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魔幻拉美》詭詭恩斯的幽默意象

一齣由四名西班牙人、三名混血兒、三名婦女和四隻騾子所組成的歌舞劇,融合了原住民與西班牙的文化元素,不僅勾勒出尼加拉瓜在殖民時期的民俗風情,同時也鋪陳階級尊卑,更藉角色之間的互動,流洩嘲諷意象,《詭詭恩斯》(Güegüense)耐人尋味的反宰制意志,從十七世紀演展至今。

陳小雀

西班牙入侵墨西哥之際,墨西哥中部的納瓦族(Nahua)紛紛往南遷移至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等地,並帶來納瓦語,影響當地原住民語言。西班牙終究還是征服了前哥倫布族群,在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下,尼加拉瓜出現一齣作者不詳的戲劇,名為《詭詭恩斯》(Güegüense),係尼加拉瓜最早的口述文學,也是中美洲最古老的戲劇,對白摻雜著納瓦語和西班牙語,口耳相傳三百餘年,直至1942年才以文字寫下第一個版本,收錄了314句對白,並發展成歌舞劇。

沿襲傳統,每年1月20日在迪里安巴(Diriamba)城的聖思天(San Sebastián)主保日,以及7月26日在尼基諾奧莫(Niquinohomo)城的聖安納(Santa Ana)主保日,《詭詭恩斯》歌舞劇年復一年盛大演出,從十七世紀一直演展至今。

在殖民初期,來自西班牙的半島人(peninsular),無論仕紳、抑或其他農工階級,紛至沓來,冀望追求財富。半島人與克里歐優人(criollo)所形成的白人社會,係少數的特權階級。在白人社會之外,盡是生活無以為濟的拉丁諾(ladino),混血兒和原住民,甚至不時瞥見乞丐、盜賊、煙花女、地痞流氓,而《詭詭恩斯》即誕生在這種兩極化的氛圍。

《詭詭恩斯》整齣劇交揉著原住民與西班牙文化元素,鋪陳壁壘分明的尊卑社會。劇中角色貼切表現出不同出身的迥異作風。統治階級衣著華麗,人物有:都督、傳令官、書記官、議員。「詭詭恩斯」及其兩個兒子,為拉丁諾,代表受宰制的階級。另外,還有都督的女兒、兩名女侍、四隻騾子,增添戲劇興味。

來自尼加拉瓜創作的歌舞劇《詭詭恩斯》,每年1月20日在迪里安巴城的聖思天主保日,以及7月26日在尼基諾奧莫城的聖安納主保日,年復一年盛大演出,從十七世紀一直演展至今。(www.chavalo.com)

於是,一齣由四名西班牙人、三名拉丁諾混血兒、三名婦女和四隻騾子所組成的歌舞劇,透過對白、音樂和舞蹈,揭發貪腐的殖民政府,同時趁機揶揄統治階級。角色之間的互動,流洩嘲諷意象,釋出耐人尋味的反宰制意志。亦即,《詭詭恩斯》係反殖民統治的柔性抗議。

劇中,對白雖不斷重複,卻不單調無趣,不過女性角色沒有台詞,儼然花瓶一般,反應出女性在殖民時期的社會地位,是無聲的個體。為了增加角色的戲劇性,而大量運用面具來轉換身分,表達不同人格、感情與階級。代表西班牙人的面具刻意以金頭髮、金鬍鬚、藍眼睛來凸顯白人特徵,在絢麗服飾的襯托下,略顯膚淺本質。象徵混血兒的面具上則有棕色八字鬍,服裝相對樸素。另外,四隻騾子被擬人化,由舞者扮演,戴上騾子面具,打著赤腳,身穿釘有亮片的背心,手持可發出聲響的沙鈴或金屬樂器,十分引人入勝。至於音樂,鼓、吉他、小提琴為主要的伴奏樂器,旋律悠揚不失熱鬧氣氛。

「詭詭恩斯」一詞乃源自納瓦語,即長者、智者之意,也是這齣劇的主人翁。事實上,劇中的「詭詭恩斯」是一個外地商人,也是個無賴,個性狡詐,善用雙關語及肢體動作戲弄統治階層,蘊藏反叛精神。長子弗西科(Forcico)是他使壞的幫凶,而次子安布歐西奧(Ambrosio)則個性老實,象徵善良的人性。這兩個兒子彷彿一體兩面,一個是形,另一個是影,反射出受宰制階級的內心渴望,藉耍花招來舒緩生活壓力。

故事以統治階層的索賄行事為藍本,敘述都督將轄區內的經濟蕭條歸咎於「詭詭恩斯」,有意向他課稅,才准予進城做買賣,傳令官奉命召喚「詭詭恩斯」,「詭詭恩斯」則故意裝聾作啞,佯裝學不來晉見都督的禮節,藉機嘲弄都督,而都督渾然不知,甚至誤以為「詭詭恩斯」是一名富商,有意將女兒嫁給「詭詭恩斯」的長子弗西科。

《詭詭恩斯》蘊藏昔日記憶,劇名又稱《大公鼠》(Macho Ratón),係出自劇中的群舞橋段。爾後,「大公鼠」這個詞被藉以喚稱劇中獨舞的騾子。隨著這齣劇的演展,尼加拉瓜在不同文化中淬鍊出自己的文化認同。如此富含民族色彩的戲劇,既歡愉且荒謬,呼應了尼加拉瓜市井小民的心聲,詮釋庶民階級以堅韌精神笑看浮世。

華麗的排場、歡樂的音樂、逗趣的對白,《詭詭恩斯》這齣街頭劇日益受到重視,而於2005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口述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今日,尼加拉瓜有「詭詭恩斯臉色」這句諺語,係指一個人表面上臣服於威權,卻不著痕跡暗地造反。另外,尼加拉瓜人展現藝術天分,將《詭詭恩斯》裡的人物化為各式各樣的藝品,成為傳統手工藝市場裡的熱門商品,無論「詭詭恩斯」人偶、抑或騾面舞者「大公鼠」塑像,均令觀光客愛不釋手,其他與該劇有關的畫作、面具、鑰匙圈等,同樣炙手可熱。

「詭詭恩斯」一詞乃源自前哥倫布時代的納瓦語(Nahuatl),本為長者、智者之意,然而,劇中的「詭詭恩斯」卻是個無賴,善用雙關語揶揄都督(圖為作者提供)。

《詭詭恩斯》又稱《大公鼠》,係出自劇中的群舞橋段,後來藉以喚稱獨舞的騾子,而「大公鼠」人偶也成為傳統手工藝市場的熱門商品(圖為作者提供)。

在我們的國史館裡,也典藏了一幅繪有兩名騾面舞者的油畫,係尼加拉瓜國會議長古斯曼(Luis Humberto Guzmán)於1994年贈予當時的總統李登輝,顯示尼加拉瓜視《詭詭恩斯》為文化瑰寶。下次有機會在國史館看到這幅油畫時,別忘了仔細端詳,遙想那頗具興味的歌舞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