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在韓國不容易交到「朋友」,不是因為人緣不夠好,而是因為韓國人有一套特殊的人際關係文化分類系統。
我一直以為自己很容易與韓國人交朋友,直到搬到韓國生活、踢到鐵板為止。
在台灣讀大學的時候,班上有二位來自韓國的女同學;同班四年,雖然在語言溝通上多少還是有點小小障礙,但相處起來起碼還算愉快。去美國念書之後,遇到了更多韓國學生,交了不少韓國好「朋友」。這些經驗累積起來,讓我覺得跟韓國人來往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所以就在決定去韓國進行研究之後,信心滿滿地把家搬到了韓國。誰知道接下來幾年,人際關係的往來,變成了我研究生活中最大的焦慮來源與壓力。辛苦地度過了磨合期之後,我才慢慢地熟悉並領悟到韓國文化裡那一套界定人際關係的文化分類系統。
在韓國到底不容易交到「朋友」?這個問題可以問問深田恭子,畢竟她跟元斌在2002年拍了部跨國偶像劇,劇名就叫《Friends》(圖:網路)
去了韓國之後,我開始積極加入不同的社群,有些是研究室及其他的學術社群,也有些是學術圈以外的群體;有些每天見面,有些則是每周、每月、或更久見面一次。從這些社交生活中,我開始學習韓國人的人際往來方式與規則,也感受到大小不等的文化衝擊。
韓國人際關係帶給我最大的文化衝擊之一,就是韓國人關於「朋友」(친구)的定義。對於台灣人來說,有時候吃一頓飯就能變成朋友,一起喝杯酒就足以稱兄道弟,但韓國人不一樣。
有次在一個三、四十人的聚會裡,有人跟我閒聊說,他覺得在這個群體裡很孤單,因為他在這個群體裡面「沒有朋友」。
沒有朋友?!明明他跟這幾十個人都認識、相處融洽、也幾乎每周都見面,但他卻覺得自己因為沒有朋友而感到寂寞!後來,我才慢慢地搞懂韓國人所謂的「朋友」,指的必須是「同歲」(同甲,동갑)的人,而且不只是要「同年出生」,還要是「同年上小學」的人。在這麼嚴格的定義下,我跟他一起放眼望出去,果然他在這個數十人互動熱絡、談笑聲此起彼落的群體裡面,找不到幾個「朋友」。我似乎開始能感受到他的寂寞。
對於台灣人來說,有時候吃一頓飯就能變成朋友,一起喝杯酒就足以稱兄道弟,但韓國人不一樣。(www.90daykorean.com/)
為甚麼我們一起望出去,就知道哪些人是「朋友」、而哪些人不是呢?
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知道在場所有人的年紀。我在美國上韓語課時,韓國教授告訴我們,如果去了韓國,一定會被問到年紀,到時千萬不要覺得被冒犯,因為這是韓國文化裡重要的部分。儒家文化讓韓國人重視上下階序與倫理,「長幼有序、男女有別」,人際關係階序的分類標準包含了年紀、社會地位、職位、性別等等。也因此,除了公務場合以外,韓國人一認識就必須先問清楚彼此的年紀,才知道要用甚麼樣的方式來彼此互動。
在台灣與其他國家,如果不認識的一群人聚在一起自我介紹,大概會介紹自己的姓名、興趣、專長等;但如果在韓國,就會看到一群人輪流地這樣自我介紹:「大家好!我叫XXX,我是XX年生的,請多指教。」如果剛好有同年出生的,就會開始追問到底是幾月,一定要分出個上下不可。
為甚麼「同歲」(同甲)這麼重要?
語言是個重要的原因。韓語是個上下階序界定十分清楚的語言,有敬體與常體的分別。只有對年紀一樣、年紀比自己小、或社會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才能使用常體,不然都要用敬體。也就是說,在每天日常生活中,語言的使用,不斷地定義以及再確認自己與他人之間關係的上下階序。在每天的日常生活對話當中,韓國人會不斷地一再被提醒自己的身分、以及所處的社會位置。
我跟其他外國研究者「朋友」們聚會的時候,一起討論了這個問題。其中一個女性朋友當時正與韓國男友交往,她說她很討厭韓國男友的朋友群中、某位人品不佳的友人,但韓國男友回答說他沒辦法不跟那位友人來往,不然他就「沒有朋友了」,因為在那群人當中,只有他們兩人「年紀相同」,可以「方便的說話」。只有當年紀相當,才能夠不去顧忌身分的上下差異,得以平等而隨心所欲的對話。
這也牽涉到韓國人際關係帶給我的另一個衝擊,就是以親屬稱謂來連結整個社會群體的文化。
我跟人們熟識起來以後,當我年紀比對方大,開始有人叫我「姐姐」時,我聽到之後全身不舒服。雖然沒人強迫我非得如此做不可,我開始感受到身為「姐姐」所必須負擔起的社會責任,例如說,要愛護年紀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要負起照顧的責任、一起出去吃飯時應該負責買單等等。這些沒說出來的社會壓力讓我很反感,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如果有人叫我「姐姐」,我就開始冷落對方。
在韓國,只有當年紀相當,才能夠不去顧忌身分的上下差異,平等而隨心所欲的對話。至於韓國男人的友情有多感人,歐巴張東健拍了一部賣座電影告訴大家了。(圖:《朋友》電影劇照)
到了很久很久之後,我才慢慢感受到,原來被叫「姐姐」是對我的肯定與接納,表示他們把我當成自己人了。其實我也同樣可以叫比我年長的人「哥哥姐姐」,享受被照顧的幸福,只是我一直沒辦法習慣。被稱呼哥哥姐姐的人,會感覺得到尊重,然後主動地負起照顧年幼者的責任。不管年長還是年幼,這是一種對彼此關心的「情」的表現。
相對於這麼親切、讓我覺得過度緊密的家族式人際關係模式,公務往來的人際關係似乎就顯得疏遠而過度禮貌客氣。
我在大學裡某個研究機構待了幾年,其他同事都一樣是剛拿到博士不久的研究人員。大家年紀相差不大,又幾乎朝夕相處,但是彼此說話時都很客氣。韓國職場很少直接稱呼名字,大多稱呼職稱,頂多稱呼「XX氏」。在大學研究單位待了幾年後,我有時候還是會感到挫折,因為來往的都是「先生」們,不是「朋友」。
在韓國這種上下階序嚴謹的社會關係中,我努力地想要維持一個跟別人「平等」的身分關係。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管對長對幼、對生疏或對熟識,我一律用最基本的敬體來對話。這讓我自我感覺良好地認為,我讓自己維持住一個平等的社會關係,尊重而平等。然而有天,同住的一個年紀比我略小的韓國女孩,非常傷心難過地來找我,問我是不是不喜歡她、對她有意見或負面想法?我嚇了一跳,問她為甚麼會這麼想。她難過地回答說,因為我都對她說敬體,沒有說常體,她難過了很久,覺得一直無法跟我親近。原來,我自以為表達尊重與平等的說話方式,其實不知不覺地傷害到旁邊的人。所以我開始努力使用常體,可是有時候講的太習慣了,對長輩說話時忘了改用敬體,然後就又惹毛了一堆長輩…。
在韓國,被叫「姐姐」是一種肯定與接納。看看韓國最受歡迎的「歐膩」孔曉振就知道。(SOOP Entertainmanet숲 엔터테이먼트提供)
身為外人,想要跳脫韓國這些社會階序的最簡單方法,就是不說韓語、改說英語,因為英語沒有這種階序的差別,使用英語,在某個程度上能跳脫韓國社會結構的限制。但這麼一來,我就永遠只會是一個外人,無法真正融入韓國人的群體生活之中,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敬體或常體、尊稱或親暱,在每天的生活當中,經過語言的使用與人際互動往來,不斷地再提醒、再重新界定、以及再重新確認自己身處的社會關係與階序,過程有時候讓我覺得很疲憊。有天當我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也開始在心裡對自己吶喊,希望可以有個「朋友」可以隨心所欲的講話的時候,我笑了出來,因為我似乎開始能跟韓國人一樣地感受思考了。
雖然過程有點複雜耗時,但我必須說,當韓國人真的接納你成為群體一份子的時候,就可以深刻感受到「我們一起」的情感與關懷,這樣的「情」,真摯而且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