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治的日常》「四民平等」的理想與現實

土佐出身的坂本龍馬為了終結武士階級制度、創造一個「四民平等」新社會,而和他一起在天下大亂的時代崛起的,還包括原為下級武士的西鄉隆盛。然而,當時代繼續前進,軍隊制度取代了幕府武士制度,西鄉隆盛又再一次站上浪頭,領導不滿的武士對抗政府,最終因叛亂而未入祀靖國神社。這時代下的悲劇人物,說明了改革需要決心,也需要足夠的心理建設。

李拓梓

鹿兒島的「仙巖園」就在錦江灣邊,眺望櫻島火山,景色甚美。這裡是薩摩藩主「島津一族」的花園,旁邊的「集成館」,則是日本第一個大規模的西式機械工業區。薩摩藩地處日本最南,天高皇帝遠,因為地利,很早就違反鎖國規定,偷偷和海外貿易,而成為最早有機會學習西洋技術的西南雄藩一員。

因為「仙巖園」保留了幕末的樣貌,著名的大河劇《篤姬》也選在這裡拍了好幾個場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暗戀篤姬的藩士小松帶刀淋著雨,沿著城下町的石階,到城外去找當時還叫做吉之助的西鄉隆盛。那城下町的石階,其實是「仙巖園」當中的階梯。

仙巖園保留了幕末的樣貌,是著名大河劇《篤姬》取場之地。(維基共享)仙巖園保留了幕末的樣貌,是著名大河劇《篤姬》取場之地。(維基共享)

小松帶刀跑去找西鄉隆盛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並不只是因為他們合力促成了日本的維新。更重要的是,小松帶刀是上級武士,而西鄉隆盛是下級武士。在階級森嚴的年代中,上士跑去找下士,不是去尋仇,而是去咨詢意見,這簡直難以想像。在更保守的土佐(高知),上下士之分,是因為「關原之戰」的戰勝者山內一豐,將原本領和有此地的長宗我部元親家族及追隨者,貶為下級武士。這種勝敗之分,分類更為森嚴,下士經常被上士欺壓,這也是土佐出身的坂本龍馬下定決心要創造一個「四民平等」新社會的原因。幕末是一個階級即將被打破的變動時代,「布衣卿相」之風漸長,在混亂的時代裡,實力而非出身,才是會否被任用的關鍵。

關原之戰相當程度決定了武士的階級制度,讓土佐出身的坂本龍馬下定決心要創造一個「四民平等」的新社會。(維基共享)關原之戰相當程度決定了武士的階級制度,讓土佐出身的坂本龍馬下定決心要創造一個「四民平等」的新社會。(維基共享)

不只是坂本龍馬和西鄉隆盛,當時有更多下級武士,甚至農民、商人之子,看見日本的衰落而亟欲奮起,透過新式學堂,學習新知、認識世界,奠定改革國家的志向。明治維新的成功,仰賴的就是這些維新志士不分階級、全心全意的付出貢獻。這種用人唯才、鼓勵階級流動的文化,在承平穩定的江戶時期,是完全難以想像的。上一次出現這樣的狀況,已經是戰國時期下剋上的小諸侯,或者是以農民之子一躍成為天下人的秀吉的時代。  

「天下大亂,形勢大好」這句話,拿來形容這些人才崛起的過程,最是有力。

不只是下級武士,許多農民之子、商人,也都在這樣的背景下崛起,而成為一方之霸。武士階級是幕末的武力擁有者,他們的努力促成了明治維新,但1873年起,日本開始實施徵兵制,唯一的武力擁有者成為國家而非武士,導致了武士階級的反叛。西鄉隆盛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再一次被迫站上浪頭,領導不滿的武士階級對抗政府。

西鄉隆盛是從階級制度到四民平等的代表人物,和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合稱為「維新三傑」。(作者提供)西鄉隆盛是從階級制度到四民平等的代表人物,和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合稱為「維新三傑」。(作者提供)

西鄉之所以被同情,是因為敗者的美學,也是因為後來的人認識到他所面臨的結構困境。但無論如何,四民平等曾經是當時的志士所追求的夢想,但當平等到來,衝擊到武士階級的既得利益,依然會引起動盪和反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為什麼所有的執政者,面對改革都應該要步步為營,將能量放到最大,將動盪縮到最小。因為改革就如同來看葉公的那條龍,真正出現的時候,如果沒有足夠的心理建設,是很難面對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