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農業二三事》支持基改、校園營養午餐:食農教育的辯證

在食材成本不斷提升下,校園營養午餐品質低於水平已是事實,能夠讓父母、學子親自看到「餐盒的食材是怎麼來的」,唯有透過食農教育的高度,結合營養午餐供應鏈、生產鏈的「食材在地化」,才是一部活的法令,也是讓民眾可以深刻感受政府施政亮點的政策。

焦鈞

兩則互不相關,也未引起外界太多關注的新聞:李遠哲支持基改稻米、學校營養午餐制度的僵化,淹沒在媒體有限的版面。在台灣,已經立法禁止基改食物進入校園,李遠哲這個動作是否太過突兀?學校營養午餐走到「窮途末路」,但正也是政府當下最容易取得多民意(廣大學生家長們)、完善食安體系、鼓勵青農返鄉、以及建立食農教育扎根的四贏局面。

食農教育的制高點

立法院現有兩部《食農教育法草案》待審,其核心宗旨均從學校教育體系出發,希望學子能從小就接觸、認識、甚至實作「食物的來源」,讓「從產地到餐桌」不再是個抽象概念。當然,法令規範只是一種框架,要如何具體落實到生活細節中,甚至是寓教於樂、寓教於活,對照當下政府政令跟不上時代潮流的一個「變形產物」,就是國中小學的營養午餐。

《食農教育法草案》的核心宗旨是從學校教育體系出發,希望學子能從小就接觸、認識、甚至實作「食物的來源」,讓「從產地到餐桌」不再是個抽象概念。(資料照,記者陳冠備)

媒體關注到了這個議題的嚴肅性。從最末端的實務運作來看,不論是團膳業者以中央廚房模式供餐、或是學校老師兼任自辦,都面臨了一個無法逃避的困境:原物料成本的不斷飆升,以及生鮮食材的物價巨幅波動,侵蝕業者利潤的同時,自然就犧牲了學子的營養與健康。

但如果把這個困境帶到「食農教育」的高度,立刻體現出當前台灣農業必須面對與接受的幾個全新概念:在產地銷(buy local)、食物最短里程數、農產品產銷履歷、以及背後所綿延而生的「青農返鄉」。更不要說,還無法斷定其「無害」的基改食物,在這樣的進步觀念下,能否進入校園的答案,已經再清楚不過。

不去探究基改稻米對全球糧食危機所可能帶來的「益處」,我們眼前必須關注的是台灣的下一代,如何吃得更健康、更安全,這是政府的基本職掌,也非單一部會可以解決;至少,教育、衛生、農政等三個單位,必須由更高位的統籌者出面,整合中央、地方資源,進行試點試行,擬定階段性目標,全面推動。

不論是團膳業者以中央廚房模式供餐、或是學校老師兼任自辦,都面臨原物料成本的不斷飆升,以及生鮮食材的物價巨幅波動,侵蝕業者利潤的同時,自然就犧牲了學子的營養與健康。(資料照,記者翁聿煌攝)

再回到基改食物的議題上。固然,贊成者認定,基改並無法「證明其有害」,擁護此「無罪推定」立場者,更接近自由主義的思想;但對於小農、島國的台灣,在多數民眾仍無法走出食安陰影,政府仍在建構食安五環機制的當下,加上立法已禁止基改食品進入校園,唯有回歸食農教育的高度,往下拉出一連串的生產面結構的變革、供應鏈的改造,以一種更貼近社會正義的思維,在基改食品無法證明其無害之前,如此體制上的翻轉,方是最好的防火牆。

在地食材供應鏈的建立

目前已有不少青農返鄉,不管基於臺北都會討生活的不易,或是繼承年邁父親的家業,如何創造一個「穩定需求面」對這群返鄉青農而言,最為重要。他們更可以接受非慣行農法的耕作,也同樣身為人父人母的同理心,要如何讓這些安全的生鮮食材,進入校園的供應鏈,當然就非個人所能扭轉。有安全的食材,卻沒有穩定的需求端,只會打擊返鄉青農的士氣,更不利食安體系源頭管理的建立。

此刻最重要的就是從營養午餐的核心:團膳業者、中央廚房的採購思維做起。

如果,能夠有替代役的營養師、取得證照的替代役廚師,以生產區畫分為範圍,提供周邊可服務之中小學校,或是可進駐之學校中央廚房,由地方農政單位提供合格的供應農民,以類似「契作」模式的穩定供貨,讓學童餐點的價格有合理之利潤。如遇上天災農損導致的供給失衡,則由中央出面調撥,北菜南運或南菜北運,規畫備援農場優先供應校園營養午餐。

食農教育法令未來的出台,終究是一部「基本法」的概念,如何落實,最能看到成效的就是校園營養午餐的改革。(資料照,記者張菁雅攝)

上述規劃在農業縣市,啟動的難度與門檻較低;至於身處都會區的學校,除了鄰近的周邊農業縣市支援之外,各縣市政府主管的蔬果、肉品批發市場,就必須承擔起這樣的責任,鼓勵更多的返鄉青農,建立起獨立於現有產銷體系外的「學校營養午餐供應鏈」。而這些指定農場,自然也可以成為都會區學童校外教學,實施食農教育的實作基地。

食農教育法令未來的出台,終究是一部「基本法」的概念,如何落實,最能看到成效的就是校園營養午餐的改革。

在台灣社會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再向前跨入服務業社會為主的生活型態之下,已經很難再回到過去50、60年代,雙薪家庭為主的社會結構,已無法強求父母幫就學子女準備午餐便當;在食材成本不斷提升下,營養午餐品質低於水平已是事實,能夠讓父母、學子親自看到「餐盒的食材是怎麼來的」,唯有透過食農教育的高度,結合營養午餐供應鏈、生產鏈的「食材在地化」,才是一部活的法令,也是讓民眾可以深刻感受政府施政亮點的政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