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豐田啟示錄──領導者們v.s「領倒」者們

◎Orange Nick

這兩天,緯來日本台正播放由日本TBS電視台製作的電視劇LEADERS(リーダーズ),由於該電視劇是由TOYOTA冠名贊助製作,台灣方面也直譯為「TOYOTA劇場─領導者們」。該劇如題搬演TOYOTA汽車誕生的經過,不過這個舞台背景───「戰時與戰後的產業政策」、「佔領期GHQ對日本的全面改造」───卻比故事本身更發人省思,劇中「愛知自動車」社長愛知佐一郎矢言:國產自動車才能真正帶動日本產業與經濟的再起飛。

這讓人想起一個爭議已久的問題:台灣該不該持續依賴進口「美國武器」、與種種日美歐重工業產品?長期以來,台灣的經濟學界始終在市場經濟學的框架下,以「供需原則」衡量國家規模的產業政策,這種市場經濟學意識形態認為:資本應投注在國內市場有大量需求的產品,至於那些僅供應給特定需求的,比如工業母機、鋼鐵、引擎…等重工業基礎產業,由於內部需求有限,國際市場上各國又皆有相當的發展水平,因此不值得本國投注發展。

這種意識型態至今仍死命掐住台灣整體產業與經濟發展能動性的咽喉。因為類似汽車、火車、船艦、飛機這種工業,它是一多元產業鏈,其所提供的,並非只是單一產品,而是從最小的螺絲、彈簧、軸承…種種零組件、到種種強化性的合成鋼材技術、引擎、能源型態等等,這些產業不只能養活許多家庭的就業人口、更能鼓勵大學與研究機構在理論與應用科學上的體用,甚至是更根本的,道路品質與交通多元性,都能得到更全面的管理應用與發展。

然而,半個世紀以前,國民黨支配下的台灣,其所謂的技術官僚群正是斬厄了台灣經濟產業發展的能動性的元兇。僅以花瓶般的十大建設、與只有組裝水平的高科技產業,誇嘴其經濟神話。難道台灣本土真是因為缺乏資源與市場才導致今時的系統超載與發展滯礙嗎?

覽顧日本近代發展,無論明治、大正、昭和戰爭時期,戰後混亂期。日本的現代化腳步事實上顛簸而緩慢。自1867「大政奉還」後,日本既不富裕、也不現代、談不上進步,因為接踵而至的內戰、叛亂不斷爆發,直到1877年西南戰爭後,勉強有了一時平靜,不過19世紀後半葉才誕生的日本,在當時仍只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農民構成主要人口結構,其他少部分則為地位甚低的商人、受舊式儒書教育為主的知識份子。這個國家還是個嬰兒時,便面對了俄國擴張的威脅,歐美勢力的叩關, 他在史無前例的黑暗中摸索存續下去的可能。

1894年日清戰爭、1904年日俄戰爭,這時的日本儘管驚險贏得了關鍵性的勝利,而保住了民族的存續,也在西方人眼中成為亞洲霸主,但此時的日本,事實上既談不上富裕、也談不上現代、或進步,因為這些元素只反映在部份工業的表現,20世紀初,連東亞最先進的日本,都還缺乏進步的「人觀」、現代的「國家觀」、資源依舊缺乏、農民依舊是人口中最主要的構成分子,那麼日本究竟是如何變成今天我們所知道的日本?這漫長的步履事實上一度又在戰火中歸零

從長時段的視野看來,同時若也採取一種資本主義傾向的民主主義史觀盱衡,敗戰竟反而為日本帶來全面而根本的改變。1946年GHQ(即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對日本施予強制的現代化改造,這個現代化,或許該嚴格界定為「民主化」、「資本主義化」改造,這一改造從「國體」開始,以民主憲政取代帝政,實施「国会・内閣・裁判所」三權分立,解散舊有財閥勢力、禁止獨佔、設立工會、實施土地改革、進行民主化教育、對軍國主義分子殘餘加以清算判刑、禁制軍國主義者擔任公職.......這一連串與武裝革命沒兩樣的深層改革,真正地悍搖了既得利益者的社會再生產結構。

1919年到1939年間,算是戰前的日本國相對穩定,社會各方面持續進步的一段時間。一個農業國要如何轉換成現代化的工業國、金融與商業國?此時的日本,或比19世紀末更有了明確的方向,但1940年的全面開戰使這20年的累積再度逐漸歸零,當時沒人能準確預測戰後的日本是否還存在。然而今天的我們切確知道的是1945年8月15日「玉音放送」的同時,日本各地早已凋敝,同樣退回到既不富裕、也不進步、更談不上現代化的局面。

同樣的情景,想想台灣的1945年,乃至1949年以後,日本的重建不僅明顯可見,台灣呢?當1945年時,台灣與日本都承受了美軍轟炸,主要工業設施、交通運輸線都受到摧毀,日本本土並不比台灣好到哪裡,(若有那恐怕是智識分子數量比重高於同一時期的台灣),兩國都從一片廢墟開始,一磚一瓦重建起。

不同的是,這個亞洲西化最成功的農業國──(1950年代的亞洲大部分地區都才剛脫離「前現代」狀態不久,在亞洲大陸與島嶼東南亞,許多地區仍處於前現代化狀態的部落與傳統社會。)──這個群島國卻舉全國之力在做一件事,即以「重工業」的在地化,帶動「現代工業」的起飛。

日本現代劇裡常常可聽見「要做日本第一,進軍世界」,這種誓願在大正昭和期間,首先是由「國防工業」技術捲動「民間工業」,使工業生產鏈逐漸「在地化」。戰後一切歸零,百廢待舉,即使面對這樣的窘境,日本有識者不屑長期「只用錢進口外國產品」。有見識的日本人不斷堅持、並形成一股力量說服「固滯的官僚」,原本要花數百億金額購買國外船艦、重機的經費轉而用在研發,用在設計製造比外國更好的引擎、機殼.....即使在戰後,民間的有識者與部分官員仍然以非常大的力氣,堅持要有「國產」的重工業,煉鋼、汽車、造船....儘管戰前日本就有造航艦與零式戰機的技術,要做車造船,何難?

問題不在前一階段的技術水平如何,而在戰後立即面臨一個全新的時代,當日本從零開始進行日本國史上的第二次現代化──第一次是在明治大正年間──當時已被國民黨佔據的台灣,在國民黨政權的殖民改造下,台灣與日本的方向卻剛好相反。國民黨對台灣的改造,是將台灣一切資源強制收歸「黨有」、透過威權專制施行一黨專政、依賴美國提供武器保衛其政權、依賴日本持續對台灣工業(如家庭電機、基礎化工)施予台灣社會的援助與發展。

台灣為何不能像日本那樣?像其他歐洲國家那樣?答案昭然。日德兩戰敗國都在戰後用了30餘年的時間,進行產業在地化、政治民主化的轉型。台灣呢?在國民黨一黨專政下,其技術官僚是將「產業黨國化」、「政治威權化」;於是,同戰後的德日一樣,從一片廢墟中站起,同樣是以農民為人口的主要構成結構,但現在卻造成截然不同的結果,這原因就是:台灣未被施予徹底的民主化改造,也因為政治體制未經徹底改造,連帶的,主要產業也只能掌握在國民黨化的財閥手中,阻滯了工業在地化多元發展的契機。

昨日當柯文哲大讚蔣經國神話,多半也是著眼在國民黨的經濟神話,然而只要仔細想想日本所經歷「產業在地化」的歷程──這歷程,台灣花王與台灣日立,恐怕都落實得比國民黨好上百倍──「在地化」簡言之就是「民間能動性參與」的培植與深根;反觀國民黨自誇的十大建設,實際上只是更有系統地,把台灣的資源向中央輸送,再由國民黨中央分配給各地「聽話的地方勢力」,那些石化業、造船、鋼鐵,交通.....哪一項不是「邊緣」向「中心」輸送,再由中心統籌進行利益再分配?台灣的社會經濟其實還沒起飛,起飛的只是少數財閥財富的聚攏,今天我們所見的情境,不正是一個「產業利益黨國化」的特殊經濟型態!

(博士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