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活絡母語要從家庭做起

昨天是「世界母語日」,在母語面臨式微或滅絕的台灣,這個日子特別有意義。這一天,民間團體主辦「母語真心適」藝文活動、「講母語,俗予你」商家消費優惠活動,高雄市政府以影像創作、家庭戲劇比賽鼓勵市民參與母語互動,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則倡言「尊重母語就是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這些關心台灣母語存續的機構與有識之士不約而同,都強調「母語傳承在家庭」,從親子說母語引領下一代對母語的接觸與認識,為台灣與全人類保存母語。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訂定的這個國際節日,旨在向全球宣傳保護語言資產的重要性,不但促進母語傳播及語言、文化多樣性,避免世界大部分語言消失,並積極鼓勵觀念創新、擴大想像及意見交流,增進彼此瞭解。

對台灣來說,母語必須珍惜,因為教科文組織二○○一年已把台灣列為母語即將瀕臨消失的地區。根據國際間通用的標準,台灣的十幾種原住民母語,都屬於瀕臨滅絕的語言;另外兩種主要母語台(閩南)語及客語,也明顯式微或正步向最終滅絕的險境。客家庄出身的葉菊蘭曾貼切地形容這種母語危機︰原住民語已住加護病房,客語在急診室,閩南語正掛號中。

母語處境岌岌可危,外來政權是罪魁禍首。尤其是戰後長期威權統治的中國國民黨黨國當局,在語言政策獨尊「國語」,各族群語言、文字都被打成「方言」,遭到摧殘,在公共場合與媒體受到極大限制,且禁絕於校園之中。尤有甚者,從日治時代之前即已存在的羅馬拼音台語聖經及傳教活動,也遭禁止。

黨國當局在把許多台灣菁英「二二八」之後,大力壓制母語及台灣文化時間既長,手段也很粗暴,徹底打壓絕不手軟。以校園為例,不但學生相互糾察監視,說母語被罰錢、處分、「掛狗牌」羞辱,成為許多人的痛苦經驗;至於公家機關、交通等公共服務不用母語,尤使不諳「國語」者到處碰壁。

手段兇狠之外,母語加速凋零,還在於黨國當局透過對媒體的掌控。尤其電視深入家庭之後,不論新聞、戲劇或綜藝節目,幾近完全「國語化」,甚至出現布袋戲講「國語」的荒誕現象。如此手法,既摧殘母語,兼以形塑「國語人」高人一等的價值觀,讓母語逐漸在社會生活中失去實用地位,也打造了都會與北部不少「講國語蓋高尚」的自我感覺良好一族。這種現象,又因黨國體制長期籠罩,隨著獨尊「國語」而疏離母語的一代為人父母,母語因此奄奄一息。

台灣搶救母語工作,事實上是民主化的產物。一九九○年代,李登輝政府承認歧視母語的錯誤,母語且首見於學校教學。民進黨執政之後,母語教育在小學實施,杜正勝擔任教育部長時規定,高中以下各校每週自訂一天為母語日。另一方面,黨國體制班師回朝之後,政策轉彎,母語教育重要性被刻意貶低,且表現於經費減少,教育功能弱化。馬英九政府寧可「兩個晚上燒掉兩億多元」支援「夢想家」,卻刪減母語教育相關經費;仍在存亡絕續關頭掙扎的母語,又陷自生自滅的危機。

台灣是移民社會,台灣文化包含南島、漢、日本及西洋等要素,母語的多樣與活絡是增進各族群之間瞭解、尊重、包容及欣賞的不二法門。在全球化時代,學習多種語言是好事,母語則是根本,熟練的母語足以增進個人文化修養與人際互動。活絡母語不僅主政者責無旁貸,更須從家庭做起;在家中多與孩子說母語,母語由家庭扎根,台灣文化才有發揚光大的未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