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林濁水觀點》柯P尊重「九二共識」,問題大條(中):柯P的痴望-變成北京可信任的人

由國民黨和中共共同編造的「九二共識」都不足以讓國民黨和北京建立起貨真價實,可以當作信心機制最核心部分的軍事互信機制的基礎,那麼柯P還認為他只要瞭解尊重「九二共識」,便可以替綠營和整個台灣建立真正有用的互信,豈不是痴心妄想過了頭嗎?

林濁水

雙城論壇一波三折,柯文哲驚險成行,他感嘆,兩岸互信基礎實在太差,而他這次出訪主要就是要建立互信機制。「讓自己變成可信任的人」。言下之意,以建立兩岸互信為使命,所以好不容易獨排眾議,尊重國共的「九二共識」就是要替泛綠建立一個和北京間互信的里程碑。

事實上恐怕沒這麼簡單。

要在兩岸間建立互信機制一直是台灣的執政當局和台灣國際政治學界的深切期盼,由於「信心機制」最核心的領域就是軍事互信機制,更由於北京一直強化佈署威懾台灣的軍備,因此在台灣方面,軍事互信機制20多年來,觀念持續被鼓吹,方案被研擬出來。

柯文哲感嘆,兩岸互信基礎實在太差,而他這次出訪主要就是要建立互信機制。「讓自己變成可信任的人」。(記者涂鉅旻攝)

1991年,時任行政院長郝伯村在年終記者會說,「兩岸應該正式簽訂停火協議,終止敵對狀態」。此後10之間,從總統李登輝到行政院長蕭萬長、國防部長蔣仲苓、陸委會主委張京育都在不同場合提出和平協議或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主張。只是台灣政府對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在李登輝總統時代,基本上似乎都還停留在口頭主張的階段,把兩岸軍事互信機制認真當政策推動是在陳水扁總統時代。

1999年陳水扁在競選總統提出的《國防白皮書》中,正式揭櫫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及和平協議的規劃。此後在2000、2002、2004、2006、2008歷年的《國防白皮書》和2009年3月的國防總檢討中,都一再舖陳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規劃內容。當然,其間包括陳水扁本人、行政院長、國防部長、隆委會主委都一再表達對「正式結束敵對狀態」,和「簽訂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期盼。

2008年上台的馬英九總統扁規馬隨,繼續跟進,不只如此,馬政府相信由於國民黨有和民進黨不同的清楚一中立場,及胡連公報國共承認九二共識的基礎,一定能順利推動陳水扁政府做不到的兩岸和平協議和軍事互信機制。520就職演說中,他正式宣佈和平協議和軍事互信機制是他兩岸政策的核心目標。2008年10月接受《印度及全球事務》專訪強調兩件事:「願在任期內儘量完成」;12月親自在英文《民族報》發表專文重申此一立場。

這段期間,政府相關部門主管密集對軍事互信機制表示肯定。

2008年上台的馬英九相信由於國民黨有和民進黨不同的清楚一中立場,及胡連公報國共承認九二共識的基礎,一定能順利推動陳水扁政府做不到的兩岸和平協議和軍事互信機制。(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

然而,此後發展非常詭異。很快的,2009年4月,馬總統接受媒體專訪時,強調「兩岸交往先經濟後政治」,不會太快觸及政治題目。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太敏感,涉及和美國關係,我們的軍備來自美,應該非常謹慎;2009年7月回應國台辦王毅「開放海峽中線,急速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時說:「只能在簽署和平協議後才會規劃軍事互信機制」。但是2009年10月出版的《國防報告書》卻強調兩岸和平協議是中國瓦解台灣士氣的策略,不應該推動,但是軍事互信機制可以推動。

2012年大選的前一年,馬總統終於正式宣布在他的任內將不會簽署和平協議;2013年03月國防部部長高華柱接受質詢正式表示,《國防部報告書》提及兩岸互信議題,指出「中共提『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議題,目前主客觀條件尚未成熟,應審慎研議」。

2013年03月國防部部長高華柱接受質詢表示,《國防部報告書》提及兩岸互信議題,主客觀條件尚未成熟,應審慎研議。(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這樣一個過程,很神奇地的向我們敍述了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怎樣由民進黨政府大聲倡議研擬,再由馬總統自信滿滿地推動,最後更神奇地由馬政府把他丟進冰箱裡。

那麼中國對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態度又如何呢?

毛澤東時期認為蘇聯和西方國家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是修正主義放棄世界革命的典型行為,中國反對,中國直到改革開放後,為了創造和平發展條件才改變了毛的這個立場。

只是1990年代,中國雖然就有軍方人士表示對兩岸軍事交流的興趣,但是反對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他們認為所謂軍事互信機制是建立在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兩岸間不應該適用。

事實上,如同冷戰陣營間對立的兩大陣營間,建立彼此避免誤判而引起戰爭的軍事互信機制的前提是彼此「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一樣,中國後來和他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首先也都強調這一個前提。既然如此,為了避免形成承認兩岸是國與國的關係,北京不可能和台灣建立軍事互信機制。

毛澤東時期認為蘇聯和西方國家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是修正主義放棄世界革命的典型行為。(維基百科)

值得注意的是,陳水扁1999年的《國防白皮書》清楚地說明是站在「兩國論」立場提出軍事互信機制,北京當然不會接受,但是陳水扁當選後立場上主張「四不一沒有」,排除了「兩國論」初時,北京卻仍然沒有反應。

陳水扁總統到後來甚至由內閣主管部會首長公開呼應美國紅軍學者李侃如「不獨不武」的「中程協議」,而受到民進黨立委強烈批評。

北京直到後來終於發現,與其站在和平的對立面反對和平協議和軍事互信機制,不如順勢以和平協議、軍事互信機制當槓桿,來反獨並推動統一。

2004年,北京發表「五一七聲明」,主張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協商和平協議軍事互信機制;接著發表「胡四點 」積極推動「一個中國」原則下的軍事互信機制;2005年,北京和國民黨簽署承認「九二共識」,國共聯手反獨,共同追求一個中國的《連胡公報》,其中互相承諾實踐和平協議軍事互信機制的簽訂。

基本上,2004~2008年之間,陳水扁政府雖然認真研擬方案,大肆宣揚,但是兩岸之間對於軍事互信機制仍然屬於彼此放話階段,雙方顯然並未針對這內容有認真的實質接觸。

奇特的是,也因此,雙方的話可以持續放下去。

到了馬政府上台,一開始顯然是認為雙方在基本爭議上巳經形成了叫九二的共識,因此對軍事互信機制建立會信心滿滿。但上台才一年出頭,在2009年7月回應國台辦王毅「急速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呼籲時,卻慌忙踩了煞車,變化突兀。由於太令人意外,有理由相信雙方在未經公開的接觸中觸了礁,而其關鍵正是雙方對主權的立場喬不攏,沒有互信。

折騰了幾年,在2013年3月國防部部長高華柱正式宣布中共提出「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議題,主客觀條件尚未成熟,當時的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解釋:雙方有政治互信後,才能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軍事互信機制存在基本條件是雙方要保證尊重對方領土、主權完整,且沒有侵略、併吞對方的意圖與行動。

2009年7月馬政府回應國台辦王毅(圖)「急速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呼籲時,慌忙踩了煞車,有理由相信雙方在未經公開的接觸中觸了礁,而其關鍵正是雙方對主權的立場喬不攏,沒有互信。(資料照,中央社)

楊念祖這說論點和更早民進黨立委對陳水扁政府的質疑並沒什麽不同,也不比他們在2009年對馬政府的挑戰的批評深入,但是到底非常簡潔地、清清楚楚地説明了「其實九二共識根本不足以做為解決兩岸核心爭端並建立充分互信的基礎」。

既然和中共共同編造九二共識都不足以讓國民黨和北京建立起貨真價實,可以當作信心機制最核心部分的軍事互信機制的基礎,那麼柯P認為他只要瞭解尊重九二共識,便可以替綠營和整個台灣建立真正有用的互信,豈不是痴心妄想過了頭嗎?

這樣,我們還可以進一步一步請教柯P,對他所尊重的九二共識,他真的瞭解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