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廣大鐵粉、在國內從事創新教學的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在臉書上發了一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文章。他那篇文章的大意,我用「白話文」來替大家翻譯:
「我的臉書是我個人的領域、不是公共媒體,我很尊重言論自由,可是大家若是不喜歡看,就不要來我這裡批評與謾罵,否則就謝謝再聯絡(看是要你自己刪好友還是我來代勞)。」
葉丙成教授臉書全文。(截自葉丙成教授臉書)
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
說實在的,葉丙成教授,說得有幾分道理。如果他只是個藉藉無名的小人物,在自己的臉書針砭時事、分享笑話廢文、正妹照,或是發表罵陳文茜的文章(或是被陳文茜摸頭以後,再寫一篇吹捧文),我想應該是不會有人那麼無聊,特別關注他寫了什麼東西,旁人也實在不需要對他的臉書指指點點。可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
為什麼他的臉書,不只是「他個人的臉書」?
第一個原因是,他是一個擁有好幾萬人追蹤的大學教授,並且在多個領域享有名氣,這樣名利雙收、還領國家薪水的國立大學教授,負起「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說得過去吧。
第二個原因是,他所有的貼文都設成「公開」、同一篇文也在粉絲頁上公開,意味著「所有人」都看得到。既然大家都看得到,那麼一言一行,受到公評也說得過去吧!如果葉教授玻璃心,無法接受酸言酸語或是批評指教的刺激,一再強調「這是個人臉書空間」,其實臉書有個功能叫做調整權限。葉教授不如將臉書貼文的權限從「公開」(地球)設成「朋友」(兩個人)、「朋友的朋友」(三個人)或是只有自己可以欣賞(鎖頭),留言區塊也可設成「僅限朋友留言」。但他都沒有,他歡迎任何人看他的臉書,卻不歡迎他不喜歡的批評與指教,然後說自己「沒有責任義務一言一語都要被究責檢驗」,這實在不是一個知識份子對社會責任的態度。
看酸文長知識,臉書隱私設定不管你是網路名人,還是自以為是網路名人都要學。(圖:網路)
網路也是民主實踐的場域
民主自由的台灣,我們除了在家使用電腦,智慧型手機的發達也讓我們隨時隨地,可以享受方便、快速、匿名的自由,比較沒有(偶像)包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雖然網路空間中,使用者經常因為沒有負擔與包袱,發言難免流於草率、輕佻與淺薄,但無論如何,我們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在網路上比較有機會得到充分的實現。
也因為網路的特性,很多時候網友們的批評、指教與打臉文,讓不同的立場與觀點在同一則貼文中現身,其實增加了開放、多元的可能。如果「網路意見領袖」跟「網友」能夠善用網路的特性,其實可以達到哈伯瑪斯所主張的「理想說話情境」。
但是,現在的狀況是,網路意見領袖靠著社群平台,累積人氣、經營自己的閱聽人、創造屬於自己的虛擬社群,大部份的結果就是走向同質性越來越高,不同意見與立場的人,也越來越來無法表達自己的質疑與批評。
簡單說,除非天氣太熱,不然人都喜歡取暖。當有人試著對取暖的火,潑一點冷水,別讓它燒得太旺,得意忘形時,就會得到其他網路意見領袖群起攻之,以及眾粉絲紛紛護駕的情形。接著,他們哭喊:「這是個人臉書空間」,直接在公共空間中,畫出一條「私人空間」的防線。
除非天氣太熱,不然人都喜歡取暖。不要說人了,猴子也是。(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總而言之,網路空間、社交平台蘊含著「公私重疊」、「公私兼具」的特性。在公共空間中劃線以區隔群眾、降低風險,本來就是人之常情。畢竟,一想到正在取暖的時後還被人潑一桶冷水,佛都有火更何況是人,有時候真的是會失去理智,按下刪除或封鎖鍵(不過,要封鎖誰、刪除誰,比言論自由還自由喔)。
只是,靠著臉書推動各項新興教育理念、自詡為針砭社會時事的「公共知識份子」,卻犯中二病,否定自己在臉書上的「公共性」,實在太不大器。畢竟,在這個年代,上了網路的東西,都沒有人能夠宣稱「絕對的私密性」(即使設成好友觀看,會被截圖、設成僅限自己觀看,臉書或駭客也有機會洩漏)。
最後,我想要告訴葉丙成教授,當我以前還是個研究生時,為了擔任學校通識課的助教,被台大教學中心要求聽一堂您的「翻轉教學」課程。我認為您的教育理念,最重要的核心是民主,特別是課堂上的民主化教學方式。
網路也是人們學習與教育延伸的場域。
由每一個自由人,集合而成的公共領域,應該都有平等對話、自由參與公眾事務討論的權利。透過互相交流看法與觀點,進而形成改變社會的可能行動方案,或是促成觀念的進步,都是我們實踐民主的重要方式。若不涉及人身攻擊、造謠、毀謗、仇恨等惡意言論,言論自由不應該排除不利己的聲音。
否則,葉丙成教授推動的翻轉教室,強調老師不是絕對的權威,鼓勵學生勇於挑戰老師的觀點,卻自行閹割「公開貼文」及粉絲頁的公共性,在自己的世界裡,當一個王,這稱得上翻轉嗎(還是翻轉360度回到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