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魔幻拉美》將宇宙繡在方寸之間:莫拉藝術

層層疊疊,庫那族婦女以一針一線繡出蘊藏宇宙觀的迷人藝術品,每一件作品均代表一個世界,亦彷彿迷宮一般,引人走入神祕路徑,穿越其中探索未知,詮釋了往古來今的無盡時間和上窮下落的無限空間。「莫拉」美輪美奐的背後,不僅代表庫那族婦女的細膩之心,也蘊藏一段堅守傳統文化的歷史抗爭。

陳小雀

巴拿馬有一支名為庫那(Kuna)的原住民族,分布於巴拿馬與哥倫比亞交界處,其中有部分散居在加勒比海岸和附近島礁,以農業、漁業及打獵為生。庫那族男性穿著西式襯衫,搭配寬鬆深色長褲,戴著草帽或毛氈帽,在傳統節日時會打上領帶。至於婦女,仍穿著傳統服飾:頭披方巾,鼻樑上畫著黑色圖騰,掛上閃亮鼻環,耳戴大金環,上身穿著縫有「莫拉」(Mola)的上衣,下半身穿上鮮豔傳統長裙,手腕和小腿纏繞著一圈又一圈的繽紛珠鍊。

為庫那的男性穿著逐漸西化,但婦女仍著傳統服飾。(圖:維基共享)

1920年代,巴拿馬政府以現代化為由,強迫庫那族婦女放棄傳統服飾,若有不從者,巴拿馬政府便拘留其子女,藉以威脅,引發庫那族不滿,於1925年起義,造成多名警察死亡。事後,庫那族甚至成立「杜勒共和國」(República de Tule),但在美國的調停下,庫那族與巴拿馬政府簽訂和平協約,結束為期不到一個月的共和國。

「庫那革命」的旗誌,此次革命共造成二十七人死亡。(圖:維基共享)

「莫拉」究竟是什麼服飾?令庫那族婦女不畏強權仍堅持穿在身上。

據傳,女神卡芭雅伊(Kabayaí)傳授部落婦女裁縫手藝,以方形布塊為單位,透過層層貼花的巧思,刺繡出絢麗的圖案,再將兩塊貼花方布做為上衣的前襟與後襟,如此做法異於他族的服飾,而且每一件均獨一無二,展現出創作者的精湛手藝。這項貼花刺繡藝術稱為「莫拉」(Mola),即雙面、重複之意。

庫那族深信雙重性,包括人類在內的宇宙萬物均有兩面;亦即,一個是體,另一個是靈;一個是形,另一個為影。這種雙重性在庫那族的藝術、音樂、宗教儀式、口述文學裡一覽無遺,「莫拉」即為其中一例。除了雙重性外,「莫拉」亦講究對稱藝術和鏡射技巧,營造出永恆意象。

「莫拉」服飾據傳是由女神卡芭雅伊傳授部落婦女裁縫手藝,以方形布塊為單位,刺繡出絢麗的圖案,是異於他族的服飾,每一件均獨一無二,有其獨特的圖騰之美。
(www.pinterest.com/pin/387380005421986424/)

啟發自刺青及金銀手工藝術,也取自陶製品表面壓印圖案的概念,「莫拉」將線條運用在布料上,至少由兩塊不同顏色的方形布料組成。婦女先在第一層布上剪出所需線條,再以針線將線條刺繡在第二層布上,層層拼貼,在巧妙的配色下,以線條繡出各式各樣的圖案,除了幾何圖形外,尚有花卉、飛禽、走獸或水中生物,並將神話傳說暗藏其中,呈現出庫那族的宇宙觀。

精於這項貼花藝術的婦女,均有其對宇宙的獨特看法與想法,而這也是「莫拉」與眾不同之處。庫那族認為,人類與大自然的生靈雖共存於寰宇之中,但必須藉由不同途徑才能相遇,並通向宇宙的萬能之神。換言之,每件「莫拉」代表一個世界,蘊含時間與空間;因此,繁複的圖案彷彿迷宮一般,條線即為路徑,引人走入神祕境地,穿越其中探索未知。的確,每一條路徑詮釋了往古來今的無盡時間和上窮下落的無限空間。於是,靠著一針一線,庫那族婦女將象徵寰宇的迷宮刺繡在方巾之中,以自己的色彩美學完成心中的神聖圖騰。

「莫拉」將線條運用在布料上,繡出各式圖案,並將神話傳說暗藏其中,呈現出庫那族的宇宙觀。(www.molaartandcraft.com)

今日,在巴拿馬的手工藝品店或庫那族的部落裡,掛滿了琳琅滿目的「莫拉」,觀光客在選購之際,亦可瞥見坐在一旁的庫那族婦女專心刺繡「莫拉」。除了構成傳統服飾,不少民俗專家將「莫拉」裱框收藏,當成壁飾;亦有前衛服裝設計師將傳統的「莫拉」運用在時髦服裝上,頗有創意。

縫製一片「莫拉」的時間需視圖案的複雜度而定,少則需三十小時,多則六十小時,甚至更多。層層疊疊,一針一線所繡出的藝術品,其美輪美奐的背後,不僅代表庫那族婦女的細膩之心,也蘊藏一段堅守傳統文化的歷史抗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