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可惜 蔡英文誤判了大環境

從策略經濟角度來看台灣政局的驟變

◎ 林維熊

最近一年,藍綠政治對決,民進黨在地方縣市長與中央總統、立委選舉大獲全勝。國民黨有人已經意識到敗選的原因,而民進黨知道它為什麼勝選嗎?我從策略的角度提供以下的看法供各界參考。

Chandler(1962)對策略提供了簡潔易懂的說明—策略是為了達成一個組織的長期目標,所採用的一系列行動及相對應的資源配置,以達成組織的長期策略目標。

這個簡要說明含有三個關鍵字:長期目標、系列行動與資源配置。而組織的長期策略目標必須正確掌握市場需求的未來變化趨勢,與此牴觸者必敗。我以此概念來分析過去幾年台灣民進黨與國民黨競逐賽局的變化。

首先,國民黨執政八年的政策目標是終極統一,為了達成政治統一的長期目標,必得先執行經濟統一目標。為了達成經濟統一目標,必須縮小台灣與中國的個人所得差距。

接下來,國民黨一系列行動包括鬆綁對中國的投資限制、強力推動ECFA、自由貿易經濟區、高中課程綱要修改等等,都是為了達成長程終極統一的目標。

所幸,台灣青年學子的太陽花運動及反高中課程綱要修改,戳破了馬英九愛台政策的假面具。所以,國民黨策略的全面潰敗並非來自其競爭者民進黨的脫胎換骨,而是台灣人民的政治需求大幅度轉變的結果—從統一的假性需求轉變為要求台灣走自己的實用路線。

非常可惜,蔡英文誤判了大環境—台灣政治市場選民需求的轉變,她的用人與政策似乎想採取中間路線以贏得下次總統大選。但是,台灣選民已經失去對「不統不獨」這種不倫不類玩弄文字遊戲的興趣了。選民從馬英九國民黨八年執政的慘痛經驗學到:總統與立委等公僕必須絕對效忠台灣人民,而不是效忠中共帝國統一政策。

台灣健康的民主政治發展契機,就在台灣民心正在找回自我。值此典範轉移時刻,堅守台灣意識形態的政黨、社團及選民,必須不留顏面,強力監督民進黨,如此對台灣選民忠誠的反對黨才能不斷茁壯成長,不讓國民黨式的政權輪替噩夢再現。

(作者為策略經濟學家,堪薩斯大學經濟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