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課綱爭議與教育部的文人風骨

◎藍士博

課綱的爭議延燒至今,街頭抗爭的情勢幾已箭在弦上,表面上可謂為是教育部的失職,實際上,則是馬英九與特定意識團體操作下的結果。過去一年多以來,關於課綱「大調」的爭議具備著兩個面向,一是其審定的程序多有瑕疵;二是其在內容的調整方面,有與大開時代倒車、反智、反民主的傾向。

上週五由鄭麗君、何欣純、許智傑等立法委員召開的公聽會,雖然主要是針對教育部課綱修改的程序瑕疵提出質疑,但是我們也必須提醒教育部,更應該避免流於專業的傲慢。過去20年來台灣學、台灣研究的建制業已完整,我們已經有足夠的專業人力參與、檢視台灣國民教育的教學內容與方法。

桃園區立委參選人藍士博(見圖)表示,教育部能否堅持所謂的文人風骨,端看其在此次課綱修訂案中的最後選擇。(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教育部一方面宣稱課綱的調整之所以無法全面對外公開,乃因課綱訂定有其專業化的部分,但是綜觀由王曉波所主導的課綱檢核10人小組當中,成員卻參雜許多中文系、經濟系、政治系、地理系背景的教授,而完全沒有一位歷史或台灣史背景的教師,實在是荒天下之大謬。

歷史與文化的形塑往往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方向,一種是官方對民間、上對下單向傳播的國家意識形態,一種則是民間自己形塑,由下而上的集體記憶與地方認同。上週由一群桃園在地青年籌辦的第一屆桃園人藝術節「藝起來七桃」熱鬧開展,由此得見,伴隨著在地文化與本土教育的落實,已經有更多的地方藝文工作者開始尋找自己家鄉的地方特色。我們認為:這種由下而上、由近到遠的歷史與文化工程,才是我們應該支持與肯認的方向。

教育部能否堅持所謂的文人風骨,端看其在此次課綱修訂案中的最後選擇。我們在此呼籲教育部懸崖勒馬、迷途知返,當國際與世界的潮流皆對課綱愈趨開放、從繁至簡、由有到無之際,意圖透過各種手段箝制孩子們的思想不僅徒勞無功,更只會敗壞教育部本身應該具備的中立精神。倘若多說無益,就街頭相見吧!

(捍衛台灣文史青年組合發起人、桃園區立委參選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