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東亞漫遊》「排他」與「獵女巫」:前後二次韓國總統彈劾的媒體論述

盧武鉉與朴槿惠,二位同樣被彈劾的韓國總統,雖然其政治立場處在政治光譜上的兩端,然而他們有個共同點:都是韓國政治文化中的「他者」。 也許讓朴槿惠上台的原因不在於她的女性特質與身分(更多是因為她的政治出身背景),然而,促使她下台的方式,絕對與她的女性身分有關。

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韓國國會不久前以234票贊成、56票反對,通過了對朴槿惠總統的彈劾案,由總理黃教安暫代總統職務。延燒多日的「閨密干政」事件,只差憲法法院這一關,就能將朴槿惠推下總統大位。許多韓國朋友說,這是韓國人民對抗貪腐政權的大勝利;也有韓國學者指出,在這個關鍵時刻,韓國終於有機會將前總統朴正熙遺留至今的幽靈,藉由對他女兒朴槿惠的彈劾案,進行除魅。

能夠除去過去威權時代遺留下來的魅影,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然而,在這次反對朴槿惠的行動過程中,我們似乎也看到了一些「獵女巫」的陰影。我批判的不是要求一個政治人物負起該有責任的訴求行動,相反地,我完全支持公民積極行使這樣的權力。

我想說的,是媒體以及輿論怎麼「談論」這件事情。

朴槿惠被彈劾的理由是違背憲法與法律,主要有三項指控:一是朴槿惠縱容閨密崔順實干政;二是在處理「世越號」事件中,未能有效保護民眾生命;三是大企業被迫捐款給崔順實的基金會,朴槿惠涉嫌受賄。

韓國國會不久前通過對朴槿惠總統的彈劾案,延燒多日的「閨密干政」事件,只差憲法法院這一關,就能將朴槿惠推下總統大位。 (REUTERS)

第一項關於縱容親信干政的指控,也是這次反朴行動中韓國民眾最大的憤怒源由。韓國媒體以及輿論在撻伐這次的「閨密干政」事件時,不約而同把朴槿惠塑造成一個毫無行為能力、被巫術所迷惑操弄的傀儡。總統找行政體系外的人徵詢意見,雖有洩密之嫌,但是相信每一位總統都曾做過這樣的事情。親信干政這種事,我相信世界各地的政治領袖們,都很難完全避免聆聽枕邊人或至親好友對施政的建議,崔順實干政絕對不會是單一事件。

然而,如果仔細分析媒體與網路言論中民眾憤怒的理由,就會知道大家憤怒的是:「她憑什麼」。

差別在於,崔順實僅是一位平民女性,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不是大學教授或是國會議員,除此之外,崔也因為出身家庭背景的關係,被冠上神秘的「巫女」色彩。民眾憤怒的點也在於此:為什麼總統會如此聽信一位沒有亮麗學歷背景、還被影射為女巫的女性?

2016年12月14日韓國京鄉新聞的漫畫,諷刺朴槿惠被當作魁儡「昔日的踏角石,變成了今日的障礙大石頭」。(http://news.khan.co.kr/kh_cartoon)

如果不找崔順實,朴槿惠在韓國政壇裡,找得到地位相當的密友嗎?在韓國社會裡,男女有別還是很常見的事實,而從2015年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的「政治參與指數」來看,朴槿惠找到女性密友的機會不太大。政治參與指數包涵女性在國會的席次、擔任部長級職位的人數、以及過去五十年裡女性擔任國家領導人的年數。韓國政治界裡少有女性參與的機會,特別是擔任行政職的女性更在少數,這是社會整體文化造成女性參政比例低落的事實。

也就是說,被環繞在男性政治人物中的朴槿惠,在某種程度上是寂寞的,因為韓國社會對於女性參政並不友善。

2015年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的韓國「政治參與指數」顯示,韓國政治界裡少有女性參與的機會,特別是擔任行政職的女性更在少數,顯示韓國社會對於女性參政並不友善。(資料來源:2015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

把世越號沈船的不幸事件算在朴槿惠頭上,也是不太公平的事情。身為總統,朴槿惠當然要負起一定的責任,然而真正造成世越號沈船事件的,是韓國社會裡官官相護、官商勾結、以及財團只看利益輕忽人命的共犯結構,然而,在追究責任的過程裡,這個利益勾結盤根錯雜的共犯結構很難被真正搖動,無力的百姓無處可洩的挫折需要找到出口,風向指向了朴槿惠,有人說她當時正被崔順實施法術控制、有人說她當時正在施打美容針。許多論述持續強化朴槿惠是一個被控制、無行為能力、以及就像其他女性一樣沒大腦只重視外貌的政治領袖。

2016年12月15日韓國京鄉新聞的漫畫,諷刺朴槿惠施打美容針的傳言。 (http://news.khan.co.kr/kh_cartoon)

韓國政壇與財閥之間的緊密關係與頻繁往來,本來就不是一件新鮮的事(而且韓國也不是唯一有政商勾結問題的國家)。就算受賄是事實,在韓國的政治歷史中,朴槿惠也不是唯一貪汙的總統。不過,相對於其他男性總統而言,朴槿惠所受到的嚴重批判,性質卻相當不同。

其他陷入政治醜聞的男性總統們,被批評為「獨裁」、「保守」、「專斷」等,表示雖然有能力但行事偏差,相較之下,朴槿惠被媒體塑造成一個「無能」的角色,受到崔順實一家的操弄,更被影射跟崔順實的父親崔太敏有著「不正常」的男女關係。崔太敏一家被說成是邪教教主,操弄巫術來控制朴槿惠的心靈。更誇張的謠言是,世越號沈船事件被謠傳為是「邪教用來獻祭的犧牲品」,因此朴槿惠才會刻意不去救援等。還有其他謠傳像是在世越號沈船的黃金救援七個小時期間,朴槿惠忙著打美容針、或是做頭髮,所以沒去理會沈船的事情。

韓國國會在國情調查特別委員會中,議員們公開討論朴槿惠施打美容針與否。(圖:http://news.khan.co.kr)

「獵女巫」原指歐洲中世紀時搜捕「女巫師」與「男巫師」這些被指控施行巫術的人,將他們帶上宗教審判法庭。當時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等)成為主導歐洲的唯一宗教勢力,也成了影響政治的主要力量之一。彼時的當權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以宗教為名,大力進行各種獵殺女巫的行動,如聖女貞德也曾被誣為女巫。初時被指控的男巫和女巫都有,然而到了後期,整個歐洲社會開始把獵巫的矛頭指向女性。 這個存在於中世紀的「獵女巫」行動,在現代仍然以不同的形式存留了下來。

例如說,在童話故事裡常常可見邪惡的女巫,她們大多以鷹鉤鼻的年老女性形象出現,身上披著黑色斗篷,唸咒、使用妖術,在大鍋裡用著蜥蜴、蝙蝠、蜘蛛、毒蛇等可怕東西熬製成濃稠的湯藥來害人等。要等到英雄出來英勇救美,對抗邪惡女巫之後,女主角才能得到救贖。也就是說,在政治與日常生活中,女性常常被扭曲成邪惡的威脅勢力,影響本來該由男性來主導的常規。

在韓國的政治歷史中,也不乏這樣獵女巫的例子。韓國有著一種以女性為主的巫俗信仰傳統,然而朝鮮王朝獨尊以男性為主的儒術、強力壓抑巫俗,日本佔領時期希望斬除這根源於傳統文化的信仰,韓戰時期巫師受到很大的逼迫,1970年代獨裁統治的朴正熙政府積極推行農村現代化的新村運動、極度貶抑巫俗這種代表落後迷信的信仰。巫俗信仰是被當權者所忌諱與亟欲排除的一種信仰體系。

在韓國社會裡有著所謂的大傳統與小傳統,大傳統指的是儒家教育下以男性為主的知識份子,小傳統則像是巫俗此類的庶民文化。也就是說,這是一種權力菁英階級與普羅庶民的文化認同之間的對立。巫俗與女性相關連,擔任巫師者以及信眾男女皆有,但以女性居絕大多數。也可以說,對巫俗的歧視,是性別權力展示的一種形式。

過去歷史中的明成皇后在當時擁有政治上的影響力,也被謠傳為極度聽信並受到巫師的控制等。除了這次對朴槿惠的彈劾以外,韓國過去另一位曾遭受彈劾的總統是盧武鉉。盧武鉉出身寒門,由於家境貧窮,他讀完初中後沒能繼續受高中教育,而是去可以提供獎學金的釜山商業高中就讀。職業高中成為他最後的學歷,這使得他成為韓國歷史上學歷最低的總統。在盧武鉉被彈劾的過程裡,媒體窮追猛打的是他卑微的學歷與出身、他不夠有涵養的談吐方式、以及他那出身背景有問題的夫人。

關於當時輿論公審盧武鉉的諷刺漫畫。(圖:www.ddanzi.com/?mid=free&document_srl=148113773)

另一位總統李明博在韓國也被視為是貧戶翻身與白領階級神話的典型人物。

李明博出身貧窮階級,然而與盧武鉉不同的是,李明博考上並畢業於名門大學高麗大學,後來進了大企業一路扶搖而上,並與出生於大邱市經營建設公司的家庭、畢業於另一個名門大學梨花女子大學的夫人結婚。盧武鉉與朴槿惠,二位同樣被彈劾的韓國總統,雖然其政治立場處在政治光譜上的兩端,然而他們有個共同點:都是韓國政治文化中的「他者」。 也許讓朴槿惠上台的原因不在於她的女性特質與身分(更多是因為她的政治出身背景),然而,促使她下台的方式,絕對與她的女性身分有關。

政治人物的一舉一動,本來就必須要受到大眾的檢驗、並為自己的錯誤負責。公民社會的覺醒,人民站出街頭、為自己爭取該有的權力,也是當代社會裡重要的政治行動準則。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媒體(包括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所扮演的角色,更需要受到監督。媒體所呈現出來的各種論述,無論是有意帶風向、刻意塑造某些特定角度、或是刻意忽略或著重某些訊息的傳遞,我們這些閱聽人,難道不需要更仔細去分辨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