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聯合國報告指: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步行」佔所有交通方式的比率,屬全世界最高。
例如,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首都金夏沙(Kinshasa)擁有1000萬居民,當中60-80%的人都以「步行」來往出發點和目的地。在坦桑尼亞最大的城市達累斯薩拉姆(Dar es Salaam),步行或單車佔了所有交通流量的70%。
人們如此重視步行,那如果城市發展到使「步行」無法成為有效的交通方式,又怎辦呢?
David Rifkind是學者,廣泛研究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Addis Ababa)。他相信可步行性(walkability)在這座埃塞俄比亞首都的短暫的歷史中一直很重要。跟其它行人道早已被完全侵蝕(如果看得見它們的話)不同,亞的斯亞貝巴努力投資改善行人道的質量。但是,城市的擴充又逐漸影響可步行性。城市的橫向擴張已經極端到影響周邊的居民,造成抗議。在2012年的報告,美國城市規劃師Wendell Cox警告,這種變態的增長使非洲的城市過於龐大,無法步行。很快,亞的斯亞貝巴便會完成一個雄心勃勃的輕軌項目,價值4.75億美元。這將是撒哈拉以南地區首個快速公交網絡。新的鐵路系統應該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例如催化更多城市核心之外的步行活動。
肯亞的首都奈洛比(Nairobi)的狀態更差。在奈洛比,50%到70%的交通事故涉及行人。奈洛比代表著危險的行人環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道路安全報告,在非洲,38%的的交通意外死亡涉及行人,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6%。今年二月,內羅畢市預計將完成一份非機動交通的政策方案(non-motorized transit policy)。內羅畢內期望一個更易步行的城市。長久而來,步行和騎自行車在這個肯亞首都被完全忽略。
阿迪斯阿貝巴的鐵路網和內羅畢的非機動交通規劃,將真正測試撒哈拉以南的城市是否適合步行。
除了市內交通,非洲也正努力改善跨城市及跨國的交通網絡。
近日,非洲聯盟跟中國簽訂了協議,中國承包非洲的城際及國際交通工程。
透過一系列工程,一些高速發展的大城市將會由新建的國際機場、高速公路和高鐵連接起來。這包括(非洲東部的)阿迪斯阿貝巴、奈洛比,(非洲西部的)尼日首都阿布加(Abuja),還有(非洲南部的)南非首都約翰尼斯堡。現時,要從非洲的一方到達另一方,往往需要到歐洲轉機。中方發言人表示,「非洲是一個很大的洲份,不應該透過倫敦和巴黎轉機」。
不論如何,非洲高速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化,將使交通及城市建設成為不少人關注地方。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Outside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至 Outside官方臉書粉絲團 給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