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梁文韜/重建製造業是台灣唯一活路

梁文韜/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經所教授

馬英九政府八年執政下台在即之際,主計總處宣布正式下修第一季GDP,從二月份預測的負○.六四%下修至負○.八四%,而景氣燈號亦出現破紀錄的十個月藍燈。大家在嚴加撻伐馬政府的同時必須反思金融大海嘯以來其錯誤的因應措施,以及過去一直存在的經濟迷思。

不健康經濟發展下的迷思

當中最重要的迷思是將GDP看作是評估經濟好壞的最重要甚至唯一標準,但GDP只是評估產業資本運用情形的指標,不能呈現經濟是否健康發展,最重要是金融資本相對於產業資本的比例,金融資本愈多轉為產業資本以投入生產而愈少用於炒作股票及房地產的話,經濟就愈是健康。

做為金融大海嘯罪魁禍首的美國汲取了一些教訓,在實施量化寬鬆政策而投入金融資本的同時,鼓吹回到製造業,其努力已反映在國際著名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 Global最新發表的《二○一六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中,美國從二○一○年的第四上升到今年的第二,並將在五年內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最有競爭力的製造業國家。更重要的是,報告顯示了成本競爭力已經不是競爭力的重要考量,重點是如何透過高科技提升產品毛利,這打破了部分商人長期以來認為成本低就有競爭力的迷思。

馬政府在金融大海嘯後的最重要因應措施是大幅度調降遺產稅,在股市及房市最低迷的時候引入數千億甚至上兆停泊在海外的資金來「救市」,當中最大的敗筆是在這些金融資本擴散的同時,沒有導向製造業的重建。從房價收入比在二○一四年初就暴漲到全球第一的十五.○一來看,金融大海嘯後馬政府鑽營創造出來的表面榮景全是金融資本被導向非產業性投資的結果。比台灣嚴重的房地產泡沫問題在中國發生,盲目追求GDP保七保八,以致鬼城處處。

台灣面對中國衰落的因應之道

台灣面臨最關鍵的問題確實就是中國的衰落。除了房市泡沫及各種債務急劇上升致使硬著陸風險加快升高外,外來投資的大幅減少更令中國經濟雪上加霜。金融時報旗下智庫四月份發表的最新報告披露,印度在二○一五年已取代中國成為外來投資最多的國家。如今完全執政在即的民進黨必須扭轉過去十六年依賴中國的錯誤政策,但亦不必促成台商貪圖低工資成本轉至印度或印尼,避免重蹈覆轍。

新政府反而應鼓勵散落中國及全世界有意力爭上游的台灣企業家回台投資,放棄低成本等於競爭力的迷思,要令商人仿效美國模式,透過加強有效的產學合作,運用高科技提高產品毛利以增加競爭力。在重建已支離破碎的本地製造業的同時,更必須使得金融資本服侍產業發展,而非沉迷於投機炒作。只有在經濟能健康發展的情況下,談論GDP成長的多與少才有意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