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母語的內在力量

◎ 陳彥琳

我出生在一九八○年「還我母語運動」那個年代,我是一個客家人。學校教育從小學到大學,我受到完整的國文訓練,甚至進入中文系研讀古典文學。我總是寂寞的,因為出了客家庄,就無法使用母語與人溝通了,沒有人聽得懂,也沒有人會講,更不會有人主動有興趣了解。

近些年,旅居台灣各地方發現幾乎是以講國語和台語為多數,國語尚可以溝通,但因本身略帶有客家腔,也常常需要反覆多遍才能讓人聽得懂。這兩三年,我到中南部做田野調查,一開始真的聽不懂台語,只能結結巴巴地黑白拼湊,直到念台灣文學研究所這段期間,才接觸到母語文學的課程。在學院體制裡,「台語文學」和「客語文學」、「原住民文學」列為必修科目,且可以三選一,雖然我以身為客家人為榮,但也多修了其他的母語文學課程,因為我知道,對於多數的國語而言,此三者都是弱勢語言,誰都沒有分化自我的本錢,只有靠默默學習與耕耘,努力認識母語詞彙的優美,才能創造最大的優勢和價值。

報名「客語能力認證考試」並且順利通過了,那一天起,我不再感到自卑,因為我的母語可以用我的手親自被書寫出來了,母語成為了我內在力量的來源。學習「母語字彙」和創作「母語文學」永遠都不嫌遲,它就是我們生活周遭的語言,也貼近我們的生活經驗,母語文字化後,更方便書寫和創作,容易傳達我們第一時刻的感受和思維。

(作者為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