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廷輝/新台灣國策智庫副執行長
9月25日在白宮舉行的歐習會,就兩人會後舉行的聯合記者會發布的內容來看,南海問題排序在經貿與氣候變遷議題之後,歐巴馬就東海及南海事務清楚表達美國希望透過溝通管道,降低雙方軍事人員之間的風險與誤判。但話鋒一轉,在東亞事務上,雙方再次重申朝鮮半島非核化,而在南海問題上,歐巴馬重申所有國家均享有在此海域自由航行與自由飛越、不阻礙商業活動等,而且挑明了美國將持續巡航、飛越任何國際法所允許的地方,向習近平表達了對填海造陸及在爭議區域軍事化島礁的關切,這樣會讓區域內國家要透過和平方式解決歧見更加困難,美國並非聲索國,但希望確保法規的道路受到支持。
歐習會上,歐巴馬挑明了美國將持續巡航、飛越任何國際法所允許的地方,向習近平表達了對填海造陸及在爭議區域軍事化島礁的關切。 (Bloomberg)
不過,習近平在接續聲明中,首先保證和平發展道路不變的原則性說法,其後談到中美投資、經濟、科技、貨幣、中美軍事互信機制等,其後進入亞太議題,雙方深信在亞太地區有著諸多共同利益。習近平進一步表示,中國承諾透過和平發展道路及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與鄰邦處理好彼此間關係,但強調南海島礁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的領土,有權利在自己的島礁上行使主權及合法權利,包括海洋權利與利益,因此,建造南沙島礁並非針對或影響任何國家,中國並無意圖將島礁軍事化。
習近平認為,中美在南海有共同利益,雙方支持南海和平穩定,支持直接由當事國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爭議,維護各國依據國際法享有航行和飛越自由,支援透過對話管控分歧,支援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並在協商一致基礎上儘早完成「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中美雙方同意繼續就有關問題保持建設性溝通。因此,中美在南海存在和平解決爭端、確保自由航行與自由飛越權利這些早已達成共識,但在其他層面,包括填海造陸、島礁軍事化以及是否透過國際仲裁解決南海爭議等問題上,雙方歧見仍大。
中美雙方同意繼續就有關問題保持建設性溝通。但在其他層面,包括填海造陸、島礁軍事化以及是否透過國際仲裁解決南海爭議等問題上,雙方歧見仍大。(圖為東協外長會議後,美國國務卿凱瑞(左)與中國外長王毅(右)交談。AP)
歐習會南海問題存在的四點歧見
一、中美雙方對南沙填海造陸關切點不同
歐巴馬認為中國填海造陸動作將引發區域緊張,不利和平解決爭端;但習近平認為填海造陸是在自家領土上的作為,本身就有其權利,因此,一個著重「行為導致環境與氣氛的變化」,一個著重「行為是鞏固自身權益」,兩者音律不在同一個頻率上,因此很難產生共鳴,甚至雞同鴨講,出事機率大。
二、島礁軍事化已成必然
歐巴馬在意軍事化島礁也將對和平解決爭端不利,而習近平似乎也賣了個面子給歐巴馬,表示中國並無意圖將島礁軍事化,但這樣的表述是著眼於「意圖」,與所謂「回應」不同。毛澤東曾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2015年5月26日中國軍事戰略白皮書,習近平視導部隊,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5月11日在德州接受媒體訪問時,均強調這種說法,也就是說,南海填海造陸島礁民事化一定會進行,但如何保護這些民事化的成果,軍事防衛能力與「自衛權」的行使成為必要。
換言之,中國軍事化南海島礁已非意圖,而是必然,外界更關切的應該是島礁軍事化的幅度、能量及其功能,這種軍事化的過程如再一次被美國智庫或媒體所披露,南海島礁軍事化的爭論將再次被引爆。
中國軍事化南海島礁已非意圖,而是必然,外界更關切的應該是島礁軍事化的幅度、能量及其功能。(REUTERS)
三、確保採用法律途徑解決爭端,端視中國誠意
歐巴馬雖然沒有明說,但擔憂中國以實力改變南海現狀,拒絕與菲律賓透過國際仲裁的方式解決爭端,讓美國必須確保法律的路徑仍獲得支持,而中國拒不出庭的態度也讓美國擔心,不過,中國回之以「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及「南海行為準則」,特別是後者已在談判中,不過結果何時出現,端視中國誠意。
四、南海局勢將持續緊張,但南海將成中國的勢力範圍
總的來說,此次歐習會在南海問題上並沒有獲得任何具體進展,更明確的說,雙方各說各話的成份較高,而習近平也堅守住中國在南海方面的立場,未來局勢將持續緊張,衝突仍不可免。不過發生衝突也不是件壞事,中美軍艦及軍機「海上相遇規則」及「空中相遇規則」的建立,都是在南海發生無預警的衝突下,中美兩軍思索未來該建立相關機制,避免誤判與提高風險。
中美軍艦及軍機「海上相遇規則」及「空中相遇規則」的建立,都是在南海發生無預警的衝突下,中美兩軍思索未來該建立相關機制,避免誤判與提高風險。(AP)
換言之,南海局勢將持續緊張,但要深層思索的是,當美軍在南海與中國商談相遇機制的建立時,是否也代表南海已成為中國勢力範圍,否則,憑藉美軍在國際海域及空域的單邊作為,商訂一個雙邊規則將成為美軍在南海的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