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陸客減少其實不是壞事

這次大選,中國相對克制,較少對台灣民主盛典直接「指手畫腳」,反而泛藍政媒不少人幫中國出主意,揚言若綠色執政,尤其不接受「九二共識」,對岸將不善罷甘休,即使不動武,也將採取制裁或懲罰措施。這一恐嚇兼拉票的選戰伎倆未能得逞,選後也未罷手,甚至連對付台灣的手段及時間表都出籠。其中,「暫停中國觀光客」是對付台灣最常被提及的版本,選後似乎也真有那麼一回事。

有如近日新聞報導,不待五二○政權交接,中國方面已傳出將於三月底明顯限縮觀光客前來台灣的人數。消息一出,做中國客或所謂陸客生意的業者憂心,可能的影響或負面效應尤受關注。不過,危機就是轉機,陸客減少就台灣整體而言,其實不是壞事,對相關業者也可能有警惕及激勵作用。

自馬政府開放陸客以來,在重量不重質的「衝業績」心態主導下,陸客人數七年多來暴增近十倍,在整體一千萬觀光客中已佔四成。陸客大增,主政者沾沾自喜,引為得意政績。然而,它儘管帶來若干外匯收入,讓統計數字比較好看,卻也導致令人關切的後果。

首先,陸客雖增,中國業者「肥水不落外人田」,舉凡交通、食宿、旅遊、購物,多採「一條龍」模式經營,台灣業者受益有限,發財夢難圓,窮忙卻難免。其次,陸客大量湧至,其中舉止「不文明」的「強國人」所在多有,對先進國家旅客及國人旅遊明顯產生排擠效應,前往不少熱門景點已讓國人視為畏途,寧選出國。再者,陸客以團客及購物客為大宗,對台灣在地文化特色未必在意,「到此一遊」的觀光客不足恃,絕非觀光永續經營重點。最後,只重數量不求價值,帶來業者過度投資;最近傳出「陸客不來,新開飯店倒四成」,遊覽車業者憂心忡忡,都是近年陸客暴增的連帶後果。

中國觀光客,已對先進國家旅客及國人旅遊明顯產生排擠效應,前往不少熱門景點已讓國人視為畏途,寧選出國。(資料照,記者劉濱銓攝)

陸客成為主要觀光客源,是不少國家面對的現象,也造成問題。以彈丸之地的澳門為最明顯,它依賴博弈的觀光事業受中國反貪腐運動衝擊,以致去年經濟衰退達廿五%。相形之下,日本頗有長遠眼光及警覺。去年它吸引創紀錄的近兩千萬觀光客,居首位的陸客佔廿五%,陸客搶購免治馬桶蓋等的「爆買」,甚至成為日本流行語大獎。不過,日本有識之士對此不以為然,指中國團客及購物需求難以持續,應強調人文及地方特色以增益觀光體驗,方足以吸引觀光客再次造訪;輿論因此出現「觀光立國不能只靠中國」的呼聲。

大量開放陸客的排擠效應及負面衝擊,七年多前台灣社會也有此基本認識,但一味傾中的馬政府把它當耳邊風,以致演變至今,陸客數量成為中國介入政治、對付台灣的工具。有如業者所說,「陸客原來是台灣的毒糖果」;要印證「聯共制台」,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從而,這一事例也充分凸顯出,在中國併吞台灣的路徑圖上,沒有所謂「政經分離」這回事。最重要的,台灣須與中國保持距離,以策安全;觀光、經貿、文化、國際政治外交,莫不如此。

近日在瑞士達沃斯剛落幕的世界經濟論壇,為此提供另一個鮮活的注腳。有如金融家索羅斯所指出,世界正處於重演金融危機時刻,根源在中國,它地方政府及國有企業靠大量舉債支撐的經濟,「硬著陸幾乎不可避免」。尤有甚者,去年夏天及本月初中國政府兩度粗暴干預股匯金融市場,不但嚇跑外資,加速資金外逃,也助長市場動盪,令與會各方把問題歸咎中國。在悲觀的想定中,中國可能陷入通貨緊縮或甚至「通往地獄的跑步機上」。

就此而言,歷經馬政府盲動、暴衝的全面傾中,台灣因此陷入困境,此時不論中國主動的減少陸客人數,還是它危機四伏的經濟金融情勢動盪,在大選之後、新政府即將上路之際,都足以凸顯這是我國積極籌劃擺脫對中國依賴,邁向真正國際化而放眼全球的契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