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亞投行──從自取其辱到唾面自乾

我國申請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近日被中國打臉,中國透過其國務院台灣辦公室「證實」這一訊息。亞投行由中國主導,是服務其「一帶一路」政經擴張戰略的國際金融工具,台灣在國際機構被打壓不是新聞,在亞投行的挫折也只再度凸顯中國「逢台(灣)必打」的慣性。令人憤慨的是,馬英九政府處理本案,形同兒戲,既自取其辱於先,再唾面自乾於後,不但宣稱「策略奏效」,且仍寄望中國接受「中華台北」為一般成員;一廂情願,一至於此。

在申請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的各國,僅我國與北韓見拒,中國官方至今並未說明理由。亞投行最受國際質疑的,是中國企圖以此另起爐灶,與美日歐建立的現有國際開發銀行及金融秩序對抗。正因如此,中國總理李克強近日受訪刻意強調,亞投行只是補充現行金融體系;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金立群也宣稱,要建立一個「杜絕腐敗、注重環保、合理運行」機構,中國不會獨霸。不過,中國無理片面決定排斥我國,展現「說一套、做一套」的中國傳統功夫,露出獨斷獨行、主導亞投行決策的狐狸尾巴,只會增添國際社會疑慮。

除了獨霸排他,中國主掌亞投行也遭分攤其海外投資風險的詰難。「一帶一路」是習近平「中國夢」具體戰略方案,也是中國近年在開發中國家大舉政經投資的擴大版,打算分陸海兩路連結歐亞兩洲。官方就此提出的《願景與行動》極其堂皇華麗,但各方質疑接踵而至。

最主要,中國官方援助及以國有企業為主的對外投資,重政治成果甚於經濟效益,其不惜以配合或賄賂專制政權高官從事公共建設,最惡名昭彰;而中國的豆腐渣工程同樣舉世聞名。從而,不具實質效益、大而無當的公共建設投資充斥,最終以擱淺、停工或「白象」工程收場者眾;對外投資據統計九成虧損,近年遭委內瑞拉等國倒帳甚至以百億美元計。亞投行既為「一帶一路」的金融工具,中國有如做莊開銀行,拉各國分攤風險,是必然招來的疑問。此外,「一帶一路」所經各國,從南海諸國、緬甸、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新疆周邊伊斯蘭國家、烏克蘭等,都潛藏衝突與紛爭,對其推進困難重重。

「一帶一路」及亞投行本質如此,台灣不能照單全收,跟著起鬨,貿然跟進,或有如台灣俗語所說,「別人吃米粉,(自己)在邊仔喊燒」。不錯,加入亞投行或可增加若干開發工程、聯貸融資、購買債券、參與國際金融等商機,但任何商機都不能以犧牲國家主權尊嚴為代價;何況亞投行對台灣可能的商機,微不足道。

事實上,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台灣一直有政媒商推進大膽西進,但經濟崛起的中國,帶給台灣的卻是薪資倒退、失業增加、貧富懸殊、產業空洞、經濟困頓,以及傷害最大的,中國全面收買台灣各方的政經實力。近年即使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漸失,這班人仍繼續以「世界市場」的迷幻自我催眠。如今「一帶一路」是「中國夢」的一環,馬政府還把中國之夢說成台灣將至的鴻鵠,以致處理亞投行表現得荒腔走板,丟人現眼;尤其以蕭萬長四十五秒「請示」習近平,向國台辦遞件申請,最是重創國家地位尊嚴。尤有甚者,事已至此,馬英九等仍宣稱加入亞投行「有利兩岸關係」、「是FTA(自由貿易協定)的敲門磚」,顯然拿五年前的ECFA說辭,企圖再次行騙已覺醒的台灣人民。

從政治上說,「中華台北」是當年國際社會妥協的結果,中國不會在它主導的國際組織接受這一名稱。同時,馬政府既宣稱接受「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真要加入亞投行,捨中華民國或台灣之外的名稱,都印證「一中各表」只是欺人口號。最重要的,我國應積極尋求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在日本安倍首相本月下旬應邀到美國國會演說前後,這一由美國主導的多邊協定必將有所突破。加入關係重大的TPP,而不是無關宏旨的亞投行,是台灣唯一出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