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議長如何中立?

◎ 徐永明

二○一六年立委選舉的結果,讓立法院有了第一次政黨輪替的機會,國會議長由誰擔任成為近日最熱門的話題。然而,人民對於新國會首要關切的事情,並非由誰來擔任國會議長,而是新國會要有新氣象,建立新制度。如同,民進黨盼望「國會議長中立化」原則能夠在新國會落實。

常見的「議長中立化」原則的落實方法,包括議長不受所屬政黨指揮、不得擔任黨職、不能參加政黨活動,以及不得為黨提名候選人站台。但只要國會議長不參與政黨活動就是「中立」了嗎?由特定政黨出身的立法院長,真能在政黨協商時,不偏袒特定一方嗎?就算新任議長有自知之明,表面行事極力符合「議長中立化」原則,但國會議長有政黨協商的發動權,導致議長在政黨協商中擁有主導議程的權力,且政黨協商帶有的密室色彩,新國會想落實「議長中立化」的目標必定不可能達成。

過去,只要國會委員與行政部門提案的意見不同,行政部門就可以在政黨協商階段,藉政黨的溝通管道推翻或修正個別委員們的專業建議。換言之,有心人士可以藉由政黨協商架空立法院對行政機關的監督權力,除了讓政黨協商變成少數人士的喬事場合外,也讓烏龍立法不斷在神聖的國會殿堂上演。為此,主導政黨協商的國會議長也常被批評「不中立」、萬惡的喬事王。

對於新國會想落實「國會議長中立化」的盼望,個人認為只有從全面的國會改革開始才能促成,而其中關鍵就是修改現行政黨協商制度。因為,修正現行政黨協商制度,將政黨協商侷限在只能處理議事程序問題,讓法案能回到各委員會實質討論、審議,避免政黨協商繼續淪為少數人士的喬事場合,「議長中立化」原則才有百分之百落實的可能。

只有修改現行政黨協商制度,新國會議長才不會有機會假「中立」之名,藉由政黨協商獨斷強推自己的政治議程,引發憲政僵局,導致新一波的政治災難。簡言之,修改現行政黨協商制度,限縮國會議長的權力,「議長中立化」的目標自然會水到渠成。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