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吳介民/馬英九中國政策之「謎」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清大中國學程副教授

「王張會」兩岸首度官方會談,不少人認為是兩岸關係的突破。但這是「誰」的突破:中國政府,中華民國,台灣,還是馬英九個人?這幾天觀察局勢發展,和幾位專研中國與兩岸關係的美國學者通信。美國輿論認為,王張會是兩岸政治「解凍」。我向他們解釋北京對台灣的多手策略,西方國家普遍不清楚,在這些儀式化的「前台交流」底下,中國政府如何在後台對台灣執行「以商逼政」;也不清楚北京如何巧妙操作「以商業模式推動統戰」;北京繞過「主權爭議」的大門,從旁門爬入台灣後院,試圖掌控台灣的經濟命脈。

令人好奇的是:在中國對台的這齣戲碼中,馬英九扮演了什麼角色?參與得多深?討論逐漸匯聚到一道「謎題」上:馬英九推動中國政策的動機和目標是什麼?

解釋馬動機的三種理論

至少有三種解答。第一,馬英九是李登輝的鏡像。李登輝曾經是一個謎樣人物。他宣誓繼任總統時是個忠誠的國民黨員,之後才慢慢浮現其台獨色彩。李登輝隱藏他的真實目標,並曾一度騙過了北京和華府。他以高超的政治技巧,開創了台灣的國際空間和法律地位。從李登輝的例子看馬英九,第一種理論是:馬是個秘密的統派,他使用話術掩飾內心的目標,同時逐步逆轉李登輝所達成的邁向獨立的進展(陳水扁政府任內無甚進展)。果真如此,馬就是個「滿洲候選人」(Manchurian candidate,這個比喻來自同名改編的電影),也就是「北京代理人」;或者,馬是個自我驅動的中國民族主義者,努力實踐他信仰的理念。這個理論也假設,他欺瞞了台灣公眾,隱藏他真實的政治動機。在這條路上,他或許跟北京有秘密談判;但秘密談判也不一定是必要的。

第二個理論:馬心口合一,他是台灣地位現狀的護衛者:不統、不獨、不武、不改變現狀、沒有意外、遵守中華民國憲法等等。然而,所謂「現狀」不斷在變動,因此「維持現狀」的策略所帶來的結果,便難以預料;台灣走上今天這樣的路徑,或許是因為北京精明的對策以及華府的種種政策趨勢使然。這個理論的假設是:馬的動機或者出於單純地遵守憲法,或者是他敏銳地意識到台灣脆弱的戰略處境,只能儘量拖住維持現狀,苦撐待變。

第三個理論:民眾恐懼戰亂;馬英九做台灣民眾想要的。當然馬的民意認同度非常低,民眾贊同他的兩岸政策不代表認同其他的政策表現,而且公眾的願望可能經常自相矛盾。許多民眾在政策偏好上,將「不武」(避免戰爭)排在最優先,「經濟繁榮」次之,最後才是「不統」。換言之,這些人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統」來換取「不武」。馬和北京都了解到這一點,於是雙方共同實現了「不武」以及若干「經濟繁榮」,但這麼做,卻弱化了「不統」的基礎。現在,北京的「斧頭」還沒有朝「不統」砍下去,因此公眾對現狀並不著急。甚至連民進黨都被推向這個方向,必須向選民承諾「和平」與「繁榮」。結果,馬的作為掉進了北京所設的局;而一部分民進黨人也正在尾隨這條路。

馬追求什麼歷史定位?

以上三個「理論」之間並非互斥,也各有漏洞。如果馬是「北京代理人」或是懷抱使命感的統派,並蓄意欺騙台灣選民,那麼他應該如李登輝一般,擁有卓越的治國術,但顯然他沒有這類才能。或者,人們低估了馬的欺敵戰術?

如果馬是台灣國際地位的護衛者,那麼他為何急著和中國領導人見面?見面要談什麼?為何不斷重申其在乎「歷史定位」?此歷史定位,難道是促成台灣現狀的永久化嗎?但「台灣現狀永久化」是什麼意思?

第三個理論的缺陷是,馬的兩岸政策到目前為止,並不能挽救他在國內的滿意度;同時,在馬的任期內,統一選項在民意中持續下降,而獨立選項緩慢增加。但是,馬的「不武」與「不獨」,和北京的「和平統一」有交集,雙方可以在這上面玩出許多套住台灣的論述和經濟建制,甚至進一步的政治安排,這裡的主導權在北京,不在馬手裡。

解析馬英九的中國政策動機,還須觀察他六年來在此政策領域做了什麼。在主權議題上:提出「一國兩區」、「兩岸不是國際關係」、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這是從李登輝「特殊兩國論」的大倒退。

在經濟關係上:和北京簽署十九項協議,ECFA框架使台灣在「制度上」更套牢於中國經濟圈,並創造了許多依附在此建制關係上的既得利益。

在意識形態上:修改教科書,抹除國民黨曾經是「外來政權」的事實,將中國文化教材由選修改為必修,試圖將已經部分在地化、本土化的教材「撥亂反正」;規定公文書中不能稱呼對岸為「中國」,應稱為「中國大陸」或「大陸」。

除了執政者的動機,還有幾個重要因素決定著馬政府的中國政策。首先是遊走在中國與台灣之間的跨海峽資本,這個部門愈來愈龐大。根據統計,台灣前三百大企業集團,其營收總額有三成在中國,稅後純益有一成七來自中國。這個資本部門與兩岸的國家機器、政黨、政治人物的關係錯綜複雜,形成了一個特殊利益集團,也是台灣政治中的「特權選民」(上次總統選舉十三個財團負責人公開挺「九二共識」,年前六大工商團體與幾十個台商協會會長同時回台遊說「服貿協議」)。另一組演員是,奔走兩岸之黨政權貴(及其第二代)組合而成的「尋租—參政集團」。此外,「統派遊說團體」,對政策的介入程度愈來愈高,例如最近歷史課綱修改爭議,其中幾位主導人物,就是各個統派組織的要角。

這樣,究竟是什麼樣的「大戰略」推動著馬英九的對中政策,應該比較容易解開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