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衡/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最近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君の名は)的賣座,不僅使得原本小眾的動漫文化受到更多跨越世代的矚目與認識,同時也意味著製作者已經成功地將某種日本傳統文化的內涵轉換為一種當代流行文化消費大眾所能欣賞的再現形式。而除了老生常談的傳統與現代之外,劇中以奇幻設定呈現出城鄉之間的種種連結、共在與不相稱(disparity,例如分處東京與岐阜山區兩地的高中生活與神社之間的對比),更早已是當代日本創作中的一個重要旨趣。
對此,本文想討論的是:作為文化構成重要元素之一的在地性,如何能夠成為文化創作的養分與材料?
在新海誠所導演的《你的名字》這部作品裡,雖然故事的文化與地理背景或多或少都帶有虛構的成份,但卻都不是全然的憑空幻想。片中的情節與設定幾乎都是以日本既有的宗教實踐、物質文化與城鄉地景為基礎,從而構思改編而成。
新海誠所導演的《你的名字》,雖然故事的文化與地理背景或多或少都帶有虛構的成份,但卻都不是全然的憑空幻想。(圖:《你的名字》劇照)
事實上,《你的名字》那洋溢著青春與真誠的故事以及餘韻深長的劇情,往往促使粉絲們在反覆觀看之餘,仍必須嘗試其他後續的行動來滿足心中的悸動。而尋訪這部動畫片中場景的實際對應地點或景觀,就成了讓自己能更加貼近原作場景氛圍的具體方法之一。在這樣的風潮下,「聖地巡禮(或聖地巡り)」這個原本流通在動漫文化圈的名詞也開始見諸一般大眾媒體的報導。
那麼,「聖地巡禮」是什麼?又為何會成為一種新興的通俗文化現象呢?
「聖地」與「巡禮」原本都是具有宗教意涵的字眼。就宗教社會學者岡本亮輔的看法,聖地巡禮源於宗教和旅行的結合,從而在世俗化的現代發展成為特定文化遺產與觀光的融合形式。而在北海道大學教授山村高淑的定義中,「聖地巡禮」的定義不僅指涉巡訪各個與動漫作品的內容與製作相關連的重要地點,更包含去追逐體驗劇中角色的人生與感情,以及重回故事中現場(或創作依據的地點)去重現特定場景與重演特定情節的活動。
如果考量到對於較狂熱的動漫迷來說,對於特定動漫作品或角色的認同和詮釋甚至可以提升到具有一定宗教性的層次。在此選擇使用類似「朝聖」之類具有宗教意涵的詞彙,似乎也就顯得十分自然了。在「聖地巡禮」的面向上充分結合在地、宗教與動漫的例子不少,在2011年放映的《花開物語》(花咲くいろは)」便是其中之一。
在「聖地巡禮」的面向上充分結合在地、宗教與動漫的例子,還有在2011年放映的《花開物語》。(圖:《花開物語》劇照)
這部動畫作品是以石川縣金澤市的湯涌溫泉街為背景範本所刻畫出的青春成長故事。作為劇中主要場景的溫泉旅館和溫泉街的生意都在泡沫經濟的破裂後逐漸低迷,甚至消失。然而,這部作品的成功,使得到訪的觀光客大量地增加,加上北陸新幹線的開通,改變了在地商家的命運。而故事中所虛構的當地祭典「雪洞祭(ぼんぼり祭り)」,也從動畫播映完畢的次月開始,每年都在湯涌溫泉舉行,至今已經是第六屆了。
有趣的是,雖然朝聖熱潮逐漸褪去,但「雪洞祭」卻是結合當地神社逐步轉型為一個在地祭典延續下去,而非隨著消費者的遺忘而消失。
《花開物語》故事中所虛構的當地祭典「雪洞祭(ぼんぼり祭り)」,也從動畫播映完畢的次月開始,每年都在湯涌溫泉舉行,至今已經是第六屆了。(圖:網路)
其實,日本「聖地」現象的起因,並非僅僅源於文學或動漫作品在大眾消費市場中的短期公關行銷手法或趁熱炒作,而往往是在作品的創作過程之中便已有意無意地埋下了重重的伏筆,或者牽涉到創作者在個人生命中與特定地域的各種私密連結。舉例來說,上述《花開物語》中的主要角色的命名如松前、鶴來、押水、和倉、輪島等,就都是源自石川縣的地名而來。這樣的設定也讓朝聖粉絲們途經石川縣各地的旅程變得更為真實且具有意義。
類似這樣以地名為故事角色命名的作法,其實在日本的動漫與通俗文學創作中十分常見(例如暢銷輕小說的《果然我的青春戀愛喜劇搞錯了》當中的主要角色皆以鎌倉地區的重要地點命名,並且以之暗喻各個角色的性格或命運)。
由於地名原本就是江戶時期日本人制定姓氏的主要來源,因此,使用地名來為劇中角色命名也是很容易被接受的一種合理作法。也因此,在創作的情境中,相較於漢人的姓氏,日本人的姓名似乎可能被用來傳達更多的資訊。換言之,這些日本當代內容產業的靈感來源與所使用的「哏」,很多時候都可能蘊含了特定地域的地方史以及某種日本近代文化的特性。
有些作品的地方性源來自作家的個人體驗與偏好,例如《你的名字》當中的信濃町站前天橋上的景色就是如此。
《你的名字》當中的信濃町站前天橋是導演新海誠的日常生活圈的一部分,也是他私人相當喜愛的一處日常路邊風景。(圖:《你的名字》劇照)
這個天橋是導演新海誠的日常生活圈的一部分,也是他私人相當喜愛的一處日常路邊風景(然而朝聖的人潮也開始讓包括新海誠在內的在地民眾感到困擾)。有時候,地方性則是經過創作者將真實世界中的資訊與元素重新整合安排後所產生的。例如,做為劇中重要地點的湖畔小鎮「糸守町」,就是綜合了新海誠出身的長野縣諏訪湖與岐阜縣的飛驒地區所創造而成。在創作中,諏訪湖(成因為斷層湖)著名的環形湖景成了故事中的圓形隕石湖,而「糸守町」的車站、圖書館與神社則是分別取材自飛驒市與高山市的風景。分處高山和四谷的兩個神社,分別成為了劇中重要場景的舞台。
幻想與真實的對映(mapping)並非科技新產物,而是源於人性與文化實作過程
今年初Pokemon Go!的擴充實境(AR)遊戲熱潮,帶給社會研究者的最大啟示之一就是:透過最新的科技,可以讓原本被認定為「虛擬」的數位空間與被認定為真實的物理空間在社會生活中如此緊密地貼合,鬆動了「幻想」與「現實」的二元對立,使得同時在兩個世界中行動的知覺模式與生活風格變得更加可能。但反思「聖地巡禮」的現象時,我們會發現:「幻想」與「現實」的相互建構關係,即便在不依賴各種數位即時科技的狀況下也可能達成。
過往的古典文學作品其實早已創造了許多「觀光名勝」,近代電影產業的出現更把這方面的發展推上高峰(例如《羅馬假期》與《第凡內早餐》便是很好的例子)。如今的動漫朝聖風潮,其實是在東亞媒體文化景觀的脈絡中,持續反應了極為類似的文化建構過程與需求,並且在消費社會的生產結構中將其產業網絡化。而日本動漫文化的特出之處,或許是在於創作者與製作團隊很習慣將在地日常生活的細節與城鄉生活的政治經濟學當做了創意思考與文化產業的關鍵主題來進行創作。
至於在閱聽大眾這一邊,則是透過資訊的分享與實地的探訪去驗證作品的創作過程,同時也藉由親身展演來將故事、角色與場景建構為自身的認同與信仰。當代生活中宗教性、地方性與流行文化之間的辯證關係,或許就在一回回的聖地探訪實踐中被反覆地生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