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設計對決》里約之後的2020東京奧運該何去何從?

里約奧運已經開幕,不少賽事也已有結果,很快的,就要接棒給四年後的日本了。東京做為亞洲第一個兩度主辦奧運的城市,除了驚豔全球,還有1964年的高標必須跨越。當時的設計師名單紛紛成了國際級的大師,回頭看,也確實是一份閃閃發亮的設計盛宴……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2016里約奧運日前熱鬧開幕,雖然本屆里約奧運因籌備資金嚴重不足引發不少問題,包括是否能如期展開,以及如茲卡病毒、石油貪腐、水汙染等重大問題亟待解決,而部分設施像是選手村等也因資金短缺緣故尚未完成,讓人不禁擔心接下來賽程是否都能順利完成。

回頭看一下目前正如火如荼籌備中的2020東京奧運,自從2013年9月,東京確定將成為首個舉辦兩次夏季奧運的亞洲城市以來,日本幾乎傾盡國力,編列了四千億日圓預算投入,主事者看上的是奧運帶來的周遭經濟效益,期待能為目前日本積弱不振的經濟帶來一些刺激性的效應。

左為1964年東京奧運官方海報。右為1964年東京奧運宣傳海報,這同時是一張創下許多「第一次」的海報。攝影:早崎治;畫面構成:photo 村越襄;設計:龜倉雄策。(圖:新潟立近代美術館館藏)(By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2020年東京奧運官方LOGO。(news.biglobe.ne.jp/img/blnews/domestic16040801_01.jpg)

不過2015年籌備期間卻發生了幾個重大事件。首先是因預算問題,撤銷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的國際競圖首獎ZAHA HADID的提案,另外邀請伊東豊雄與隈研吾競圖,後來雖由隈研吾的提案獲選,卻意外扯出伊東豊雄不滿隈研吾提案當中內部座位設計類似ZAHA HADID提案,因而大動作舉辦記者會質疑的案外案,甚至連ZAHA HADID事務所也提出質疑,後來隈研吾回應,「在現有條件制約下,不管是誰在內部的座位設計上都會得到類似結果。」結束這回合。正當以為終於落幕的同時,輿論又爆出隈研吾的提案沒有聖火台的位置,不過隈研吾提出反駁,參加比賽需依據主辦單位提供的條件來設計,當時聖火台並未在設計提案的必備項目中,因此就算想設計也擔心萬一放置後會因違反條件落選。他也在提案過程強調,希望在開幕一年半前,確定表演節目的狀態下再考量奧運開閉幕表演者的需求搭建聖火台。發展至此,奧運主場館的爭議才算告一段落。

ZAHA HADID原始新國立競技場設計圖。(JSC提供)

奧運會徽設計的抄襲疑雲事件,則更引來全世界聚焦,起因來自原本獲得競圖首獎的佐野研二郎的設計提案遭比利時設計公司質疑抄襲,之後日本網民幾乎都成為鍵盤柯南,不斷翻找佐野研二郎此設計提案與其他品牌logo設計類似之處,甚至連過去的設計提案都被一一檢視,最後佐野研二郎因質疑聲量過大,針對SUNTORY夏季托特包的設計案的確有不當侵權使用圖片而道歉,而奧運會徽設計的部分,也在最後爆出參與競圖的提案資料中使用未經授權合成的圖片,主動提出撤銷得獎資格,奧委會也隨即重新徵集設計,最後由野老朝雄雀屏中選,這場奧運會徽設計爭議才拉下終幕。

佐野研二郎設計,引起爭議的2020奧運會徽。(twimages.vr-zone.net/2015/07/olympic-emblem-header.jpg)

奧運賽事除了主場館,還分成過去曾舉辦過奧運賽事的代代木競技場、武道館等「內陸部」(Heritage Zone);海之森水上競技場、有明小巨蛋等較多新建場館的「臨海部」(Tokyo bay Zone),和以「武藏野之森綜合運動設施」為中心的其他地區。但目前因為預算大幅增列,讓主場館之外預定舉辦賽事的各場館皆出現狀況,部分預定新建設的永久場館即使設計都做好了仍決定停建,紛紛擾擾之際,日前(8/4)又公布一條消息,在原有運動競技項目中追加了棒球、空手道、滑板、攀岩、衝浪等五項目,預計現有決定場館又將有一番變動。

內陸部。(圖:東京2020オリンピック・パラリンピック招致委員会提供)

新國立競技場。(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目前聚焦於2020東京奧運的話題多半都在設計與建築,並非沒有原因,過去日本設計的知覺從1945年二戰結束後開始萌芽,做為亞洲第一個承接奧運主辦權的國家,當時日本社會有一股希望藉由此國際賽事舉辦重新引導衰敗的日本社會前進的氛圍,既能洗脫二戰戰敗國的形象,也給予當時日本社會一次重新站起的契機。

日本人民族性在國難當頭的時候總習慣回到自己站立的原點來思考,「我能用自己的專業為國家做什麼?」因此當時尚未成為設計大師的眾位年輕設計師們便自發性開始設計活動,像是工業設計師柳宗理渡辺力等人領軍到美國取經,將歐美之工業技術與美學概念導入日本,使得日本產品業界發生很大變化。而緊接著確定承辦1964年奧運之後,各相關物件的設計師布局從現今角度看來,更可說是空前絕後。當時奧運設計委員會長由美術評論家勝見勝擔任,以「能成為流傳後世值得紀念的經典」為設計主軸,聚集了日本當時一線設計菁英,如1960年奧運會徽設計邀請幾位設計師進行設計比稿後,由龜倉雄策的提案獲選,緊接著1962年又設計出奧運史上首次以攝影照片為元素的海報。其他如邀請卡與獎狀由原弘設計,徽章由河野鷹思擔綱,聖火炬為柳宗理負責,獎牌設計此重責大任由岡本太郎扛起,各競賽設施的標誌設計由田中一光福田繁雄横尾忠則宇野亜喜良等一起設計分工,指標設計由栄久庵憲司把關,典禮相關設備則由渡辺力進行設計製作。建築部分則有丹下健三設計的新場館:代代木體育館等。制服則由桑澤設計研究所創辦人桑澤洋子等設計師一同設計。

各競賽設施的標誌設計由田中一光、福田繁雄、横尾忠則、宇野亜喜良等一起設計。(www.museum.or.jp/modules/topics/?action=viewphoto&id=248&c=6)

由原弘所設計的邀請卡與獎狀。(img01.i-ra.jp/usr/m/i/s/mishimabunka/2015-06-12-12.12.51.jpg)

由這份過去曾參與過奧運設計相關工作的設計師名單不難看出,當初的新銳設計師們在現在的各設計領域中皆已是大師級人物,更能表現出奧運的相關設計工作可說是設計師尋求表現的最佳舞台。因此,東京在確定再次承接奧運主辦權後,目前站在亞洲設計頂點的日本設計界如此高規格檢視如新國際競技場、奧運會徽設計等相關設計工程,並不令人意外。於是在奧運主場館、會徽設計相繼塵埃落定的此刻,2020東京奧運的聖火炬該由哪位新銳設計師接棒柳宗理傳承設計,想必是接下來該注意的重點項目。

如果當時你沒能親眼看見柳宗理所設計的聖火炬沒有關係,最近東洋學園大學為慶祝創校九十週年,展出當時柳宗理所設計的聖火炬以及當時東京奧運相關的歷史文物。本展覽特別的是可以拿起聖火炬拍攝紀念照片,這是一個難得可以實際觸摸到1964年柳宗理設計的聖火炬,觀察其設計細節的大好機會。

東洋學園大學正展出當時柳宗理所設計的聖火炬,民眾還可以拿起聖火炬拍攝紀念照片。(www.tyg.jp/90th/)

里約奧運的聖火炬設計師Romy hayashi。(www.asahicom.jp/olympics/2016/photogallery/riocity/images/25riocity_03.jpg)

而在東京奧運的聖火炬設計師人選尚未出爐前,最近剛開幕的里約奧運的聖火炬設計師身份也頗有意思,由日裔巴西人的工業設計師romy hayashi設計,她在聖火炬上加上一個新機能,只要扭轉炬身就能忽地瞬間伸長,露出火炬上五道波浪狀鏤空中的藍、綠等瑰麗色彩,象徵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巴西。romy hayashi 表示,可以伸長的機能象徵運動員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運動家精神,而純粹的白色火炬包容內部各式各樣的顏色,也能表現出巴西多元民族融合的文化。

里約奧運的開幕式表演中有一個節目是以宛如舞台劇一般表現在歐洲、非洲、亞洲等外來移民歷史背景下,巴西民族的多元組成及雨林被開發的程度呈現正相關的表演。目前巴西外來移民中佔有最多人數為日本民族,20世紀開始移民到巴西以來世代傳承進入第三代,本次的奧運聖火炬設計師由日裔巴西人擔任,不僅在設計上表現出日本文化到達巴西後與當地各種多元文化結合衍生而出的新面貌,其身份也能巧妙連結於4年後將於日本登場的2020東京奧運。究竟接下東京奧運聖火炬設計此重責大任的日本工業設計師會是哪一位呢?就讓我們靜靜關注接下來東京奧運的發展與變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