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地理眼》溫哥華:另一種華人之城

世界排名前十名的「最宜居城市」,溫哥華,在幾百年前有過嚴重的種族歧視?排華、排日事件一再爆發?相對的加拿大政府又付出多心力去彌補和道歉?歷史可以是個教訓也是種警惕。多一分包容,少一點歧視,一個多元文化的溫哥華就此誕生。

林穎東/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學生

鳥瞰溫哥華(圖片來源:維基百科,CC BY-SA 3.0)

溫哥華(Vancouver)太大了,大的不知從何寫起。

  溫哥華位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亦被譯為卑詩省),北緯約49度,距離美國的西雅圖僅有兩三個小時的車程。是一個建基在由冰河、火山運動、板塊運動等複雜的內外營力,所堆積出的外洗平原的城市。和鄰近的北溫哥華、大學保留地、列治文等地區共同組成「大溫哥華」(Metro Vancouver)地區,約佔了整個英屬哥倫比亞省全體人口的一半。

  也因為位於河道出海口,上游山區可以一路順流而下,許多人會上山砍柴後,利用河水將木柴輸送下山,因此溫哥華早年便以航運、林業、伐木業起家,溫哥華第一棟非原住民式建築,即是建在木場外的一間酒吧,而圍繞著酒吧發展成溫哥華第一個城鎮:煤氣鎮(Gastown),今日儘管煤氣鎮不見木場,成為市中心的觀光勝地,但林業、運輸業仍然是溫哥華的一大產業。

溫哥華最早的城鎮:煤氣鎮的著名地標之一的蒸汽鐘,今日煤氣鎮已成為了著名觀光景點,許多觀光客都會來此遊玩

和一位加拿大同學聊到他們的日照時間長,每天6點就被太陽曬醒,10點才日落,可以從事許多活動,他帶著有趣的表情,開玩笑地說道:「夏天確實是如此,但到了冬天,每天起床時天都是黑的,當你進入教室上課時,天才發亮,而當你終於下課,可以出外活動時,天卻已經暗下來了!所以我每次到冬天,每天都在猶豫到底該不該蹺課!」 

天氣好,許多市民紛紛到戶外公園, 從事戶外活動,享受陽光

許多雜誌、調查機構,常會將溫哥華列為世界排名前幾十名的「最宜居城市」,理由常為氣候宜人、環境幽美等等。由於溫哥華位處高緯,加上鄰近海洋,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使得夏天時,每天早上五、六點多太陽就升起,晚上十點多太陽才下山,海風亦讓整個城市並不會過度炎熱(儘管如此,氣候變遷下仍有許多溫哥華人吃不消,認為夏天實在太熱),城市內有許多都市公園,例如北美適合從事戶外運動,假日常見到許多城市居民前往公園、郊區,從事戶外運動,如健行、野餐、騎腳踏車等等活動。但到了冬天景色卻截然不同,位處高緯但鄰近海洋,因此降水天數多,因此溜冰、冰上曲棍球等室內運動,則成為了當地的盛行運動,不過由於每天日照時間短,因此許多人因此降低了外出運動時間。

  初到溫哥華時,和當地朋友聊天,便可感受到尺度大小的不同。在台北,對我來說,開車半小時內會到的距離,是「近」的距離,開車「兩、三小時」的距離為「遠」,但和當地人聊天,卻發現在他們認知中,開車兩、三小時可以到的西雅圖,是一個「容易到達、距離很近的城市」,開一天車才可以到的距離才稱為「稍微一點遠」,令小島臺灣出身的我深深感到巨大的認知差異。

  許多人對於溫哥華的印象,除了天氣好、環境優美外,亦對於溫哥華人的友善感到驚訝,在路上遇到的人,每個人臉上幾乎都掛著笑容,當你不小心和路人擦撞時,往往他會比你早一兩秒說出「I’m sorry」;公車司機有時會一邊開車一邊講笑話給乘客聽;在溫哥華一個月,我在路上只有一次被大卡車司機預警式的輕按一聲喇叭,其他時候車子都會主動停下來,讓行人先穿越馬路(不論是斑馬線與否),再緩緩啟動引擎。

有時候覺得很難以想像--在幾百年前,這個城市會有嚴重的種族歧視存在。

加拿大名菜— Poutine-1加拿大名菜— Poutine-2

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學生餐廳點了一份加拿大名菜:Poutine,也就是「薯條淋起司培根肉醬」,吃了一口,立刻衝往便利商店買瓶水猛灌,實在是鹹到頭皮發麻……,真不愧是被英國統治過的國家,食物實在是……很有特色。

最早的溫哥華居民,是當地的原住民──所謂的「第一民族」──後來法國、英國人各自到此殖民,接著中國、日本人為了找尋工作機會,許多人在移民美國和加拿大時,也會選擇北美洲西岸這個城市,溫哥華頓時移入了大量的黃種人,但是過多的外籍移工、移民,也造成了嚴重的族群問題。
 
  儘管今日溫哥華是個移民眾多、多元族群與文化的城市,但是過去普遍對滿清、中國有著嚴重的種族歧視,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爆發了激烈的排華、排日事件,許多移民的住屋都被砸毀,甚至頒布多項法條來限制華人的工作權及待遇,許多華人為了生存僅能在惡劣的環境下,從事白人不願意從事的工作,如在湯店當服務生等。為了不讓低層華人移入溫哥華等英屬哥倫比亞地區,對華人徵收高額的人頭稅,在1923年通過了「排華法案」,限制僅有四種人可以前往加拿大──商人、外交官、學生、特殊情況人物。

民國3年到4年,香港和溫哥華之間輪船時刻表(圖片來源:作者攝於溫哥華博物館)。溫哥華反亞裔運動照片(圖片來源:作者拍攝於溫哥華博物館)。

排華活動到了一個高潮,隨之而來的大蕭條更讓華人移民生活更加艱難。而當地華人面對如此被剝削、歧視情況,便團結起來組成會館,每個到當地的華人移民便會自動成為其中一員,強制繳交會費,而會館則會為華人的生存權,向政府、社會抗爭,也提供運送遺體回中國的服務,也因為當時情況,華人多半聚集在一起生存,形成了溫哥華的中國城。二戰爆發後,中國、加拿大加入了同盟國行列,許多華人加入加拿大軍隊,會館甚至幫忙宣傳愛國債券,要求華人購買債券支持戰爭,因為戰爭時期的貢獻,戰後1947年加拿大政府才廢除了排華法案,恢復公民權利。好景不常,之後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以及韓戰爆發,在反共的浪潮下,再度掀起一波反華風潮。

  少數的日本移民在1877年抵達英屬哥倫比亞省後,也受到嚴重的歧視,無法投票、擔任公職、受教權被剝奪,也受到許多不平等的對待,為了證明自己是加拿大一份子,也為了追求自己的權利,在一次世界大戰,有兩百位日裔移民加入加拿大軍隊服役並參予戰役,其中有超過五十位不幸犧牲,今日長眠於史丹利公園,但到了1931年日裔移民才獲得投票權。到了二戰,珍珠港事件、香港保衛戰(該戰役加拿大軍人超過兩千人殉職)後,日裔移民的身分更加為難,加拿大政府以懷疑為間諜、危害國家安全等理由,拘禁日裔移民,超過兩萬人被關在拘留營中,政府甚至出售日裔加拿大人財產。戰後情況並未改善,日裔移民只有兩種選擇:回到日本或是往東部遙遠的落磯山區,且拘留營直到1946年才關閉,當時共有四千多名日裔移民,從溫哥華港上船,被遣返回日本。直到戰爭結束後四年,日裔加拿大人才能回到西岸。

當時中華會館聯合上街抗議「湯廚」工作待遇太差(圖片來源:作者拍攝於溫哥華博物館照片)。

直到1970年代,加拿大決定實施「多元文化」政策,廢除不平等待遇,這些亞洲移民的待遇才逐漸好轉,1988年賠償當時被拘禁的日裔移民;政府又於2006年和2014年對當時向華人所徵收人頭稅及排華法案道歉。隨著情況好轉,許多中國、臺灣人也多次在大事件發生,如六四、香港回歸中國,或是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時,移民至溫哥華,華人逐漸成為溫哥華的一大族群力量,目前加拿大全國華人共約一百五十萬人,占全國人口約4%,是國內第三大族裔,而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資料,在溫哥華市,歐裔人口大約佔了46%左右,華人則是高達了27%,日裔人口雖僅有1.7%,但仍是溫哥華的一份子,路上仍會看見許多日本人所開設的日本料理店。

二戰後日裔移民必須決定遣送回日本或是前往洛磯地區的命令(圖片來源:作者拍攝於溫哥華博物館)。

「請問一下,你知道XXX要怎麼去嗎?」一位華裔婦人用帶有點北京捲舌音、流利的中文,在列治文的商場問我路。
「不好意思耶,我不清楚。」
「怎麼?你不是中國人阿?」
「恩,我是臺灣人。」
  婦人笑了笑,問了隔壁另外一位大哥,那位大哥也回以流利的中文,指引婦人正確方向

請各位讀者暫時放下臺灣的脈絡,這對話裡面的「中國人」、「臺灣人」用語不單牽扯到臺灣統獨問題,更多是在顯現溫哥華的華人地位。列治文在溫哥華市區南邊,許多中國移民因為其鄰近機場,交通便捷,地價較便宜等原因,紛紛在此地購產,造成當地路上幾乎都是華人臉孔,走進商場,十人有八人是華人,一人是白人,剩下一人是其他人種,曾有位在溫哥華生活十五年的長輩,帶著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跟我說:「在列治文,你就算只會中文也能生存。」在當地,華人幾乎取代白人成為主要人口,在此脈絡下,回到上面那段對話,我們可以理解到在婦人所說的「中國人」其實就是「在地人」的意思,否則一個「中國人」並不會對當地道路瞭解,而「臺灣人」則是「外地人」的意思,和筆者的政治思想並無關係,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中國人」與「臺灣人」,不再僅是傳統的統獨思想。從這段對話中,不難想像溫哥華華人的人口與勢力,已成為地方一霸的存在。

開始參觀溫哥華博物館(Museum of Vancouver)常設展後,第一個展區的主題為「c̓əsnaʔəm, the city before the city」,入口處有一個解說牌,上面寫著一段話:「The city of Vancouver grew up as part of our story.」
 
過去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地區,有著多元的原住民生存著,僅沿西北海岸就多達三十多個族裔存在,但今日在溫哥華街上,放眼望去,盡是白人與亞洲人面孔。

隨著中國移民的比率到了超過27%,但溫哥華的原住民比率卻僅有2%,和亞裔移民地位逐漸提升相反,「第一民族」一直都在政經地位上處於弱勢,存在著貧窮、犯罪率高、自殺率高等問題。

  過去,加拿大原住民被帶有歧視意味的「Indian band」所稱呼,並受到奴役與剝削,直到1969年的白皮書,才正式承認第一民族為加拿大的人民,逐漸開始廢止歧視法令、賦予第一民族各種權利,成立自治政府,就連聯邦政府也不能做過多干涉。官方史觀、博物館、學校教育不再僅追溯到歐洲人移民歷史,而是繼續往前回溯,開始正視過去的歷史,將自治政府與聯邦政府分成「Our government」(我們的政府)與「Your government」(你們的政府)。除此之外,第一民族也常在重大場合上發表演說,呼籲大家對於第一民族的重視,但是目前不論是溫哥華,還是全加拿大,第一民族都仍然處於弱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政府正視第一民族的地位與歷史外,當地原住民、非政府組織、學術界、政府也嘗試從文化資產著手,幫原住民文物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同時也藉此反抗西方文化霸權。由於原住民手工藝術品、家具成品在市場上價值不斐,無形中也限定了客源,因此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和當地的原住民藝術家合作,結合高科技技術來解析原住民風格的藝術品、家俱,嘗試創作出較便宜的複製品,增加更多的客源與收入,同時該計畫過程中,讓原住民藝術家聚在一起切磋交流,隨後創造出更多元的作品,向外推銷,無形中也提升了原住民文化的能量。

和兩三位朋友一起在市中心逛街,到了晚餐時間……
A:我查到有間希臘料理餐廳蠻有名的耶!(後來排隊人潮太多就放棄了)
B:去吃中餐如何?
C:那邊有越南菜耶!
後來我們去吃了日本拉麵 

儘管仍存在著部分問題,但是複雜的文化環境,人們的友善,造成溫哥華的街道上,呈現多種文化並存的地景,也創造出一個多元文化的溫哥華,也提供了多樣的飲食選擇。在高樓林立的中心商業區,左邊有提供淋上滿滿楓糖的甜甜圈及美式咖啡的Tim Horton's 快餐店(加拿大最大的快餐店,比麥當勞還大),右邊則是間口味已經在地化(各種加州捲)的壽司店,載往前整則有希臘菜、巴西烤肉……,如果想念家鄉味,可以去中國人或是臺灣人開的中餐廳(儘管兩者都為了迎合西方人而加了大量的調味,太油、太甜、太鹹,讓懷念中餐的我吃完後深深的覺得「相見不如懷念」,但是臺灣人開的中餐口味仍較淡,較合臺灣人胃口),甚至週末、禮拜五晚上也可以去華人眾多的列治文,那裡有盛大的夜市舉辦著,異國美食吸引了許多饕客前往(雖然芒果冰、珍珠奶茶又貴又難吃)。外來文化在地化互相交流、影響,最終共同形成了溫哥華自身的文化與地景

「你回去後打算怎麼介紹溫哥華?」當地長輩問到。 「溫哥華」我想了一想,說:「另一種的華人之城!」 

參考資料

[10]

本文授權轉載自地理眼 溫哥華:另一種華人之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