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宗翰
臺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帶,也是環太平洋火山帶重要的島嶼,自古以來地震頻繁。島國人民長期面對地震災變,似乎早已司空見慣,在臉書時代,地震發生第一時間甚至不是先跑避躲災,而是上網通報、分享感受。近日連續地震掀起「國家級警報」預知系統的討論,隨著科技發展,多數人對地震的看法也與之改變。那麼,早期先民們又是怎麼看待地震呢?為何地震在臺灣又會被稱做是「地牛翻身」?為何是牛,而不是住在地底的穿山甲或其他動物呢?除了地牛,還有其他解釋地震由來的傳說嗎?
地震在不同國家有許多不同的民俗解釋,比如在日本,普遍認為日本全島是由地底下一隻大鯰魚所撐起,因此,當鯰魚震動身體或搖晃尾巴,就會造成地震;為了使地震鯰不要作怪,必須透過雷神建御雷手持要石鎮壓大鯰。1855年安政時期江戶大地震後,以地震鯰為主的鯰繪盛行於世,不僅強化這項民俗觀,地震鯰甚至也被擬人化,形成善惡事蹟兼具的傳說神怪。在中國,則多數認為是地底下有一隻大鰲魚(也有說是鼇魚、鱷魚),因古老神話中,女媧補天後斷鰲魚四足,用於四極之地支撐天地;另也說鰲魚駝托著大地(巨鼇載地),因此當鰲魚一扎眼或一翻身,就會引起人間大地震。是故,民間信仰中的鰲魚觀音,便因腳踩鰲魚造型,而有鎮壓鰲魚精、防止地震發生的傳說。
鹿島大明神訓斥地震鯰圖 (圖片引自:東京大學附屬圖書館)
全世界各民族幾乎都有以動物來詮釋地震的故事,比如印度安人有負地龜、印度有負地象,不同地方也有地底人、地下神主宰地震的說法,甚至像希臘神話就認為地震是因海神波賽頓所引起。至於臺灣,則是眾人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聽到的「地牛翻身」,值得注意是,臺灣地牛翻身不見得是源自漢人移民的傳說,卻在融合漢文化以後,隨著文化傳播,乃至媒體擴散,時至今日已成為解釋臺灣地震由來的主流民俗價值觀,即使臺灣古老地動傳說中,還有其他解釋故事,比如海岸阿美族人認為是地下人在推石柱引起地震,另也有不同族群的傳說認為是地下豬、羊、蛇、熊等等說法,但地牛翻身早已超越族群,被普遍接納與使用。
日本人類學者伊能嘉矩,在1896年發表於《東京人類學會雜誌》的文章,記載著淡水平埔族有地牛傳說。後又於1906年與1908年,紛紛發表有關地震的文章,即載明賽夏族與濁水溪流域的Vonum族等,均認為地震是緣起於地底下的牛搖動身體所致。其後,1923年由佐山融吉與大西吉壽合著的《生蕃傳說集》,則記載著鄒族「阿里山番」與「モトエビ」(Motoebi)等社,都有地牛翻身造成地震的說法。很顯然地,地牛翻身傳說,最早其實是源自原住民族的傳說故事。
至於漢人的部分,早期文獻大多記載地震前後有「地生毛」的現象,比如《重修臺灣縣志》記載康熙年間:「地大震。秋七月,地生毛。」,或如徐宗幹《斯末信齋雜錄》載:「彰境地生牛毛,長寸許,旋即震動」等,雖然清治時期地動傳說提到「地生牛毛」,卻僅只是陳述一種地表異象,非明確指出是地牛翻身,也不見得是牛毛,比如《金門志》所載就是豬毛。一直到日據時代的文獻,才看到漢人比較明確地陳述地底有牛,比如根據日本官員東方孝義的專書記載,1906年嘉義梅仔坑大地震時,傳說有人在山上地裂之處,發現一條牛的大尾巴,因此盛傳地底下住著一隻地牛。事實上,傳說極可能是長期民俗價值觀累積而來,不見得只是受到嘉義大地震影響,就出現地牛翻身之說法。在日本時代許多文人記述中,比較可以看見地震是「地牛抖毛」的記錄,如賴惠川記述地震之後在廳門後方掘地若干,會發現地牛之毛。顯然,這時的漢人已經將地震異象中的「地生毛」與原住民傳說中的「地牛」傳說結合在一起。
有趣是,臺灣漢人的地牛傳說,甚至也衍伸出安撫地牛、打地牛等習俗,比如地震發生時,需學牛叫聲用以安撫地牛。或像綠島習俗中,每遇地震,居民便持碗盆在地上敲擊,相傳是為讓地底兩隻牛分開,避免爭鬥,才能平息地震。亦有甚者,九二一地震發生後,竹山當地藝文協會在連興宮媽祖廟前,辦理打地牛儀式,持竹鞭鞭打牛隻,希望消解地震問題等。
農人與水牛 (圖片引自: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根據文獻記載,臺灣牛隻最早是奔跑於林野之間的「山牛」(黃牛),極少用於耕種,是隨荷蘭強權進入臺灣,東印度公司第二任臺灣長官偉斯在1625-1627年間,自爪哇、澎湖等地購進水牛耕種,再加上向中國東南部漢人施行移民耕種政策,臺灣才漸漸改變耕牛生態。不知是否因為進口牛隻與本土黃牛混種的諸多影響,陸陸續續在文獻上都可發現許多駭人聽聞的牛怪傳聞,時常引起騷動,無論這些傳聞真假,臺灣人對牛的敬畏,似乎早已長期累積,成為根深蒂固的民俗價值觀。
在民俗思維裡,不能欺負牛,否則會遭到天譴報應,另也有「關牛神」用以占卜、預知禍福,或逢年過節需祭拜「牛稠公」的信仰觀。臺灣人敬畏牛也深愛牛,傳統社會幾乎不吃牛肉,也不會遺棄老牛,民間故事時常有農民半夜夢見老牛托夢,或是老牛流淚求生感動農人等傳說,時至今日,全臺僅存數千頭的耕牛,也有地方政府爲牠們建立老牛之家,頤養晚年。
牛巨大、堅強卻又憨厚老實、易被欺凌的性格,似乎與臺灣人生命經歷有著某種隱喻相連,一直以來,都被臺灣人視作代表性動物,甚至會以「臺灣牛」自稱。傳統社會裡,人與牛幾乎是分不開的夥伴,民間信仰在撿丁口錢時,甚至也把牛算成家人,需要繳付牛的丁口錢。如此看來,與地牛同居臺灣島,似乎也就顯得相當自然。
土著化以後的臺灣漢人,常常有流傳地底下住著穿山甲的故事,並也傳說穿山甲翻動,能為耕種事務帶來豐收。比如臺中市南屯就有於端午節進行「走標」活動,戰後改變為「木屐競走」,即是希望透過吵雜聲響,敲醒地底下的穿山甲,用以「勸農」。然則,在臺灣民間故事裡,穿山甲是由一位貪睡的人變化而成,通常在地底大半時間都在睡覺,似乎沒有那麼大的力氣能夠引起地震,還是身強體壯的牛才有足夠力量引起山搖地動。
以地牛翻身來形容地動,其實隱含著強烈的無奈感,畢竟牛與我們生命相依,生活相惜,雖然莽撞但是善良;臺灣人幾乎不太責怪地牛,也不像日本或中國衍伸「鎮壓」手段,雖然某些地方有強烈的「打地牛」儀式,但我們大多就是樸實堅韌地面對,淡然認份地看待地牛翻身,或許這是我們與牛之間不可分割的情感與彼此象徵的情愫使然吧!
【延伸閱讀】關於地牛翻身的研究另可參見:
1、陳忠信,〈試論臺灣地牛神話的形成與發展〉,《中國學術年刊》,30(秋)期, 2008年9月,頁111-130。
2、陳忠信,〈試論中國地牛神話非臺灣地牛神話形成的基礎〉,《嘉大中文學報》,6期,2011年9月,頁93-118。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 民俗亂彈 地震的由來:你知道「地牛翻身」是臺灣本土創生的地動傳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