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半導體倒 台灣經濟跟著倒

中國購併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企圖遭逢嚴重挫敗?具指標性意義、金額高達五六八億台幣的中國紫光集團參股矽品私募案,與一億美元入股物聯網作業系統廠商明辨科技均宣告破局。近年紫光打著中國國家隊旗號大軍壓境,然而,大筆金額的矽品與相對小額的明辨科技等參股案皆草草收場,顯見紫光根本不是貨正價實的中國國家隊,只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所稱「一個炒股的投資者」。然而,紫光的失敗,並不意味中國對台灣半導體的野心已經破滅。

半導體是我國的核心產業。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統計,去年總產值達二兆一千六百多億元,占GDP的九分之一,出口值的五分之一,且從IC設計、製造、封裝、測試,上下游產業鏈建構完整,更在半導體各個領域中,如台積電為全球晶圓代工霸主,IC設計與封測亦為強項,堪稱台灣最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當我經濟下滑,對中國的依賴不斷加深之際,半導體仍然屹立不搖,這一產業區塊對台灣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因此阻擋中國購併我半導體產業,無論就國家整體利益或產業競爭力,均為不得不然的政策手段。

然而,扶植半導體產業是中國建立本土產業的重點項目。半導體堪稱科技之母,多數科技的發展,均須仰賴晶片作為核心,若不能建立自主的半導體產業,則產業轉型勢必落空,而科技與網路之發展終難擺脫受制於人的困境。況且,中國一年進口的晶片逾二千億美元,堪與石油進口相比,因此無論市場或科技發展需要,半導體產業的自主化,亦為中國產業發展必走之路。然而半導體屬於高端科技,若是自主發展,循序漸進,很難跟上全球科技發展的腳步,因此購併參股便成為壯大自我的方便之門。中國乃於前年發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推進綱要」,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以首期一二○○億人民幣的規模,扶植晶片產業鏈中的主要廠商,對外推動購併,並以反壟斷調查為恫嚇手段,迫使外商屈服,提供技術轉移與合作。

而台灣不僅是中國晶片進口的最主要來源,二○一三年從台灣進口的晶片占中國晶片進口總值卅一%。所以,中國半導體意圖崛起,不論是購併、合作或競爭的對象,台灣都是被鎖定的主要目標。但是,台灣至今仍反對中資購併IC設計產業,且中國國家隊的角色太過顯眼敏感,因此乃有紫光這類假國家隊以資本市場炒家的角色,對台灣進行試探,意圖測知我政府與輿論風向。果然,馬政府不改傾中本色,雖任期將屆仍有意擴大開放,幸而產業界與學界深知此舉對我經濟與國家安全的衝擊,大力反對,終於使中資的進逼動作踩了煞車,及時阻止了一場半導體產業被中資蠶食鯨吞的浩劫。

而紫光入股軟體公司明辨科技的毀諾也凸顯另一個警訊,即台灣的軟體人才已成為中國獵取的目標。未來的科技產業將是軟體勝過硬體,中國這個後發展國家的優勢在於可以採取跳躍式發展模式,直接跳過舊產業,進入工業四.○與軟體領域,達到後發先至的效果。而台灣是一個科技產品生產大國,卻是以硬體製造為主,如今產業的價值鍵轉移到軟體,不論是網路或各式APP的開發,台灣均嚴重缺席。不過,台灣在軟體產業的落後,並非缺乏軟體人才,而是以硬體為主的企業經營者不知如何充分運用軟體人才,使其發揮所長,提升企業的發展,造成這類人才在前途茫然與中國新創公司積極拉攏下,投向對方的懷抱。如此的人才流失,短期內似乎對台灣沒有影響,長期而言卻阻斷了產業提升轉型之路。

兩岸的產業由早期的上下游分工,中國只是扮演生產基地的角色,至今產業趨勢丕變,其透過購併與資金的挹注對台灣步步進逼,半導體尤其成為首要獵物。台灣產業面臨轉型與興衰的關鍵,以及新政府的五大創新產業,均仰賴半導體甚巨,這座城池必須固守,不能被敵人由內部或外部攻破,否則台灣經濟將陷入萬劫不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