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ADHD有必要全面篩檢嗎?

◎ 蕭蘋

最近因為著手收集一些有關兒童「過動症」(ADD 與ADHD)的媒體論述資料,因此特別留意國內外媒體的相關報導。拜網路科技發達之賜,社群媒體交相連結,做為讀者的我們,每日坐收的新聞資訊,四通八達,無遠弗屆,由於可以從不同的來源、通路接收訊息,交相比對之後,常能衝破台灣主流媒體或主流社會固有的價值限制。

國內媒體最近有一個報導,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卻對國家的幼苗—兒童影響重大,值得深入探討。報導中說新北市衛生局率先針對國小學童進行ADHD的全面篩檢和免費診斷評估,讀來不禁讓人捏一把冷汗。似乎新北市政府很為這項「進步」的政策,做為全國的表率,而引以為榮。由新北市的官網得知,朱立倫市長認為,國內的ADHD盛行率有 8% ,但卻只有 2% 的小孩接受治療,因此有 6% 的家長不知道如何面對 ,所以要藉由全面篩檢,來做「專業的鑑定」。

相較於新北市的最新政策,將兒童過動視為一種必須醫療處置的「病症」,無視於家庭、教養者與學校、教育者等對兒童行為影響習習相關的因素,國外的大媒體卻一直不斷有一些突破性的報導,挑戰兒童過動是否為一種病症的觀點,格外引人注目,但在台灣卻不知為何,幾乎被忽略。例如:2012年10月9日紐約時報的報導,標題顯現的是「無論是不是注意力缺失,葯丸都可以幫助他在學校的表現」,新聞內容讀來更是令人驚悚,一位醫生現身說法,坦白的說出一個事實,如果知道小「病人」是來自低收入的家庭,那麼通常他會直接開給治療過動症的利他能處方,解決「病人」在學校學習表現低落的問題,然而這醫生明知ADHD是一種「虛構」、或當做「藉口」的疾病,只是因為要去改善兒童學習的大環境成本過高,難以實現。

「紐時」去年底還有一篇報導指出,美國官方的最新調查發現,15%的高中生被診斷為ADHD患者,用葯來加以治療的兒童則從1990年的60萬人,驟增至目前的350萬人,有學者形容這簡直像是一種「流行病」了。紐時檢討這背後的形成因素,包括:大葯廠將重金投入廣告,銷售ADHD的治療,利用父母的焦慮,鼓吹兒童用葯後會有學業成績改進的效果。

其次,「科學美國人」則在去年4月為文指出,醫師的過度診斷,也是造成ADHD「流行」的重要因素。許多兒童的正常特質,如:頑皮、無聊、沒耐心、做白日夢等,現在被當做是一種「病徵」,需要治療,而且有些診療的過程與根據(量表的描述方式)都顯得太過輕忽了。而這是當代社會「醫療化」的趨勢影響所及,過去孩子不符規範的行為,是被視為發展過程或規訓不足的問題,但「過動症」的命名與普及,醫療成為解釋孩子偏差行為的優勢觀點,逐漸排擠了其它領域的觀點和行動者(如:教育、家庭等)的解釋和介入空間。

針對兒童過動症的過度診斷與葯物治療的爭議,英國「衛報」在一個多月前的最新報導,其標題直接引述一位世界級的神經科學家史密斯的說法「ADHD並非一種真正的疾病」,他說「這充其量只是一種描述,我們任何一個人在任何的時刻都可能符合其中的一些標準」。如果大家有機會看到台灣過動症量表中的一些陳述,例如:無法專注於細節的部份,或在做學校作業或其他的活動時,出現粗心的錯誤,在日常生活中忘東忘西的,話很多…等等,即可得知對於這樣任意主觀的描述,為何可以做為診斷根據的懷疑,其來有自。

在交相比對國內外對於兒童過動問題的相關論述,筆者認為,兒童過動、注意力不足的問題,在現今多媒體、資訊流動快速的時代,不只是兒童、成人也有相同的現象,而加上學校教育單一齊頭的壓力,兒童的問題會更被強調突顯,如果這要被當成一個「議題」來處理,如前所述,不應預先假設兒童過動症只是一種「病症」,而是需要跨領域的研究,包括:教育、心理學、社會學、與醫學等不同領域的合作,來瞭解其成因,針對問題來解決。如果貿然將教育領域的問題,只尋求以醫療的途徑來解決,也許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卻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甚至造成更大的問題。尤其一個新政策在成形、普遍實施之前,更應有充足的與最新的資訊,做為評估的基礎,期待新北市政府在照顧兒童健康的前提之下,可以引入多元的知識觀點與方法,使政策的建構更為完備,而不致落入更大的爭議。目前這個全面篩檢的措施,應該暫停,做更完備的評估。(作者為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所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