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地理眼》「自然」不如你想像的那麼自然

「自然」這個詞充斥在我們日常生活語言,我們習以為常,使用起來不假思索,而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過程,也強化了我們對「自然」等於「非人工」的認知。然而,那些被認定為理所當然的「自然」,很可能根本就很人工,一點也不原始,是刻意營造,與「社會」牽扯不清的!但是由於我們太過習以為常,不假思索的說談「自然」,以致於很少去理解「自然」是如何的不自然?

洪伯邑(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助理教授)

「自然」這個詞充斥在我們日常生活語言,我們習以為常,使用起來不假思索;比方說這句話:「上回我們一起徜徉在國家公園的『自然』山川裡,照片裡的我們笑得那麼『自然』!」「自然」可以用來描述形形色色的不同事物,不過也有個大致的規則,那就是:「自然」是沒有人工參雜的,原始而不刻意的,不管是大山大水,或是臉上那一彎淺淺的微笑。

而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過程,也強化了我們對「自然」等於「非人工」的認知;大家是不是從國小就先認知到「自然」(與人沒什麼關係的)和「社會」(與人高度相關的)是兩本不同的課本;到國高中時,物理化學生物叫「自然科」,歷史地理公民叫「社會科」;於是考大學時那些看似與人相關的科系被歸類成「社會組」,而不直接處理有關人議題的就被喚作「自然組」。「自然」與「社會」似乎就這麼涇渭分明的區別開了。

人們總是想像著一塊沒有人類碰觸的荒野存在著。

然而,那些被認定為理所當然的「自然」,很可能根本就很人工,一點也不原始,是刻意營造,與「社會」牽扯不清的!但是由於我們太過習以為常,不假思索的說談「自然」,以致於很少去理解「自然」是如何的不自然?身為一個地理系的老師,課堂上我總愛打破學生原本對什麼是「自然」的認知;用個比較學理的語言來說,唯有打破(甚至放棄)「自然」是獨立於「社會」而存在的想像,我們才能進一步解釋當今許多生態環境議題中關於文化、政治與歷史面向的牽連,從而抽絲剝繭出自然與社會關係是如何與國家和市場力量不斷拉扯,從中進一步釐清這些拉扯又如何改變人與土地的關係。

有沒有具體的例子?當然有,而且不勝枚舉!不過,上過我課的人就知道,我必提的例子是「荒野」,這個大家想像中最「自然」的地景;首先我一定要大家念 William Cronon對美國社會怎麼形成「荒野」概念的討論。William Cronon是我在威斯康辛大學地理系的老師,Cronon創見在於他把「荒野」(wilderness)看作是文化建構出來的「概念」(idea),而非實體存在的荒野。所以,「荒野」作為一種「概念」,一種「無人存在的自然」的概念,實質地反映工業化與都市化現代社會的文化價值觀;更精確地說,當社會對工業都市化文明感到焦慮,同時面臨種種環境的問題,「荒野」變成文化建構下的一種「刻板印象」(stereotype),甚或是「意識型態」(idealism),藉以作為工業都市文明的反差,成為一種現代社會因為想像「無人存在的自然」而發出的鄉愁(nostalgia)。

William Cronon

在美國,從「荒野」概念的發展脈絡進一步衍生,則是荒野保護與美國國家公園的建立;於是,美國國家公園保護「荒野」主張的背後,其實隱含著社會,更精確地說是美國白人社會,如何認識與定義自然,也就是「荒野」是個「無人」的「原始」環境;這樣的「無人荒野」其實產生了許多問題;比方說,它完全漠視印地安人的存在,讓荒野保護與過去的美國西部「墾荒」一樣具有「殖民」性質,因為美國白人眼中的無人荒野,很大部份其實是印第安人過往生活的家。因而把「荒野」歸於「無人的自然」,不止在美國,在世界很多地方,其實是一種族群歷史與政治的過程和手段;也唯有理清這個過程,觸及了原住民族的議題,討論原住民族如何被置於主流的論述建構與再現自然的手段裡,我們才能深刻了然「荒野不荒」的道理。

從上述重新審視「荒野」是什麼的思考路徑出發,我鼓勵學生把它當作新的視角,檢視生活周遭與自我心中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自然」。那些「自然不過」的事物,背後有著錯綜複雜的精彩故事。感謝「地理眼」提供這個平台讓學生們訴說他們發現的故事,讓這些故事不只是課堂上的作業,更是讓更多社會大眾思考什麼是自然的橋梁。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地理眼GeogDaily:「自然」不如你想像的那麼自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