正在過生活的滋味,而且知道我過的是一種有基本的尊嚴、能得到基本尊重的生活,能好好地、從容有餘裕地,與我所關心也關心我的人們,一起吃完一頓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