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交通部你幾歲?

◎ 洪致文

最近,交通部民航局下轄的臺北航空站,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松山機場,在慶祝創立六十六週年的紀念活動。然而,明明是1936年3月啟用誕生的這座機場,今年本來可以大大地好好慶祝八十週年慶,但卻自我矮化成只有六十六年。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有網友質疑交通部,松山機場有明明有80年歷史,交通部卻計算66年。(資料照,記者李秋明攝)

有人在臺北航空站的粉絲專頁提出質疑,松山機場明明有八十年歷史,為何要算成六十六年?獲得的官方回答是,他們慶祝的是民航局自稱於政府遷台後於1950年4月成立「臺北航空站」的時間點,並且稱松山機場前身為日本時代興建的「臺北飛行場」,因為名稱不同,所以無法銜接計算。

如果交通部所有所屬機構都是以相同邏輯在計算也就罷了,但大家常常不是都於每年六月發現台鐵在慶祝那超過百年的鐵路節?可見,雖然交通部的臺灣鐵路管理局這個名稱,不是成立於大清時代,但卻把自己年紀回推到1887年成立「全台鐵路商務總局」的那個年頭。如果名稱不一樣就要重新計算,那台鐵幾歲啊?

交通部所屬機關有多「精神錯亂」呢?今年三月在慶祝120週年的「中華郵政」,就是以「大清郵政」在光緒22年(1896年)開辦的時間點來計算。但想想,當時台灣已經割讓給日本,這「中華郵政」跟臺灣有什麼關係?若依照民航局那種名稱換了就要重新計算的邏輯,中華郵政跟大清郵政又有什麼關係,應該重新計算才對吧。而更讓人感到不解的是,如果真想連結到大清國的歷史,那也該把更早就已經誕生的「臺灣郵政」給好好紀念一下。早於1888年,台灣已經成立有「臺灣郵政總局」,甚至臺灣最早用來當火車票使用的郵票,是寫著「大清臺灣郵政局」的票。同樣要接軌「大清國歷史脈絡」,卻捨棄清代臺灣郵政的歷史,實在很詭異。

而另一個也是「精神錯亂」的,是今年一樣要慶祝130週年的基隆港。一個海港的始造時間點怎麼算,真的是「見仁見智」嗎?是簡單弄個碼頭,有船停泊就算開始時間,還是整個港區的築港工程開始甚至啟用才算?基隆港現在把年紀算成是130年,就是從1886年起算,若依照民航局那種名稱換了就要重新計算的邏輯,真不知道多算了多少歲?但若以實質的築港開港來看,則完全忘記1900年臺灣總督府成立「臨時臺灣基隆築港局」,開啟基隆築港第一期工程,並於1903年完成的歷史。

總歸來看,交通部似乎應該好好做一下歷史回溯,甚至好好想一想,到底要「名字換了就重新計算年紀」,還是要真的在乎實質上的歷史。要算幾週年,真的是「見仁見智」嗎?

(作者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不沈空母-台灣島內飛行場百年發展史》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