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初步調查這次北韓試爆的並非自行宣稱、威力更強的氫彈,但北韓藉由此次試爆證實其核武研發能力的提升,以及不甘心在國際舞台被冷落的野心仍然令周邊國家膽戰心驚。專家估計,未來幾年內北韓能夠發展出最多四十枚核彈頭,以及射程可達美國阿拉斯加的洲際飛彈,平壤甚至已進行可由潛艦試射的彈道飛彈。更嚴重的是,狂人金正恩測試的不只是北韓的核武能力,更是要挑起美國與北韓周邊國家之間的矛盾。
事實上,自從金正恩掌權以來,他就一直利用歐巴馬政府不重視朝鮮半島六方會談的心態,拒絕與華府進行雙邊談判,2006年聯合國安理會向北韓採取四次經濟制裁,也均證明效果不彰。北韓更拒絕與日本和南韓進行有關朝鮮半島非核武化的協商。至於最有能力對北韓施壓的中國,在習近平上任之後,雙方關係雖不致破裂,卻也漸行漸遠。
金正恩自掌權以來,就一直利用歐巴馬政府不重視朝鮮半島六方會談的心態,拒絕與華府進行雙邊談判,聯合國安理會向北韓採取的經濟制裁,也均證明效果不彰。(AFP)
2014年7月,習近平打破過去中國新領導人先訪問北韓的慣例,反而先訪問南韓首爾。習近平當時考量到中韓自由貿易協議(FTA)的急迫性,也有拉攏「親中」的南韓大統領朴槿惠抗衡日本和美國的企圖。當時北韓在習近平抵達首爾之前,就毫無預警地朝日本海發射兩枚短程火箭表示抗議。迄今金正恩與習近平都尚未互訪,而金正恩也轉向逐步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即使中國仍然持續提供北韓糧食與能源援助,但在美國與國際社會壓力下,也不得不替安理會制裁北韓的措施背書。北京的兩難在於不能讓北韓崩潰造成難民危機與安全困境,但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又必須應付來自國際建制的施壓,略盡區域大國的責任,管控北韓這位小老弟的失控行為。
對美國而言,歐巴馬任期只剩一年,外交政績能夠端得上檯面的包括與古巴復交、伊朗的限武協議、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與全球氣候變遷協議完成談判。但是處理「伊斯蘭國」(ISIS)恐怖威脅、敘利亞亂局、美俄關係不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乃至於最近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斷交等危機上,被視為過於軟弱和欠缺完整戰略,進而影響美國全球領導地位。即便是歐巴馬花費最多心思的「亞太再平衡戰略」(Rebalance to Asia)在他七年來造訪亞洲九次之後看似雛型已具,但北韓始終是唯一的缺角和污點。
歐巴馬任期只剩一年,但包括處理「伊斯蘭國」(ISIS)恐怖威脅等危機上,被視為過於軟弱和欠缺完整戰略,進而影響美國全球領導地位。(REUTERS)
歐巴馬上任以來一改前任小布希政府透過朝鮮半島六方會談作為管理北韓潛在危機的架構與戰略,改採孤立、嚇阻以及國際合作制裁北韓的作法,但結果證明金正恩仍不為所動。去年10月南韓大統領朴槿惠訪問華府時,歐巴馬還重申若北韓願意,美國將與其談判如何規範北韓的核武。但如此外交詞令背後所留下的燙手山芋,恐怕只能留待下任美國總統來傷腦筋。
這次北韓試爆所謂氫彈之後,華府照舊採取與相關國家共組聯合陣線以及運作新一波聯合國制裁方案的作為。歐巴馬親自致電日、韓元首,重申美國安全保證,國家安全顧問萊斯(Susan Rice)向北京進行遊說,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致電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警告北京對北韓採取的懷柔手段過於軟弱、已告失敗,白宮也派遣主管亞太事務的副國務卿布林肯(Tony Blinken)前往東北亞進行斡旋。
歐巴馬在去年十月南韓大統領朴槿惠訪問華府時,曾表示已準備好和北韓締結友好關係,前提是平壤必須放棄核武。(AFP)
歐巴馬政府為確保北韓危機不致成為壓倒他卸任之前外交政績的最後一根稻草,準備施壓北京對北韓採取更嚴厲的新制裁措施,包括禁止所有北韓船隻進入中國港口、中斷中國對北韓的石油輸出,以及斷絕北韓對外貿易往來的銀行關係。這些新措施勢必面臨來自中國與俄羅斯的消極抵制,何況北京對金正恩的制衡效果究竟還有多少也在未定之天。更遑論美、中兩國近來在南海議題上齟齬不斷,動輒展示軍事肌肉,北京對華府計劃未來在亞洲部署新型飛彈防禦系統始終存有戒心。面對北韓不時的軍事蠢動,美、中兩強如何尋求競爭與和作之間的平衡也是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