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日本自由行》南韓泡麵的起源:一段被遺忘的日韓友好時光

全世界吃泡麵最兇的其實是韓國人,但韓國風味獨特的泡麵其實也是日本來的。快來看看這段因泡麵搭起的跨國友誼(而且沒甚麼人知道)的故事。

林翠儀

「泡麵」被喻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根據世界泡麵協會(WINA)統計,2015年全球消費量達977億包,換算每天消費2.7億包。大家都知道泡麵是日本「日清食品」在1958年發明,但日本人的麵消費量其實並不高,2015年泡麵人均消費量為每人13.5包,真正吃最兇的是南韓,人均消費量為72.8包。南韓人愛吃泡麵,但有件事可能有很多南韓人無法接受,那就是南韓的泡麵其實源自日本。  

日韓兩國的關係一直搞不好,感覺南韓人好像都很反日,尤其每到了大選時期,「反日」議題似乎變成任何政黨候選人都愛用的一種催票興奮劑,明明是南韓自己的家務事,但日本老是躺著也中槍。  

有人把日韓關係不好的「原罪」,歸咎於1910年日本併吞韓國的「日韓合併」,但南韓真的人人都是「逢日必反」嗎?似乎也不盡然,只是「親日」的聲音不見於主流媒體罷了,因為至少可以舉出一個反證,那就是有「南麵泡麵之父」之稱的全仲潤,他曾經針對「日韓合併」一事發表看法說,以當時韓國的情況來看,遲早會被俄國、中國或日本併吞,但如果落入史達林的俄國之手,或是被國共內戰的中國統治,下場大概會和現在的北韓一樣慘,與其如此,不如讓日本統治比較好。  

這種「與其讓中俄兩國統治,不如讓日本統治」言論,可能會讓很多反日的南韓人玻璃心碎滿地,但全仲潤會這麼說是有理由的。

南韓泡麵之父全仲潤。(http://m.econotalking.kr/news/articleView.html?idxno=20667) 南韓泡麵1963年問世  

故事必須從1963年南韓第一包泡麵的誕生開始說起。南韓的泡麵產業是由日本泡麵大廠「明星食品」無償提供技術,甚至免費傳授配方才得以起步。全仲潤是南韓「三養食品」的創辦人,也是南韓第一包泡麵的製造者,他在2014年以94歲高齡辭世,被尊稱為「南麵泡麵之父」。  

1960年南韓經歷了韓戰之後百業蕭條民不聊生,當時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為100美元,大概是2015年2.7萬美元的200分之1不到,由於糧食缺乏,許多人購買一種被稱為「豬粥」的稀飯果腹。  

「豬粥」是以駐韓美軍剩菜剩飯煮成的稀飯,在首爾南大門市場販賣,每碗5韓元,很多人排隊購買,而且還不見得人人都買得起。  

全仲潤當時為三養食品的前身「三養工業」的社長,他看到這種情景,決心要開發一種人人都買得起,也能吃得有尊嚴的食品。在那之前不久,1958年日本「日清食品」的台裔日籍創辦人吳百福(安藤百福)發明了「チキンラーメン」(雞絲麵),為全球的飲文化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南韓第一包泡麵「三養拉麵」。(http://livedoor.blogimg.jp/kaikaihanno/imgs/0/8/086660f0.jpg)

南韓泡麵之父訪日取經  

全仲潤1959年訪日時,曾經試吃過這項神奇的日本雞絲麵,對那個滋味念念不忘,於是他想到複製日本的點子,在南韓生產泡麵,以麵食來彌補米糧的不足。當時他向政府大力遊說,終於說動朴正熙政府借他5萬美元投資生產設備,1963年他帶著生產計畫書到日本取經,尋求願意提供技術合作的廠商。  

但是全仲潤接觸的日本泡麵廠商卻開價3000萬日元,以當時幣值換算大約8萬美元,而且還有一堆嚴格的條件,畢竟在商言商,日方的要求合情合理。就在全仲潤快要心灰意冷之際,有位朋友幫他介紹了明星食品的創辦人奧井清澄,兩人一見如故。  

奧井對於全仲潤想取得日本泡麵技術的起心動念相當感動,毫不遲疑地答應全力協助,而且無償提供技術指導、不收授權金,設備費用也大方折扣,2台機器僅收1000萬日元,大約2.68萬美元,這對於僅有5萬美元資本的全仲潤真是幫了大忙。 明星食品全力協助 明星食品創辦於1950年,剛好是韓戰開打的第1年,1959年開始製造泡麵,明星的代表作「明星味付ラーメン」在1960年上市。奧井說明星食品雖然沒有直接受惠於韓戰的特需景氣,但企業能發展也不能說毫無關係,基於民間外交,奧井決心幫到底。  

除了無條件全力協助之外,奧井還有一件更驚人的舉措。全仲潤在明星食品的工廠實習了10天,觀察生產線、包裝及出廠流程,實習結束返回南韓時,奧井的秘書到羽田機場送機,同時交給全仲潤一封奧井的親筆信。奧井在信中說,經過數天的相處,他確定全仲潤是一位清廉正直有良心的企業經營者,為了對兩人的相識表示感謝之意,奧井附上了明星泡麵的原料配方。免費奉送一家公司最重要的秘密,可不是一句「佛心來著」就能形容的大膽之舉。  

全仲潤返韓後開始設廠,明星派了大批技術人員到南韓支援1個月完全免費,1963年9月15日,三養食品推出南韓的第一包泡麵「三養라면」(三養拉麵),包裝上印著明星食品技術提攜。一包售價10韓元,以當時南韓一杯咖啡35韓元來看,價格十分低廉。

朴正熙總統(右)偕女兒朴槿惠(中)視察三養食品。(http://premium.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14/07/12/2014071200003.html)

歷代三養拉麵。(http://www.iscmnews.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427967)

南韓人喜愛重口味的泡麵。(http://blog.livedoor.jp/kaikaihanno/archives/25246974.html)

總統視察力挺加持  

不過,第一代三養拉麵照著日本配方製造,由於口味清淡不符口南韓人的「重口味」銷量並不好,三養食品面臨破產危機。當時同意貸款給全仲潤的朴正熙總統為此親自到三養食品視察並試吃泡麵,朴正熙試吃之後提供關鍵性的建議,他建議全仲潤在泡麵裡加辣椒。

朴正熙說,韓國人愛吃辣,加多一點辣椒就對了。  

經過朴正熙的建議和加持,三養拉麵在1966年成立研究室更改麵條配方和湯頭口味,並於南韓各地舉辦免費試吃,終於開花結果大賣特賣穩座泡麵市場龍頭,直到1986年南韓農心食品推出王牌「辛拉麵」之後,才退居市場老二。  

這段日韓友好的「美談」在南韓很少媒體被詳細介紹,南韓民眾似乎也不太知道有這段過去。大家都說「歷史不能忘」,但多數人都只記者歷史仇恨的一面,而忘卻溫情的一面,套句梅姨最近超夯的說法「輕蔑會帶來更多輕蔑,暴力也只會引來暴力」。同樣的「仇恨也只會帶來仇恨」,所謂的「輸家」往往是被仇恨打敗的自己而非仇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