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日本自由行》用餐車行銷離島的「行商人」:海士町的重生傳奇(上)

這是一個從「一無所有」到「應有盡有」的故事。來看一個手賤的年輕人,如何拯救一個破產重整的離島,讓其重生的傳奇。

林翠儀

1976年出生於秋田縣一個小山村的伊藤喬,在2009年之前從來沒想過,只是因為一時手賤,而從電視節目及廣告製作人,搖身變成開著餐車在都市中叫賣的現代「行商人」,也從沒想過在山裡長大的他,竟會成為行銷離島的高手。

伊藤喬與離島廚房餐車。(http://www.town.ama.shimane.jp/news/attention/post-39.html)

故事要從2009年開始說起...

伊藤在24歲那年從早稻田大學研究所休學進入電視節目製作公司,一直做到紀錄片節目的導播,後來又成了電視廣告製作人。2009年2月的某天,伊藤在逛網路時發現一個很有趣的求職網站,抱著好玩的心理,他將所有的求職條件全都選了「其它」,工作內容「其它」、工作地點「其它」,連薪水都選了「其它」。

沒想到配對結果竟然跳出了一條「行商人募集」的求人訊息,徵才單位為「海土町觀光協會」,這也是唯一一條完全符合「其它」求職條件的搜尋結果。

伊藤第一次看到「海士町」的這個地名,對於「行商」這個古老的單字也一知半解,因為超乎預期,另一方面也是基於好奇,他和海土町觀光協會取得連絡,對方要他到島上一談。

海士町位於島根縣,正確的說法是距離島根半島約60公里的離島隱岐諸島上的一個町,單趟船程約2到3小時,人口僅有2400人左右。

位於隱岐諸島中之島的海士町,風光明媚。(http://navi.town.ama.shimane.jp/ama_web/fla/meisyo.html)

伊藤首度登上海士町所在的中之島,將近3小時的船程讓他暈頭轉向,沒想到上陸後緊接著就是觀光協會的迎賓洗禮,連續2晚眾人喝到掛為止,直到第3天他要離開前,大家才在宿醉中進行面試。

「行商」就是沿街叫賣的小販,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行業,日本可以追溯到中世時期,百貨、藥品、日用五金、動植物,萬物皆有人沿街叫賣。

觀光協會很阿莎力地錄取了伊藤擔任該島外派行商人,唯一條件就是把島上的物產賣到外地,至於如何賣、去哪裡賣,完全沒有法則和經驗可以遵循。原來這才是求職網上「其它」的真正意涵。

廣告人出身的伊藤最不缺乏的就是滿腦的新奇點子,他辭去廣告公司的工作、放棄穩定的薪水收入,除了想讓他那顆被體制束縛的腦子透透氣,另外一個吸引他的是海士町的離島風光,他說在東京住久了,看到的景物都是黑白的,但在海士町眼前所見全變成彩色的。

海士町的名產有岩牡蠣、海螺、小捲等新鮮海產,還有知名的隱岐牛。伊藤自創了「離島廚房」的招牌,以餐車的模式叫賣這些海士町的特產,招牌菜是「海螺咖哩飯」。

「離島廚房」餐車。(http://blog.livedoor.jp/sabacco/)

海士町特產岩牡蠣。(http://www.shimakazelife.com/ca74/35/)

海士町人氣第一的「海螺咖哩飯」推出調理包。(http://keiziweb.exblog.jp/d2005-01-10/)

為何不取名為「海士町廚房」?伊藤說,因為餐車賣的不只是海士町的物產,他野心很大,希望幫所有離島做行銷,所以他同時也販賣日本其他20幾座離島的特產,例如鹿兒島縣奄美大島的「奄美雞飯」、兵庫縣家島的「穴子丼」,還有各地釀的酒,未來目標是行銷50座離島。

「離島廚房」餐車在2009年10月上路,伊藤說,6年來經營得很辛苦,有時一整天沒半個人上門光顧,他經常得用碗公裝著海螺站在馬路上,趁著行人等待紅綠燈時請他們試吃。沒有餐飲業經驗的他,根據市場反應開發菜色,試行錯誤的結果也慢慢地找到心得,直到2011年參加在東京巨蛋舉辦的全國在地丼飯美食大賽,獲得票選第1名,一戰成名後,開始有機會參加百貨公司週年慶的特賣活動。

伊藤以海士町冬季特產的北魷做成「寒シマメ漬け丼」,參加全國在地丼飯美食大賽獲得票選第1名。(http://www.town.ama.shimane.jp/news/attention/post-39.html)

2012年伊藤終於為海士町在茨城縣水戶市開了一家實體店,今年9月底海士町在東京都內開了第一家直營店,地點位於新宿區神樂坂。現在他的離島廚房餐車仍在日本各都會區叫賣,吸引很多離島自治體來參觀取經,有更多人加入離島行商人的行列,而最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很多客人吃過他的餐點後,開始對離島產生興趣,有人還因此移居到海士町。

海士町在東京都的第一家直營店。(http://ritokei.com/article/news/3228)

店內天花板上列滿日本離島名稱。(http://www.town.ama.shimane.jp/topics/1000-1/post-165.html)

海士町有一句標語「無いものは無い(ないものはない)」,可以解釋為「沒有的東西就是沒有」也能解釋為「沒有沒有的東西」,取決於如何斷句。而從「一無所有」到「應有盡有」,正是海士町重生傳奇的寫照。

海士町宣傳標語「ないものはない」。(http://www.town.ama.shimane.jp/topics/3000-1/post-72.html)

這座離島在2002年的平成大合併時,選擇不與其他市町合併,但很快地就因地方交付稅及中央補助款銳減而陷入空前財務危機,2008年進入財政重整,實質上等於破產。

町長山內道雄自動薪水減半,町公所員工也跟著響應,接著山內町長展開搶救町政大作戰,像主持一家公司一般,經營整座島的產業,行商人只是離島行銷的一部分。現在這個町財政充裕,錢多到可以提供獎學金吸引外地學生到島上「留學」。關於這座離島的重生,還有更多傳奇故事可以分享,下集待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