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擱淺抹香鯨肚子內容物的省思

陳璋玲

話說前幾天嘉義東石難得成為「賞鯨」勝地。但吸引民眾前來的不是成群跳躍的鯨豚,而是一隻待援擱淺在外海沙洲的抹香鯨。它最終走了,留下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海洋垃圾問題-成大研究團際解剖發現,肚子內容物全是塑膠及漁網,顯示我們的海洋病了。

人類近十多年來大量製造耐久性合成物質-塑膠,從1950年全球只生產1.7百萬公噸,到2013年已成長至299百萬公噸,數量之龐大,流入海洋後長期累積成為海洋垃圾大宗。海洋垃圾來自陸地或海上的活動,其中源自於陸地的垃圾占大多數。國際淨灘組織每年發起淨灘活動,發現常見的海洋垃圾項目包括菸蒂、保特瓶、包裝物、瓶蓋、塑膠袋等。亦有研究指出海上活動的廢棄漁網、漁線、浮球、保麗龍等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殺手這些都是人類活動的產物,海洋垃圾不僅造成海岸美觀的破壞,亦造成環境生態及航行安全的危害。東石擱淺的抺香鯨呈現海洋垃問題的一角,但是否引起相關單位正視?

逕放抹香鯨肚子內容物照恐造成不適,有興趣者可自行搜尋。(記者王捷翻攝)

台灣自1987年解嚴海禁逐漸鬆綁以來,鼓吹親海、愛海、惜海,但對於海洋垃圾問題,除了偶見的淨灘及海底垃圾清除活動外,長期缺乏一套整合性政策,從源頭減量、減少垃圾流入海洋,海洋垃圾監測,到導引人們改變行為的多管齊下方法來解決此問題。尤其此問題涉及各相關部會,及跨國家的合作,更需要中央單位進一步整合。美國及鄰近韓國,都有國家型的海洋垃圾計畫,反觀台灣目前只有環保署水保處的海洋污染防治科主要處理此議題,實讓人質疑政府有解決海洋垃圾問題的能力與決心。我們期待台灣在追求海洋產業發展之際,不忘「乾淨的海洋」才是立足之本。

(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副教授)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