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想起蔣彥士

◎ 東方亮

國民黨「換柱」事件鬧得如此慘烈,包括馬吳金王等天王在內,皆顯示了處理危機的政治智慧不足,和政治手段的欠缺圓融所致。更凸顯台灣政壇缺少政治潤滑劑的魯仲連,或能調和鼎鼐的大老。

例如蔣彥士,當年在驚濤駭浪中化解李登輝接任總統和黨魁的嚴峻危機,試想當時的主流和非主流鬥爭何其劇烈,要比「換柱」不知嚴重多少倍,但YS卻能在極短時間內化危機為轉機,最後由郝柏村接掌閣揆,就是出奇制勝的一招,讓大家能各退一步,留有餘地,傳為相忍為國的美談。這就是一種政治智慧!

台灣民主化已近三十年了,權力既來自人民,就應重視權力的分配適切,和「天下非一人可治」的「群策群力」領悟。否則動輒以「力」取勝,或玩司法權謀,以「法」壓人,少見高度和格局,易致民主政治品質粗糙不堪。

所謂換不換柱,是政治問題,需用政治智慧和能讓人感到溫暖的手段解決,若是硬碰硬,一翻兩瞪眼,反易誤了大局。目前縱有萬般求黨存亡的道理,和黨權力使盡的做法(召開臨全會),結果只會大輸特輸。因為全民都在看,而藍營支持者也未必能回流,癥結在完全執政的馬政府,七年多來做得太糟,人民怨聲載道,若是怪「柱磚」而換柱,未必有說服力能挽回民心!

況且朱立倫此番「橫柴入灶」,是以救立委選情號召,期增加「護馬鐵衛隊」人數(因若低於三十名立委數,就有罷免、彈劾的可能),並設法挽救國民黨淪亡命運。諸此,一句「為何不早做」,亡羊補牢嫌已晚矣。且又未能契合當前民主核心價值,及福國利民的要旨,卻徒增「黨國」的負面形象,強行「換柱」,更未見其政治智慧,到頭來恐怕虛功一場!

(作者為基金會志工,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