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東亞漫遊》寶寶心裡不爽,但寶寶不說: 談談韓國人怎麼看待與台灣人交朋友

初識的時候感覺很溫暖、親切而友善,但長久相處之後,發現「翻臉跟翻書一樣快,而且不知道為甚麼翻臉」、「寶寶心裡不滿、但寶寶不說」,這些是韓國友人對於跟台灣人來往的印象與想法。

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最美的風景是人」,台灣人一直以自己很有「人情味」自豪,但從他人的角度來看,真的是這樣嗎?

我曾聽過很多韓國朋友這樣說過,他們覺得台灣人很有人情味、很溫暖。很多時候我陪著初次來台灣的韓國朋友到處走走看看,他們常很驚訝地感嘆,覺得台灣人真的很親切友善,例如我們向路人問路時,對方臉上常常帶著親切的笑容回應我們,這在韓國是很少見的。人情味、親切、溫暖、有禮貌,這些常是韓國人與台灣人交往的初次印象。

不過,短暫的相遇與長久的交往,這二者之間還是有差異的。

我跟韓國人「交朋友」的過程中,因為文化的差異而經歷過很多的挫折經驗。這些文化上的差異從台灣人的角度來看並不陌生,很多台灣朋友跟我分享說,他們也有過類似的經驗,跟韓國人交往真的有很多文化上的差異必須要去適應。不過,也有韓國跟日本的朋友向我吐槽,他們覺得跟台灣人來往其實也不簡單。

跟韓國人交往真的有很多文化上的差異必須要去適應。(截自youtube)

韓國人覺得跟台灣人(或是廣義的華人)來往有幾個主要的文化差異要克服,其中最大的差異在台灣人心裡有甚麼想法、或是因為甚麼事情而不滿時,不會直接說出來,而是放在心裡。有時當不滿累積到某種程度之後,台灣人會突然的翻臉不理人、或直接「冷處理」彼此的關係。

有時候的情況則剛好相反。即使彼此曾有過甚麼過節而心生不愉快,台灣人也不會直接把情緒跟不滿表達出來。就算曾有過節的人們,還是能出現在同樣的社交場合上,只不過彼此互動幾乎為零,就好像把彼此當成空氣、或是不存在的隱形人一樣。

也就是說,台灣人在人際往來上,不會直接把自己的意見或情緒表達出來。

韓國人覺得跟台灣人(或是廣義的華人)來往最大的文化差異,是台灣人心裡有甚麼想法、或是因為甚麼事情而不滿時,不會直接說出來,而是放在心裡。感覺起來靈界小朋友的友誼單純多了。(圖:《主君的太陽》劇照)

「以和為貴」的文化價值,迫使我們常常把自己的想法或情緒收斂深藏。當意見不和或發生衝突之時,大部分人不會選擇把話直接坦白說出來,而是放在心裡默默承受;無法面對時就選擇冷處理或迴避,避免將衝突或傷害表面出來、檯面化。

我自己比較是個有話直說、喜歡直來直往的人,如果跟別人鬧翻,在問題解決或彼此關係真正修復之前,我很難裝作若無其事地繼續相處或見面。因此,很多時候我也常驚嘆於周遭其他人在彼此發生衝突之後,仍能像甚麼都沒發生一樣的繼續相處下去。

「寶寶心裡不爽,但寶寶不說」!

也許翻臉或態度轉冷淡的人自己心裡知道箇中原因,但被翻臉或冷處理的韓國人往往覺得震驚、摸不著頭緒。平常相處好像還可以,也沒聽對方抱怨過甚麼,怎麼突然之間對方就翻臉不理人了。同樣的話,我也聽日本朋友說過。日本友人曾說,也不知道到底踩到台灣友人哪個地雷,然後就突然被冷落了,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甚麼。

情緒的直接表達與否,也是台韓之間人際往來的主要差異之一。

看過韓劇的人,應該都會有感於韓劇裡人物的誇張情緒表達。韓劇裡面,阿珠媽(大嬸)們意見不和,「呀~」(韓語裡表達情緒不滿的負面詞)的大叫一聲,互相大聲叫罵著拉扯頭髮扭打,我原本以為只是戲劇裡的誇張表現手法。不過在韓國生活後,幾次目睹公車乘客與司機吵架對罵、或是深夜醉漢們酒後一言不和在街上追打,我發現情緒的直接表達其實是韓國社會生活的真實情況。

情緒的直接表達其實是韓國社會生活的真實情況。(《高齡化家族》電影劇照)

相對於台灣人際關係傾向維持表面上的和平,韓國人表達情緒更為直接而強烈,而且這是人際往來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說,韓國社會傾向於把情感與情緒更為直接而坦白地表現出來,讓被喜愛或被不滿的對象能清楚感受到而有所應對,而不是被冷落了還摸不著頭緒,不知道到底自己做錯了甚麼。

台韓人際交往還有個不太一樣的差異點,在於參加社交聚會的成員身分認定的方式。

在台灣,除了少數摯友或閨密之間的聚會以外,我們傾向於一群人一起聚集,一次搞定大家。現代社會大家都忙,所以聚會時盡量把所有人都邀齊,可以減少大家的社交活動次數、節省時間。我們也多能接受有人帶著陌生朋友來參加聚會,因為這樣可以讓大家順便拓展人際網絡。我有很多熟人,本來也只是朋友的朋友,因為參加聚會而彼此認識,並進一步發展出友誼。但對於韓國人來說,這些都是很奇怪的現象。

韓國人如果是特定成員之間的聚會(例如像是同學會),不會邀請其他成員不熟識的人參加,因為韓國人跟陌生人發展友誼的速度比較慢。這也是我剛到韓國時,社交生活發生重挫的原因之一。

韓國人如果是特定成員之間的聚會,不會邀請其他成員不熟識的人參加,因為韓國人跟陌生人發展友誼的速度比較慢。(myhubs.org/)

我很難認識到自己社交圈以外的其他人,即使非常親近的友人,也很少把我介紹給其他的人認識。即使我自己很主動努力,社交網絡還是很難拓展出去。韓國朋友傾向於找三、四個彼此熟識的人單獨小聚會,所以韓國人的社交生活其實是很忙碌的,每個人的行程總是排的很滿。這些聚會,也都是建立在彼此熟識的基礎之上,很難與陌生人開始建立新的友誼。每次在國際學術會議場合上,常常看到韓國學者成群結隊、集體行動。很難看到韓國學者單獨行動,與來自其他國家的陌生學者打招呼、彼此熟識、並發展一段新的關係。

初識的時候感覺很溫暖、親切而友善,但長久相處之後,發現「翻臉跟翻書一樣快,而且不知道為甚麼翻臉」、「寶寶心裡不滿、但寶寶不說」,這些是韓國友人對於跟台灣人來往的印象與想法。當然,每個社會一定有特例,這些也只是我個人與周遭朋友們的經歷與感受,也許無法適用在每個人的情況之上。但,從這些個人的交往經驗,我們的確感受到不同文化所帶來的經驗與價值的差異與衝突。

跨文化交流的最重要價值,就是從他者眼光來重新省察自己、認識自己。

我曾經以為不把不滿與情緒表達出來,是一種成熟的社會化表現。從韓國友人的眼光,我重新認識到,原來這也是我被文化制約的一部分。這種「以和為貴」的文化價值,有正面的價值,也有負面的影響。很多人常在思考為甚麼韓國能有這麼強大的工會組織與社會運動,來維護弱勢者的權利,在台灣卻沒有辦法。理由當然很多很複雜,不過,如果在我們的文化裡,不能容許把心裡的話清楚講出來、不鼓勵把不滿的情緒表達出來,那麼,是否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文化也阻礙了現代公民社會裡重要的溝通機制,讓我們無法更清楚有力的表達、並爭取自己的權益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