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大校門「花田錯」

◎ 瞿海源、黃宗儀、張小虹

出現在台大校門旁的一大片「花田」,究竟是台灣校園規劃的一齣悲劇、喜劇還是鬧劇?

「花田」第一錯:任由捐贈單位「選地」。企業捐贈大學蓋樓時有所聞,但任由捐贈單位「選地」,打亂原本規劃,造成師生流離失所,恐怕還是史上第一遭。原本規劃先蓋人文一館(舊地理系館基地)再蓋人文二館(洞洞館基地),而一館初步規劃也已通過校發會審查。但捐贈單位觀樹基金會進場後,卻不喜一館基地,直接選定校門口旁、被視為台大「地王」的二館基地。文院被「錢」牽著鼻子走,只能將兩館量體合併興建,堆擠在校門口旁,而校方則逕自將文院一館基地蓋成博雅教學大樓。

「花田」第二錯:強行拆館,迫遷系所。人文大樓興建案因量體過大,建築設計不符校園規劃準則,引起師生、校友、市民與空間專業者的關注。但校方與院方卻在兩年多前倉促強行拆除人哲二系系館。彼時人文大樓第六案尚未通過校規會、校發會的審查程序,更遑論校外的環評與都審。換言之,案子都還沒通過審查就先拆系館,人哲二系被迫遷往整修工程尚未完善的水源校區,苦不堪言,而遷移轉置與拆除工程就已花費六千六百多萬元。

「花田」第三錯:拒還文院基地。觀樹基金會五.四億元的捐款,根本蓋不了整棟人文大樓,台大校方與文院還需負擔近一半的興建經費,但校方卻有地不給(連先指定都不願),造成無法移轉一半量體與一半經費至他處的僵局。

台大文院學生不必哀怨淪為「花田系」,應化悲憤為力量,要求李嗣涔校長明年下台前必須還給文院另一塊基地,唯有如此才能「立即解決」人文大樓僵局,也能「根本解決」文院發展空間的不足。學生更該要求直接參與文院空間會議,確保日後規劃不得再蹈目前人文大樓案犧牲學生活動使用空間的覆轍,以終止文院學生流浪校園的悲運。

從樂生保存運動、士林王家都更到紹興社區爭議,大學生都是當前捍衛台灣空間正義的先鋒,而在爭取台大校園空間正義的歷史現場,文院學生不應缺席。

(作者分別為台大社會系前教授、地理系教授、外文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