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醫師職災乃「五大皆空」後果

前監察委員黃煌。(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前監察委員黃煌。(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 林萍章

九十八年四月,時任外科第四年住院醫師的蔡伯羌在醫院走廊昏倒,導致他的腦部受損,智力像是四歲孩童。今年初,法院二審判決醫院賠償新台幣七八○萬餘元,成為台灣首例醫師過勞職業災害勝訴案件。然而,處罰醫院有用嗎?法院要醫院緊縮外科而拒絕需要手術救命的病人嗎?

依推算,蔡醫師應是九十四年七月左右成為第一年住院醫師。根據台灣外科醫學會統計,九十四年度衛生署公告之外科第一年住院醫師容額為四七八名,但到蔡醫師昏倒的九十八年四月,只剩一六四人。也就是說,九十八年四月全台灣應有四七八名第四年外科住院醫師,但只剩卅四.二%。因此,一人要負擔三人的工作量,故而過勞。由此可知,台灣並不缺醫師,只是沒人要來外科。

為何年輕醫師不願進入外科呢?答案就是「五大皆空」的原因。前監察委員黃煌雄表示,健保支付制度及醫療糾紛是五大科的兩大「緊箍咒」,造成五大科醫師嚴重流失。從而,惡性循環地造成醫師過勞職災。去年,衛福部提出「住院醫師八八工時」,稍微減輕住院醫師工時。但,這只是將住院醫師的工作量轉嫁到主治醫師身上,造成主治醫師過勞,更嚇跑年輕醫師。

重症醫學界流行一句冷笑話:「若你不去看病人,他就死給你看。」相信社會大眾並不樂見醫師職災,更不願見醫院將五大科緊縮,讓重症病人成為人球。為今之計,只有務實地解決健保支付制度及醫療糾紛兩大「緊箍咒」。至於醫師職災的賠償金,則應由健保署及司法院成立基金會支付。

(作者為台灣外科醫學會常務監事,長庚大學醫學系外科臨床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