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瞭望之窗》蔡英文總統的「廚房內閣」

餐桌政治學不是黑箱,也不只是關起門來商討政治策略。把嚴肅的政策議題搬到餐桌上,一來可在輕鬆的氛圍下進行「非正式」的討論和意見交換,也可排除政治階層上的限制,聆聽體制外的建言,不受到少數意見的挾持包圍,對國家領導人來說,也可使決策過程更為周延。

托克維爾

每一位總統都有他(她)獨特的決策風格。蔡英文新政府上任月餘,林全內閣起步有些水土不服,部分閣員(包括閣揆自己)的發言無法跟上社會輿論脈動,和執政黨立院黨團也出現磨合緊張,造成民調結果出現小英總統個人支持度與林全內閣整體支持度很大的落差,儼然小英靠著當選的光環支撐內閣上路的跌跌撞撞。這固然反映出台灣這部憲法最遭人詬病的總統與閣揆權責不明之處,但民選總統望治心切,仍然必須找出管道和方式來和內閣溝通,也就出現了所謂「小英餐桌政治學」這個新興的名詞。

上任甫滿一個月,蔡英文政府的施政滿意度民調,顯示小英總統和林全內閣整體支持度有不小的落差,也反映出台灣憲法最遭人詬病的總統與閣揆權責不明之處。(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上任甫滿一個月,蔡英文政府的施政滿意度民調,顯示小英總統和林全內閣整體支持度有不小的落差,也反映出台灣憲法最遭人詬病的總統與閣揆權責不明之處。(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根據媒體披露,「小英餐桌政治學」始於小英當選前經常邀請核心幕僚或非政治圈好友到家中餐敘,主人還會親自露幾手好手藝下廚,讓訪客賓至如歸。大啖美食、杯觥交錯之際,也進行政策的意見徵詢和交換。甚至就在英政府上任未滿月的第一個端午連假,小英也透過此模式,分批邀請相關部會首長到家中餐宴,在較為輕鬆的氛圍下,商討重要政策與戰略。據報導,「小英餐桌政治學」也擴展到外交圈,援引外交官在家宴客方式,讓包括美國駐台代表等重要外賓到家中進行「英式下午茶」或非正式餐會,感受到小英對他們的重視。

的確,對比在總統府會議室內正襟危坐地吃便當和嚴肅討論政策,無論是總統親邀到官邸餐桌或廚房邊吃邊談,總是較能卸下心防,打破長官與部屬的拘束感,也能夠真誠交心,只是受邀閣員消化食物的程度可能因人而異,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饗宴,何況是總統擺出來的飯局。

根據媒體披露,「小英餐桌政治學」始於小英當選前經常邀請核心幕僚或非政治圈好友到家中餐敘,在較為輕鬆的氛圍下,商討重要政策與戰略。(資料照,記者黃耀徵攝)根據媒體披露,「小英餐桌政治學」始於小英當選前經常邀請核心幕僚或非政治圈好友到家中餐敘,在較為輕鬆的氛圍下,商討重要政策與戰略。(資料照,記者黃耀徵攝)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美國歷史上的「廚房內閣」(Kitchen Cabinet)。

「廚房內閣」源自於1830年左右的美國第七任總統傑克森(Andrew Jackson)任內,他仰賴非正式顧問多於他任命的正式內閣閣員。傑克森總統經常邀請這些他在故鄉田納西州的好友、死黨、政治夥伴以及友好的媒體高層到官邸餐敘,有時就在廚房吃喝高談闊論起來,甚至許多重大政策皆出自此一聚會模式。評論家將這種非正式總統顧問的成員形容為「廚房內閣」,因為他們比起正式內閣員更能直達天聽,甚至比起在客廳的家人更親近總統。

傑克森的「廚房內閣」當然有它特殊的歷史時空背景,也和他本人對政府體系的不信任有關,因此在他總統任期的頭兩年,舉行「廚房內閣」會議的頻率遠多於正式內閣會議。當然此舉在當時也遭受政治對手抨擊,指控他逾越正式內閣政府決策機制,淪為「恩寵體制」(patronage)與政府外的小圈圈決策模式。

「廚房內閣」源自於美國第七任總統傑克森,他被認為重度仰賴在這類非正式的政治場合裡聽取好友的建言和支持。(sites.google.com/site/jacksonianera/Home/kitchen-cabinet)「廚房內閣」源自於美國第七任總統傑克森,他被認為重度仰賴在這類非正式的政治場合裡聽取好友的建言和支持。(sites.google.com/site/jacksonianera/Home/kitchen-cabinet)

不過後來美國歷史學和政治學者的研究指出,傑克森時代的「廚房內閣」可被視為現代白宮裡的總統親近幕僚,他們可能是家鄉好友、競選軍師、選戰幹部、文稿好手、公關專家等,是最能親近總統「橢圓辦公室」的白宮「西廂」(West Wing)決策核心人士,而他們的任務之一,也就是扮演與內閣閣員的溝通橋樑。

隨著入主總統府,蔡英文的「廚房內閣」也在過往體制外的建言者之後,納入正式內閣閣員,目的當然不是吃飯連絡感情如此簡單,而是藉由如此輕鬆的場合,討論執政的策略。如果是總統親自下廚,閣員縱使是吃在嘴裡、苦在心裡,還是只能賣命工作、不負使命、湧泉以報。

藉由輕鬆的場合討論執政策略,聆聽體制內外不同的多元聲音,不受到少數意見的挾持,也是體現總統領導與決策更為周延的方式。圖為總統蔡英文出訪巴拿馬時,一次見到十五名美國會議員。(圖:總統府提供)藉由輕鬆的場合討論執政策略,聆聽體制內外不同的多元聲音,不受到少數意見的挾持,也是體現總統領導與決策更為周延的方式。圖為總統蔡英文出訪巴拿馬時,一次見到十五名美國會議員。(圖:總統府提供)

從拉攏閣員忠誠服從、強化團隊向心力與政策協調性來看,無論是「廚房內閣」還是「餐桌上政治學」,都是體現總統領導與決策更為周延的方式而已,最終拿捏決策產出的人仍是總統。中間最敏感的界線是,總統必須真正能夠聆聽體制外與體制內不同的多元聲音,不要受到少數意見的挾持包圍,或是只聽想聽的聲音。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