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文青別鬼扯》(米泡麵)終於上市了

原來吃台灣米已經變成一種責任了,想必不久的將來,吃台灣米「都是為了孩子」。

文青別鬼扯

新聞說,有款米泡麵上市了。其實米泡麵的技術並不太困難,早就研發出來了,只是沒有廠商想賣。廠商之所以興趣缺缺的主因就在於:一、米原料價格高於麵粉許多;二、若跟純麵條相比,口感還是有差。

關於國人食米攝取量下降的問題,農政單位早在1980年代初期就注意到了。但如何推廣米食,增加食米消費量,當時其實分為兩大陣營。傳統派傾向告訴大家吃米的好處,希望大家三餐多吃米飯。革新派則認為,國人飲食習慣已改變,回不去了。與其鼓勵大家多吃飯,還不如發展多元化的米食。

米泡麵的技術並不太困難,只是沒有廠商想賣。廠商之所以興趣缺缺的主因就在於:一、米原料價格高於麵粉許多;二、若跟純麵條相比,口感還是有差。(中央社)

後來誰贏了呢?其實也沒啥輸贏。傳統派主要以台灣省糧食局為主,革新派則以農委會為主。兩邊的預算分立,大家都各做各的,但也都沒好好做。其後精省後,台灣省糧食局和農林廳合併為農委會下的農糧署。農糧署推廣米食時,基本上採取兩種路線並進的模式。

所以囉,農糧署會推良質米,舉辦十大經典好米選拔,或弄個票選百大米食餐廳,就是希望大家多吃米飯。另一方面,農糧食也拿了不少錢給研究單位(如穀研所)研發各種米食。例如,米蛋糕、米麵包、米鳳梨酥等等。

農糧署為推廣良質米,舉辦十大經典好米選拔。(資料照,記者游太郎攝)

不過,誠如我們一開始就提到的,推廣多元化米食到頭來最大的問題仍是在米穀粉原料的價格成本問題。然而,據我們側面得知,雖說農糧署確實有誠意以專案的方式,低價釋出公糧給廠商,讓它們製作具有價格競爭力的米食產品。但受限於中華民國那套整天懷疑公務人員都會貪瀆的審計制度,當農糧署要低價釋出公糧給廠商時,就得耗費一堆時間向主計單位解釋,證明自己並沒有圖利廠商。其次,同樣受限於神妙的預算制度,這類專案得每年重新開案。換句話說,廠商或許今年能取得便宜的米原料,卻不知道明年是否還能拿到。但對廠商而言,當未來的原料取得無法確定時,它們就興趣缺缺了。

如果吃台灣米是種責任,說真的,從小就討厭吃米飯的鬼王,寧願吃米泡麵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文青別鬼扯:終於上市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