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國際聚焦》翁山蘇姬的挑戰:不結盟主義的平衡合作戰略

翁山蘇姬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大選中大獲全勝,掌控國會過半席次。儘管雖受限於緬甸憲法不得參選總統,但由翁山蘇姬所主導的國會在對外政策上卻更值得關注。

劉世忠

一如預期,11月7日舉行的緬甸大選,翁山蘇姬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LD)大獲全勝,掌控國會過半席次。相對於1990年時NLD的壓倒性勝選遭到軍政府作廢並血腥鎮壓,翁山蘇姬也被軟禁,2010年起開展牛步化民主轉型的緬甸政府,這次在國際高度關注下,承認敗選。翁山蘇姬也準備挾勝選之姿與軍方進行政權轉移與國家和解的談判。

11月7日緬甸大選,翁山蘇姬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大獲全勝,掌控國會過半席次。(EPA)

這當然只是緬甸民主化的第一哩路而已,未來前景依然充滿荆棘。

縱使翁山蘇姬受制於2008年緬甸憲法規定不得參選總統,只能放話要以國會多數「凌駕總統」(above the President)來領導政府,但憲法規定修憲必須經過75%以上國會議員同意,而國會上、下兩院共166席保留給軍方的席次就是遏阻修憲企圖的最大障礙。且軍系議員全由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任命,國防、內政、安全與邊境事務的部長也由其提名的軍職人員中任命。國防軍總司令雖由總統任命,也必須獲得軍職成員過半數的「國防與安全委員會」同意。

因此就算翁山蘇姬能欽點她所屬意的總統人選,或是想藉國會多數推動改革,軍人干政的陰影仍將揮之不去。

倒是翁山蘇姬主導國會之後的對外政策更值得關注。

緬甸傳統上採取不結盟主義,2011年之前緬甸仰賴中國的外來投資,北京不只提供武器,也在緬甸境內建造天然氣輸送管線、銅礦場、水壩以及緊鄰孟加拉灣的深水港口等基礎設施。但2011年緬甸政府以破壞森林環境為由,關閉中國興建中的密松水壩工程,成為關係生變的導火線。近年來緬甸北部和雲南交界的果敢自治區也出現政府軍和叛軍武裝衝突,使得邊境情勢緊張升高。

另一方面,以美國歐巴馬政府為首的外國勢力覬覦緬甸的戰略地位和天然資源,利用中緬關係生變趁隙進入,扶植文人總統登盛,結束軍政府統治。歐巴馬任內更親訪緬甸兩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以來尚未造訪仰光。13年日本首相安倍訪問緬甸,除了強化對仰光南部經濟特區的投資,更宣布免除緬甸對日本所有債務。更令北京不安的是,今年年初北京宣布成立「亞投行」與推動「一帶一路」願景時,緬甸卻以可能危及邊境安全為由並未參加。

以美國歐巴馬政府為首的外國勢力,利用中緬關係生變趁隙扶植文人總統登盛,結束軍政府統治。歐巴馬任內更親訪緬甸兩次。(REUTERS)

11年緬甸民主化開展的指標性人物翁山蘇姬被釋放後當選國會議員,今年分獲習近平和印度總理莫迪邀請訪問中、印兩大邊境強權。歐巴馬更是兩度造訪翁山蘇姬的家,給予強力支持。翁山蘇姬當然明瞭引借外力對抗內部軍方勢力、進而推動改革的重要性,因此雖然仍舊維持不結盟政策,實際上卻是透過她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微妙進行著合縱連橫的平衡外交戰略,其中經貿是首要目標。

美國是影響緬甸能否進一步與西方世界接軌的關鍵性角色。華府尚未完全解除對緬甸的經濟制裁,主要是因為緬甸即使已經打開形式上民主化的大門,但打壓人權和新聞自由的情況並未有所改善,尤其對境內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少數民族迫害變本加厲,衍生成為亞洲最嚴重的難民潮事件,引發國際撻伐,這次選舉更剝奪羅興亞族人的投票權利。所以華府第一時間雖然恭賀緬甸的民主選舉順利完成,但對於是否解除經濟制裁仍三緘其口,預留未來影響的空間。

緬甸打壓人權和新聞自由的情況並未改善,尤其對境內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少數民族迫害變本加厲,衍生成為亞洲最嚴重的難民潮事件,引發國際撻伐,這次選舉更剝奪羅興亞族人的投票權利。(AFP)

儘管如此,曾經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殊榮的翁山蘇姬的若干作為也引起爭議。例如,6月訪問北京時,她並未向習近平提及有關釋放另一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遭到國際人權組織批判。此外,面對外界質疑她對羅興亞少數民族遭受的迫害噤聲不語,她的回應是此議題過於敏感,在國家面臨劇烈變動之際,不應誇大羅興亞族事件。更遑論她強勢的領導風格也漸漸引發過於獨裁的批評聲浪。

可以理解已經高齡70歲的翁山蘇姬內心的急迫感,但追求政治與權力這條路,也等同於妥協與調整,過程勢必會付出代價,就看她如何發揮智慧與謀略,將緬甸的民主帶向正確的道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