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自以為是的假改革者!

任期只剩一年、滿意度九趴的馬英九總統,自戀程度之深令人驚訝。最近他在華爾街日報專訪中強調,「經過稅改,亞洲四小龍中,我國的所得分配最平均」,至於遺憾未竟之處,則是未能完成年金改革。他並且找來媒體拍攝一天的行程,包括慢跑、伏地挺身、簡單飲食,不開冷氣等,刻意凸顯規律與簡約的生活習慣。然而,台灣顯然需要一位有能力推動經濟發展,提高民眾生活水準,捍衛國家主權的總統,更甚於一位自稱節儉、愛運動的總統。

 總統馬英九。(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

馬英九施政最令人詬病之處,乃是滿口改革,卻只做盡表面功夫,稍遇阻礙即妥協退卻,因此改革的結果甚至比不改革還糟糕。他沾沾自喜的稅改便是假改革的負面教材。根據倫敦政經學院針對全球財富分配的研究,我國前十%的富人擁有全國六十二%的財富,而前一%的富人則擁有卅二%,貧富差距懸殊,因此富人應是稅收的主要來源,但馬政府打著租稅正義口號的稅改,主要卻是針對上班族的薪資所得而來,對於資本利得或繼承之類的財產稅卻輕輕放過。例如綜所稅率最高級距由四十%提高到四十五%,稅率之高在全球亦屬前段班;但財產稅改革卻往往徒具形式。比如恢復課徵的證所稅,一年約只課到廿幾億元,但趕走大戶的結果則是一年損失數百億元的證交稅;而遺贈稅率更由五十%大幅降到十%,理由是吸引資金回流,不料因缺乏配套措施,資金未進入實體經濟,反而成了炒作房地產的元凶。

另外一項例證則是,根據行政院的國富淨額統計,二○一三年房屋及土地資產共計一一二兆元,佔全國資產淨額約七成,但該年的稅收中,與之相關的房屋稅六三五億元、地價稅六七八億元、土地增值稅八二八億元,占稅課收入的十一.八%;而薪資所得占七十三%的綜合所得稅為三八二三億元,占比為廿一%。由此可見,馬政府的稅改其實是減輕富人的稅負負擔,而上班族稅負壓力卻愈來愈重,如此的稅改方案如何改善所得不均現象?

誠然,所得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擴大,乃全球皆然的現象。全球化的發展,形成「世界是平的」之網路平台,加上東歐共黨集團的崩解,以及新興市場採取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全球勞動力大量釋出。換言之,全球的勞動者被置放在同一競爭平台,企業紛紛遷移至低生產成本的國家投資設廠,壓抑了全球勞工的薪資所得。而資本亦可自由流動,在全球市場大肆炒作,以資本快速賺取更多資本。在此全球產業與市場結構下,薪資成長低於GDP增長,而資本收益率卻大於GDP增幅,導致全球貧富差距擴大的普遍現象,更引發了從北非的茉莉花革命到美國「一%vs.九十九%」的佔領華爾街運動,甚至台灣太陽花學運的抗爭。

今日台灣的困局有全球化因素,但馬總統的政策顯然會使之更加惡化。根本的問題在於,他的改革都只是隨口說說,毫無推動的熱忱與魄力,遂淪為假改革。他自嘆年金改革未能完成,然而馬總統不但得票過半,藍營在國會也過半,所有阻擋年金改革的行政立法障礙皆不存在,卻未能完成年金改革,癥結便是馬總統將政黨利益擺在國家利益之上,不肯因年金改革得罪其視為鐵票的軍公教族群,致使年金改革胎死腹中。國人皆知解決我龐大債務包袱,化解台灣希臘化危機,年金改革是最重要的政治改革工程。故而,馬總統因師心自用未能完成年金改革,必須向人民道歉,而不是表示遺憾便想交差了事。

執政七年,馬總統滿嘴空話的行為模式,已被看破手腳。他喜歡說大話,諸如「不救DRAM就不配當總統」,弊案發生、就說「查辦到底,沒有上限」,「三個月內提出改革方案」云云,治國對他而言,彷彿只是慢跑、作秀、說大話而已。至此,馬總統的歷史評價全民已有公論,乃是打著改革旗幟的假改革者,這是他無論如何塗脂抹粉,或者採取政治反擊,都不能改變的事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