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限時批》台灣須擴大國際音量,才能得道多助

◎宋娣

自從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台美斷交等等至今,數十年來,中共沒有一天不在國際打壓台灣空間,此已不是新聞。而台灣要如何善用智慧「以小事大」,自立自強,要有孫文奔走革命的精神,並在國際社會不斷宣揚我們已是自由民主化的國家(直接民選產生),爭取國際認同和支持,才能得道多助。

例如國際知名的保護記者協會(CPJ,總部設於美國紐約),近日就發表聲明譴責國際民航組織(ICAO)未發給台灣記者採訪證,是違反新聞自由的舉措;接著,法國「無疆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華府辦公室也發布新聞稿,譴責國際民航組織(ICAO)拒發記者證給兩位台灣記者,已嚴重違反新聞自由核心價值,其他國際媒體亦均紛紛報導,受到國際輿論同情和支持。

台聯9月25日召開「可惡中國,不顧飛航安全,打壓台灣參加ICAO」記者會,譴責中國罔顧國際飛航安全,呼籲民進黨政府應展開反制,勿向中國惡霸低頭。(資料照,記者黃耀徵攝)

此外,如印度《星期日衛報》(The Sunday Guardian),就發表一篇專文名為「台灣遭到國際不公平漠視」(Taiwan neglected unfairly internationally),開宗明義指出,台灣的醫療系統以及民航安全,對全球貢獻卓著,絕不能因為政治因素遭受排擠漠視。是排名全球前20位的「科技領先」國度;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發布的「2016世界競爭力年鑑」(IMD,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台灣的全球排名位居第14位。專文結語強調從1949年維繫「獨立政治實體」(de facto political entity)長達近70年的台灣,絕對值得擁有更寬廣的國際空間。

美國《外交官》(The Diplomat)雜誌,亦由加拿大北約協會(NATO,Association of Canada),研究分析師大衛.薩頓(David Sutton),撰寫一篇名為「ICAO阻擋台灣」(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Shuts out Taiwan)的專文內容指出:來自中國的壓力,導致ICAO違反國際原則,以及民航安全,拒絕讓擁有「事實主權」國家台灣,出席國際民航大會。專文指出,台灣這個世界第23大經濟體(據IMF國際貨幣基金會資料),不讓其參與國際組織,令人擔憂的發展趨勢,顯示北京的居心叵測,意圖「同化」、「征服」台灣這個「獨立政治體」。

再如,據國際機場協會統計,2015年經由桃園國際機場的貨運量排名居全球第5名,旅客進出數量排名全球第11位;並有74家航空公司在台營運,經營301條定期客運及貨運航線,連結全球135個城市。2015年為國際社會提供,約153萬架次的飛航管制服務,服務旅客人次超過5800萬人,已成為全球空運網絡不可或缺的一環。

又如,10月份的美國《標準周刊》(The Weekly Standard),乃至菲律賓媒體「馬尼拉時報」(The Manila Times)、「人民晚報」(People’s Tonight)等英文報紙,都做了大幅報導,在在有助於國際社會,瞭解台灣政府重視國際飛航安全,以及參與ICAO係台灣不容剝奪的職責與權利。

值得一提的是,像東亞資深研究員,《中國媒體快報》負責人薩拉.庫克(SARAH COOK)就在今年初的「2015觀察調查報告」(2016年1月5日同步發表於《外交政策》網站)中指陳,儘管中國近來嚴密箝制在境外媒體、電影業、以及國際文化活動等(包括拒發簽證,為親北京的商人提供財政支援等),或加緊了政治控制,逮捕了更多人;對外言辭更加強硬,但是在國際和國內壓力下,這一年(2015年)在媒體和互聯網自由的問題上做出了比以往更多的讓步。例如高瑜、女權五姐妹、浦志強律師都獲得釋放,法國記者Ursula Gauthier(高潔)因為其新疆報導而被迫離開中國,但是《紐約時報》記者Chris Buckley(儲百亮)在2012年被迫離境現被允許返回中國採訪。這些例子說明,中國領導人在總體上的政策雖然是控制資訊流動,但是他們也在不停地計算一些具體行為的成本和好處。

同時,美國國會更在今年3月16日首次推動強力反擊中國全面嚴控資訊運作的對應政策法案,此由參議院提案的《2016年反信息戰法》),係針對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在內的外國政府,使用虛假資訊和宣傳損害美國及其盟友的國家安全利益。國會將初步同意撥款兩千萬美元建立一個「資訊分析和應對中心」,顯然美方表明將與盟國聯合反制中俄日益擴增的「網路戰力」!

簡言之,台灣在網路新世紀中,亦絕非是國際孤兒!只要持續加強類似的國際事務「二軌」活動,並與「非政府組織」(NGO。國際類此人權、新聞自由、醫療衛生等組織,不勝枚舉)合作推動,參與各項國際事務與活動,開闢另一免除在國際社會被孤立的戰場,才是正道!

根據國際組織一項年鑑的統計,非政府組織(NGO)在3個國家以上的區域運作,已由1909年的176個非政府組織,到了2000年時,更是迅速 擴張至4萬5674個,近16年來,更是超過過去兩倍以上,非僅成長速度驚人,其重要性也日益增加,其中已有近二千個非政府組織成為聯合國的諮詢 團體,針對全球各項公共議題,透過各種 管道參與處理國際公共事務。在全球公民社會(global civil society)蓬勃發展,以及聯合國推動的「全球治理」風潮下,非政府組織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儼然成為國際間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新潮流!

另據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會統計,台灣也不遑多讓,向該會申請經費的補助案,從2009年的837件,到了2013年已增至960件。若從NGO團體經由外交部協助出國參與國際會議或活動的次數來看,則從2009年的2,073次,到2013年增至3,091次,成長幅度將近5成,顯見NGO團體參與國際事務越加熱絡的趨勢,在在值得大力推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