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校園讀經不正經

◎ 范里

臺中市長林佳龍推行校園讀經運動,鼓勵學生背誦經書,引發「封建思想復辟」的爭議。其實,儒家經典必須經由對話方能彰顯其價值。如以行政首長的地位去干預教育、提倡背誦,反而適得其反,使學生不易理解其意義,甚至形成排斥心理。

台中市長林佳龍。(資料照,記者李忠憲攝)

儒家經典是漢文化的重要源流,與今日的臺灣社會間並非毫無關聯可言。《詩經》「敦厚」的要旨、《論語》「仁義」的價值,至今仍是臺灣文化的基質。況且,儒家經典未必違背今日臺灣的「政治正確」。儒家流派各異:荀子、董仲舒等重視「聖王」的道德與政治權威,自不合於當今社會。孟子則將道德歸於個人的「良知良能」,肯定個人的理性思維,並以「人民」去論證政權的合理性,故有「保民而王」的主張。至於《禮記‧禮運》〈大同〉一章,所謂「天下為公」是相對於「家天下」而說的,含有對後世以一人一姓壟斷政治的貶抑。

但是,沒有一種傳統在未經任何評估下還能延續不絕。詮釋傳統必須與當今的處境相融貫,傳統對我們而言才有意義。因此,理解儒家經典,必須經過持續的討論,從中修正文本與詮釋者的觀點,彼此間形成一致的共識。倘若僅死背經典,卻從未思考經典與當今吾人處境間的關聯,經典的價值是不能彰顯的。

此外,以行政首長的地位去提倡背誦經典,或多或少對教師的教學專業自主性形成干預。學生是否需要背誦經典,應由教師依其教學專業自主判斷:是否有背誦的需要、學生當下的程度是否能理解此等內容、背誦經典相較於其他學科的學習是否占過重的比例。然而,市長提倡背誦經典,「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教育行政體系的諸多長官很可能為迎合上意,要求教師應讓學生背誦經典;提倡一旦變成強制,不僅淳化風俗的美意大打折扣,經典的意義更容易被成見所扭曲、埋沒,反而使我們更疏遠了經典。

(作者為台大中文所碩士班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