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一路向南》接地氣的新南向:我是台灣哥倫布,但我失業了……

這是一則台灣哥倫布勇闖緬甸的甘苦人生,儘管按下了暫停鍵,但累積的能量已經待續,等待下一次的展翅高飛。

張阜康/台灣哥倫布@緬甸

2013年11月19日清晨,台北市還正在熟睡,我卻整晚沒闔眼。因為我知道天亮後,我將離開這個我生長的國家很長一段時間,而且還是到很陌生的地方,所以花了一整晚的時間,強迫自己對這個城市的記憶永遠留在心裡,深怕下一次回來已不再是我熟悉的模樣。

凌晨四點的鬧鐘一響,出發的時間到了,坐上車前往桃園機場,沿途我盯著車窗外的風景,用盡全力向你們道別,即將入冬的清晨已經很冷,飄著一點細細的雨,心裡存在著許多忐忑不安,再看了一眼機票上的目的地,上面寫著仰光機場代碼RGN,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地方?

一出仰光機場的大門第一個反應就是熱,非常非常熱,我必須把在台灣穿上的厚重衣服通通脫掉才有辦法呼吸,接著是看到臉上畫了奇怪圖案的女性及穿著裙子的男性,來接機的是我未來的主管,他把車開到一個正在裝潢的火鍋店面,工人在店內搬運木材來回穿梭,一個不大的店面,突然間我知道,我的未來就在這裡了。

仰光街頭一隅。(AFP)

自2011年,總統登盛(Thein Sein)主導緬甸的市場改革開放,確實吸引許多台商及外資前來進行商業考察,但大多數都是來看的多、回去的多、真正留下的沒幾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土地成本龐大、基礎建設落後,尤其是電力設備,許多到緬甸打拼一段時間的台商朋友口中都流傳一句玩笑話:「緬甸、緬甸,電都免了」。

原先我老闆也不是計畫要做火鍋店,而是要開電纜工廠,但實際考察完馬上打消念頭。除了基礎建設落後和土地成本太高,這裡的政治與法律等太多不確定因素,存在風險極高,所以他們才決定先開一間餐廳,當作是與當地「接地氣」的一個平台;加上緬甸人對火鍋有種無法自拔的熱愛,當地還沒有像是台灣已經相當普及的個人型小火鍋,於是他們決定將小火鍋帶來緬甸,試圖用台式貢丸、沙茶醬、自助醬料區來征服緬甸人的胃。

我的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了

一句緬文都不懂,在台灣一丁點餐飲業的經驗都沒有,在餐廳仍在裝潢的期間,我和翻譯就接下了人員的招募、員工教育訓練、餐廳服務動線規劃等工作,如果今天是在台灣,要做到這個層級的工作肯定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基礎訓練,才可能有機會參與到公司制度及結構等規劃工作。但才剛到緬甸,我馬上就要進入這個狀況,過程的種種艱辛數度讓我想放棄回台灣,因為什麼都不會,只能純靠著自己在台灣吃火鍋的記憶,用想像力畫出我理想中餐廳的藍圖,秉持著「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的信念,堅定自己的每一個步伐。

我老闆跟我說餐飲業其實一點也不難,有心就能做好,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但內容其實存在相當大的學問,原先我以為只要把台灣待客的服務熱誠及無微不至複製來緬甸,應該就能成就很多事,但我卻因為這個想法,在店即將開幕之際面臨嚴峻的挑戰。

阜康以中、英、緬三語服務客人。(佛光大學公共事務系陳尚懋教授提供)

我為了激勵員工的士氣及提升團體向心力,把員工拉到餐廳外的人行道,帶領員工對著馬路喊立業宗旨,雖然我緬文不好,不過在這個時刻我能發揮領頭羊的角色,相信員工一定能感受到我的決心及誠意,也能達到替店內宣傳的效果。相信很多讀者都在台灣的電視新聞裡面看過如上描述的畫面,然而,緬甸人與我們想的不一樣。由於這些員工來自民風相對保守的鄉村,讓他們在眾人面前大聲說話引起旁人注目,他們反而覺得丟臉不自在,認為一個外國人要在這裡虐待他們,效果沒收到還引起他們在即將開幕之際,集體反彈要離職。

好不容易開幕後,發現他們也缺乏社會化的過程,從小在村落長大,接觸到的人相當有限,不善與客人互動是開幕後我遇到的另一項挑戰。雖然我常跟員工說把客人當做是你的家人或朋友來照顧,我也親力親為讓員工看到我的服務方式,但他們始終無法明白到底什麼才是一個有溫度的服務,加上過去在鄉村的生活習慣,上班摳腳趾,吃東西,坐姿難看、餐廳裡有蒼蠅飛舞、地上有點垃圾,在他們認知裡都是很平常的事,這些在即使沒有餐飲業背景的我也覺得離譜的畫面,不斷在我的日常中上演,何況他們來到城市工作的食跟宿都是我們要照顧,團體生活更不難想像他們彼此之間會存在什麼摩擦。

語言不通、價值觀又時常與翻譯衝突、員工三不五時為我下戰備要我解狀況,我只能自己努力做,默默承受這些異文化的衝突。我也很清楚我不能有情緒,不能因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我不同而對他們發脾氣,畢竟他們是主,我們才是客。要讓他們適應及習慣我們的方式,必須所有事情慢慢教,慢慢溝通,一切從零開始,直到對彼此有一定的默契,才能把我們想傳達的事情交給他們,這是一個很長很辛苦的過程。台灣的成功經驗及模式可以被複製,但必須是在融入當地社會文化的前提下(事實上在融入當地後已經不全然能稱為複製了),不然只會造成衝突及對彼此的不諒解。我當下終於了解以前老師在課堂上所教的「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原來要將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在地化(localization)結合是如此的困難。

自2011年,總統登盛主導緬甸的市場改革開放,確實吸引許多台商及外資前來進行商業考察,但大多數都是來看的多、回去的多、真正留下的沒幾人。(EPA)

先有愛人之心,才有用人之法,後才有用人之道,所以服務業有心就能做好,意思不僅僅是自己要努力,還要帶到與你一起共事的人的心。在台灣當店長不會有語言的問題,但在緬甸我體會到,身為一店之長,若沒有辦法直接和員工溝通,在店頭管理上我會面臨許多艱困的挑戰,如果我不會說緬文,管理上必須無時無刻依賴翻譯,我沒有辦法帶到員工的心。所以我下定決心學緬文,透過自己的口,讓員工能清楚接收到我所傳達的訊息,不論訊息來自關愛還是關切,對我接下來的管理有著莫大的幫助,在沒有老師教,純靠員工及翻譯每天帶著我說緬文,大約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把火鍋店主題的緬文基礎打好,過程依舊很辛苦,但要前進南向,語言絕對必要。

一個偶然的巧合,去年三月我接觸到了台灣指標性商業類雜誌:商業周刊。

當時他們準備要做台灣青年在海外工作的題材,記者詢問緬甸有無這樣的人選時,都不約而同得到一個答案,有一位台灣人在仰光經營火鍋店,因此成為商業周刊該期的受訪對象,給了我與其他同在海外工作的年輕人一個「台灣哥倫布」的頭銜。 可能作夢都沒想到,自己一個平凡人只是在緬甸工作,這個故事居然可以躍上媒體,分享給許多人知道,直到影片放上 youtube,報導內容從雜誌中刊出,家人為我感到驕傲,許久沒聯繫的朋友也來向我恭喜,那一刻我真的好慶幸,再怎麼辛苦我都沒有放棄,我堅持並在緬甸仰光存活下來了。

然而,或許是因為台灣哥倫布的光環太沉重,諷刺的事情發生了。

去(2016)年12月初的時候,我突然收到主管傳來的微信:「阜康,你就做到12月底吧!」沒錯,我是台灣哥倫布,但我失業了。在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要往哪裡踩,想法在大腦裡的衝突、各種徬徨及無助有如海嘯般把我淹沒的情況下,時間變得很慢,呼吸變得很困難,想想之前說這麼多勵志的話,剎那間好像變成一堆垃圾。

但……我知道我已經不是三年前剛來到緬甸的菜鳥了。但過去幾年在緬甸的接地氣經驗,不管是好的或壞的,都足夠成為我繼續一路向南的優勢。

台灣哥倫布@緬甸的故事To be continued……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