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國際聚焦》民進黨應做好因應未來一年美中台關係變數的準備

台海情勢與兩岸關係從來就不是靜止不動,而是常態的動態過程,考驗的正是領導者的危機處理能力。準備執政的民進黨,應該將未來一年可能涉及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各種階段性變數先行清楚耙梳,才能建立清晰的戰略與因應方案,而耐心與審慎則是執行戰略的不二法門。

劉世忠

台灣總統與國會選舉結果底定,民進黨從中央到地方到國會完全執政;國民黨陷入黨內權力鬥爭與改革論辯拉扯;馬政府還在摸索四個月交接期的「看守政府」正確憲政角色;美國早已派遣特使分頭前往台北與北京,確保兩岸情勢不致生變;除了官式回應,北京高層迄今尚未明確對台灣選後情勢與兩岸關係未來定調。

政治人物總是琅琅上口要「維持現狀」,但台海情勢與兩岸關係從來就不是靜止不動,而是常態的動態過程,考驗的正是領導者如何因應現狀出現變動時的危機處理能力。當選後的台灣輿情多聚焦在多數黨組閣或是新內閣人事猜謎等國內議題,其實準備執政的民進黨,應該將未來一年可能涉及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各種階段性變數先行清楚耙梳,才能建立清晰的戰略與因應方案,而耐心與審慎則是執行戰略的不二法門。

準備執政的民進黨,應該將未來一年可能涉及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各種階段性變數先行清楚耙梳,才能建立清晰的戰略與因應方案。(AP)

如果將未來一年區隔為三個主要階段,就可以確認不同階段的攻守戰略。

第一階段:從當選日到520就職日

蔡英文已於此階段透過勝選演說和媒體專訪做出定調,主要是沿襲她競選期間提出的「維持現狀」主軸,搭配「中華民國憲政體系說」以及「二十多年來兩岸互動累積成就論」,進一步表示理解並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所達成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蔡英文認為此一「既有政治基礎」包含幾個關鍵元素:

一、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以及雙方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

二、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

三、兩岸過去廿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

四、台灣的民主原則以及普遍民意

同一時間,民進黨祕書長吳釗燮銜命赴美說明,表示大選結果與統獨無關,更非北京的失敗。民進黨也宣示將於新的立法院會期優先處理《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北京和華府對此都密切注意。

吳釗燮(圖)於1月19日在CSIS演說,向美方各界人士介紹台灣這次的總統選舉結果及民進黨接下來的施政方向。(中央社)

民進黨啟動「預防式外交」,確保華府第一時間支持,同時避免給予北京任何藉口做出不理性的回應。這是穩定勝選後對美與對中關係的重要步伐,同時寄希望於華府能夠說服北京繼續維持自制,預留未來與民進黨新政府互動的機會。畢竟政權順利交接才是此階段首要目標,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阻絕干預政權和平轉移的挑戰。

此一階段的潛在挑戰,除了馬政府能否善盡看守政府責任,做好順利交接之外,北京會否在交接期間祭出對台不友善措施,甚至在台灣對外關係上營造壓力,包括五月中旬的「世界衛生大會」(WHA)不讓台灣參加,或是「不再拒絕」部分台灣邦交國琵琶別抱的動作等,都會被視為習近平能否理性解讀台灣選舉結果的政治現實與蔡英文初步善意的測試。

北京若過度反應,反而會加深台灣最新民意對中國的敵視,這也是蔡英文在勝選演說中特別彰顯的「國家認同」這個新的要素。北京的非理性行為,也可能讓現階段美中已經出現裂痕的關係雪上加霜,歐巴馬總統卸任在即,絕對不會容許台海情勢再生變。

目前習近平仍高舉「九二共識」為對台政策的基調,輔以「民族主義」為核心,會否在未來一年內嘗試與民進黨新政府接觸,找出新的替代共識仍不得而知。但習近平的決策風格是迅速因應新形勢調整對台策略,同時集中權力將涉台決策朝一體化與清晰化發展,並展現自信高舉統一大旗,短期內調整的可能性不大。

習氏風格是迅速因應新形勢調整對台策略,同時集中權力將涉台決策朝一體化與清晰化發展,預料短期內調整的可能性不大。(REUTERS)

第二階段:520就職到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

北京重施故技給蔡英文一段時間的「聽其言觀其行」,從選後到年底兩岸關係出現「冷和」或是「低度和平」是可以預期的發展,特別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後到明年春天,將是北京定調兩岸關係的關鍵階段,因為明年秋天的十九大即將進入中國高層人事部署與路線基調訂定,習近平將以2016年兩岸關係互動的好與壞來「定性」對台政策。

若四個月的交接期間沒有出現上述兩岸關係太大的停滯或倒退危機,台灣的國際空間與邦交關係也未出現立即的風險,那此階段對美中台關係最大的挑戰將是來自於民進黨新政府新手上路的磨合調適狀況、新的南海領土主權爭端會否令新政府立場尷尬、美國總統大選展開後對中國政策的辯論,以及北京會否利用兩岸交流與官方對話等手段來施壓蔡政府。

當然,中國內部經濟情勢也是未爆彈,習近平會否藉由對台政策的緊縮來穩定內部支持也是一大變數。

歐巴馬總統今年仍將出訪亞洲,也會與習近平進行數次會晤。美中關係容或有歧異,但在朝鮮半島與國際反恐仍有合作空間,習近平仍可打「美國牌」來壓制台灣新政府。

此階段蔡英文總統可能進行首度出訪與過境美國,歐巴馬政府如何給予蔡總統首次的過境接待將是一大考驗。九月與十月的聯合國大會以及國際民航組織(ICAO)年會,台灣用什麼方式處理以及參與?北京的態度又如何?更遑論屆時戰火正酣的美國總統大選可能也會出現「批中」的言論,在在挑動三邊關係的現狀穩定。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民主黨繼續執政或是共和黨重新執政,美國對中政策只會更強硬。

第三階段:美國總統大選後到2017年春天中國十九大

美國大選過後到明年一月新總統就任初期,是最容易出現擦槍走火衝突的時機。美國新政府上台後主要亞太高層人事勢必出現變動,又適值中國將「定調」並「定性」對台政策,以及習近平鋪陳下一代領導人的時刻,誤判最容易在此階段發生。

若是屆時兩岸關係仍未有所進展,美國新政府如何拿捏對台政策的平衡,就有賴民進黨政府對美外交的努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