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日本經驗談宋楚瑜的「大聯合政府」

◎ 林泉忠

宋楚瑜宣佈參選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並沒有跌破太多人的眼鏡。媒體樂此不疲地熱炒「宋楚瑜效應」,各路專家則忙於分析對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與國民黨候選人洪秀柱選情的影響,並開始聚焦討論宋洪之間的「棄保效應」,究竟是棄誰保誰。不過,筆者關心的則是宋楚瑜提出「大聯合政府」的玄機,包括宋陣營可能出現的另類選擇。

  圖為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六日宣布參選總統。(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宋拋「聯合政府」說,批判的是「完全執政」帶來「完全腐化」,從而強化該說的正當性。宋說的前提是宋當選後尋求各黨合作的用意,重點是幾乎沒有人看好宋能壓倒蔡洪而在大選勝出,故此大多對「聯合政府」說不以為意。

其實,筆者以為「聯合政府」説最具玩味的地方,是提供了蔡當選後親民黨與民進黨共組聯合政府的想像空間。或許坊間對向來被視爲泛藍陣營的親民黨與民進黨政府合作之説,或不屑一顧,或嗤之以鼻,然而基於共同利益下的合縱連橫,自古有之。鄰國的日本政壇過去二十年多來也有多次出人意表的「聯合政府」出現。戰後五十年代後半葉至九十年代前半葉的日本政壇長期存在自民黨與社會黨兩大勢力的競爭,是為「五十五年體制」。一個是保守勢力的老巢,一個是「革新」左派的本家,意識形態南轅北轍。然而,水火不容的兩黨卻在1994年奇跡般地組成了「大聯合政府」。無他,正是基於各自利益考量的結果。對自民黨而言,與宿敵社會黨的合作創造了下階段重奪政權的契機,而對社會黨而言,則是促成與亞洲鄰國和解的機會,造就了翌年發表且影響迄今的「村山談話」。

「自社聯合政府」結束五年後的1999年,重新執政的自民黨與另一個長期以來與自己過不去的「和平政黨」公明黨組成了「自公聯合政府」。自民黨此舉是爲了確保執政聯盟在參眾二院的過半席次,而過去被自民黨批為「政教合一」的公明黨則欲藉自民黨這把保護傘,既確保該黨的穩定發展,又標榜因加入了執政聯盟,平衡了自民黨的「暴衝」。去年至今炒得沸沸揚揚的「集體自衛權」,也因公明黨的「把關」,加了「三要件」,大幅度減低了日後對外出兵的可能性。經過了民主黨主政三年的混亂後,自民黨於2012年底在眾院選舉大勝後仍樂意與公明黨合作,為的是尋求修憲門檻參眾二院各獲三分之二的支持。兩黨各有所需,已先後維持了長達13年的聯盟關係。

參考日本政壇的經驗,倘若蔡英文順利勝出,而親民黨若能在立委席次有較可觀的斬獲,則「民親聯合政府」就不再是不可能。不過,要實現此一夢幻組合,還有一道門檻,那就是兩黨必須透過政策協商,在主要政策方面達成妥協性共識。宋楚瑜的參選宣言已展示走中間路線的企圖心,而蔡英文主席早已提出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發展兩岸關係,此一政策方向與柯文哲的「白色力量」及宋楚瑜的親民黨之間存在許多可以連接的空間。蔡英文入主總統府後,若能透過組成聯合政府將親民黨拉進來,最大的助益是有助於穩定兩岸關係,親民黨能夠需要的時候扮演緩衝劑的角色。對親民黨而言,不僅免於進一步的被邊緣化,還能活出一片天來。各有所需,何樂而不爲?臺灣政治,需要新思維。「聯合政府」説不失爲思考明年選後穩定政局的思路之一。(作者為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