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台灣的經濟「戒毒」

二十國集團(G20)財金首長會議今、明兩天在中國上海舉行,除了全球成長疲弱、各國貨幣政策分歧和匯率貶值等共通議題外,由於這是中國首次主辦G20大型會議,中國經濟成長減緩、產能過剩、金融動盪及政策透明等問題,也備受與會各國關注。

二十國集團(G20)財金首長會議,將在今、明兩天於中國上海舉行。(美聯社)

從各種角度來看,中國經濟顯然碰到麻煩,且麻煩還不小,是全球經濟金融動盪極大的變數。中國遭遇的經濟挑戰,對內主要是以往的出口及投資導向成長模式已不靈光,轉型所需的調整改革說的比做的容易;對外則是它近年積極併購擴張的腳步過於高調,投資時機欠佳,加上政治考量壓倒經濟道理,以致挫折連連。

中國經濟成長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達最高峰之後,如今如能維持在六.五%左右,已是官方盡力「微調」數字所能勉強撐住的場面。成長減緩之外,它的人口結構「未富先老」,挹注經濟成長的「人口紅利」難再,加上長期追求快速成長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都使它正在付出代價。

更麻煩的是,它在二○○九年因應全球金融危機所推出的四兆人民幣刺激經濟措施,當時雖維持不致衰退,如今卻反噬中國。換言之,四兆人民幣製造了經濟泡沫,從地方政府到國有企業,舉凡重工業、房地產及金融市場,到處充斥人為炒作的投機與過度擴張,加上資金流入的推波助瀾,光鮮亮麗的經濟成長外表,其實潛藏重重危機。

泡沫好看但難以長久,其終於爆破,代價勢必慘重。有如世人所見,中國不但先後出現(住宅蓋好卻無人居住的)「鬼城」、「殭屍企業」、短命的四天股市「熔斷機制」、地方沉重的債務;中國歐盟商會本週發表的報告,更指出泡沫所導致的產能過剩極其嚴重︰中國的鋼鐵產量,高於日本、印度、美國及俄羅斯其他四大產鋼國的總量。

為求去化過剩產能,中國以低價外銷,這一以鄰為壑的做法,損人不利己。對內,它以鋼鐵為主的重工業虧損連連;傾銷則壓垮國際行情,也帶來諸多反傾銷官司,國際貿易紛爭不斷,各國反感。美國總統歐巴馬本週一在白宮的一段談話,最有針對性︰中國是一隻八百磅大猩猩,…他們知道,不能把出口帶動的成長模式永遠持續下去,但改變需要時間,如今他們很想經由賣一大堆國家補貼的產品到美國市場,以解決短期問題。我們已明白告訴他們,將動用工具保證讓它行不通。

中國對外擴張所碰到的麻煩不僅於此。中國近年大舉對外併購企業,從政治經濟著眼,以石油、礦業、科技及金融領域為主,至今績效不佳,賠錢者眾。究其主因,它進場時機不對,國際油價及大宗物資跌價導致大幅虧損;跨國經營牽涉企業文化整合問題,中國在這方面尚屬後進。更受矚目的是,它在科技等重要產業積極兼併,引發國安爭議。有如本報日昨整理報導,美國負責審查外商投資的跨部會委員會Cfius,今年以來不到兩個月間,已三次有效阻擋有涉國家安全疑慮的中國企業併購案,美國明顯把對外資的國安審查聚焦於中國。

台灣政經展開新局之際,中國經濟面臨如此嚴峻挑戰,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幾項要務。首先,經濟不能再靠中國。馬政府八年傾中,傷害台灣經濟社會,已遭人民以選票否定;如今中國經濟麻煩不小,我國要保持距離,以免被其拖累。其次,台灣要以國際化取代中國化,不論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或多邊的TPP,都應優先於與中國的服貿、貨貿;如果美國都要抵擋「八百磅大猩猩」傾銷,我們豈能門戶對中國大開?最重要的是,對中資的國家安全審查,應認真確實執行,有美國為範,新政府要理直氣壯。

中國對付台灣,從無政經分離這碼事。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魯曼教授曾以「有毒的(toxic)」形容中國輸出的產品及導致金融危機的美國金融資產。中國吃掉台灣的野心不變,它對台灣即使經濟「讓利」,也是不懷好意且有毒性,八年來並經實證檢驗確實不利台灣。新政府要與中國保持距離,猶如戒毒,在經濟變好之前,勢必經歷痛苦;這也是台灣不得不走的重生道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