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1+1=3不是爭議,是惡意

◎蔡蔚群

(此文寫於8月3日課綱座談破局當日。原意是要支持學生、駁斥教育部論點)

這段期間以來,教育部言必多元、差異、包容,把問題導向不同立場爭議,還把微調前後課綱併行,當成重大讓步。3日部長與學生、老師座談,說了半天,還是這些,充其量只是詐術、是騙局,充滿惡意。

教育部轄下國教院公布17點爭議,第13點說「鴉片戰爭迫使清廷開港通商的敘述爭議」,但這不是爭議,根本鬼扯。只要讀過一點台灣史,都知道台灣因為英法聯軍、天津條約開港通商,這是常識。微調台灣史課綱說「鴉片戰爭迫使清廷開港通商」,顯露的是檢核小組這些外行人、路人甲乙,連常識都沒有。如果今天數學課綱,說1+1=3是爭議,請問大家接受不接受?

這正是檢核小組荒謬之處!以往歷史課綱修訂,不外乎歷史學者、教育學者、歷史教師三種人,不見得是完美組合(最該出頭的是歷史教育專家),也不見得能修出完美、無爭議課綱。但找這些人,至少是長期慣例、是常態、是底線。倘若今天我們容許哲學系、政治系上下歷史課綱,就是墮落的開始。

成堆的教科書代表著學生對課綱微調的不滿,歷史課綱微調內容背離真實,檢核小組也非專業人士,這叫合理?(記者陳志曲攝)

路人甲聲稱有很多台灣史著作google,但那只是茶餘飯後興趣,通不過像樣學術審查的。這樣說好了,如果我對體育有興趣,還經常跑步練身體,請問我有資格參與體育課綱修訂嗎?如果我對管理學有心得,可以跟吳思華教授一起修訂高職商業與管理群課程綱要嗎?如此邏輯竟然是教育部長所謂的「合理」?

檢核小組路人甲乙不只業餘、外行,還充滿惡意,同一個例子,微調前課綱:「19世紀中葉以後臺灣所受到的外力衝擊,如鴉片戰爭、開港通商......。」微調後課綱同一段落改成:「19世紀中葉以後臺灣所受到的外力衝擊,如鴉片戰爭迫使清廷開港通商......。」明明微調前課綱是正確的,檢核小組卻調成錯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檢核小組成員同質性極高,均懷抱大中國情懷,用特定史觀制訂課綱,凡台灣必和中國有關,「中國史主、台灣史從」的觀點致生謬誤。簡言之,它是惡意的、封閉的、寡頭的、排他的。

教育部長,以及若干不明究理高中校長、老師,說課綱不如教學現場重要,而老師引導更是凌駕兩者之上,這些都是模糊焦點的說詞。目前台灣課綱是強制的、剛性的,除了是教科書的編輯依據、審查依據,還是大學教育學程專門課程的開課依據、老師能否取得教師資格的依據。高中歷史老師須取得歷史或相關科系學位;大學所修的某一門課須對應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因課綱而來),但制訂課綱的人卻是哲學系、政治系路人甲乙,這還不夠奇幻、不夠荒謬嗎?

課綱具有一定指標性、拘束教育系統,課綱、教學環境、老師引導本就缺一不可,比較重要性根本是模糊焦點。(記者蔡宗憲攝)

我們老師,在教學現場,當然不必照單全收微調課綱。教育部口口聲聲新舊併行,好像很開明,但那是現在、是現狀、是台灣還算民主的時刻,如果我們吞下這個黑箱、作弊、外行的微調課綱,不就等於否定我們自己?否定教學的專業自主?否定長久以來我們衡量課綱的標準?否定台灣自由民主的價值?課綱微調作弊一場,請問作弊成績可以跟努力得來成績相提並論嗎?請問廚餘可以跟食物一起擺在桌上嗎?作弊的成績可以承認嗎?廚餘可以吃嗎?廚餘跟食物可以併行嗎?

涉獵歷史教學研究的朋友,都知道英國歷史教育學者Peter Lee這段名言:「歷史的有用,是在於改變我們看待事情的眼光,改變我們對現實、對於人類是什麼以及可以是什麼的看法,因而使我們能夠有去改變想達成的結果的機會。」無論如何,這個目標一定是在民主而非極權國家才能實現。今天我們面對的,是抱持惡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眉來眼去一群人,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正是一個箝制輿論、既黑箱又洗腦極權國家。

洗腦是一個過程,是溫水煮青蛙不自覺過程。今天我們容許一個謊言,未來謊言就會複製貼上無限增生。終有一日,當權者要所有人閉嘴, 1+1=3也成為真理。抵制課綱微調,是為了捍衛台灣民主,捍衛今天以及未來每一天我們自由講話權利。

(北一女中歷史教師、95歷史課綱委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